作者:桂婷
黎族族称叙述。黎族方言及特征。“黎”是他称,即汉民族对黎族的称呼。黎族一般都自称为“赛”,赛是其固有的族称。黎族内部因方言、习俗、地域分布的差异而有不同的称呼,主要有“哈”、“杞”、“润”、“赛”和“美孚”等称呼。黎族在海南岛的历史有三千多年,秦汉时期南方百越的一个分支“骆越”与黎族有着直接的渊源关系。族称、方言及主要特征见于史籍记载,与今天黎族有直接渊源关系的最早名称叫作“里”。如《后汉书·南蛮传》就有“建武十二年(公元36),九真徼外蛮里张游,率种人慕化内属,封为归汉里君”的记载。当时“里”与蛮是并称的。东汉以后,史籍中的“里”字多了人字旁,常常是“俚僚”、“夷僚”等并称。三国吴人万震《南州异物志》载:“广州南有贼曰俚,此贼在广州之南,苍梧、郁林、合浦、宁浦、高凉五郡中央,地方数千里。”这项记载表明“里”字已转化为“俚”字,并对其分布作了明确叙述。南朝时期,“俚”字作为族称,出现更加频繁,而且一直沿用到唐末宋初,才逐渐转变为“黎”。唐末刘恂著《岭表录异》,有“儋、振夷黎,海畔采(紫贝)以为货”的记载。《新唐书·杜佑传》中也有“朱崖黎民三世保险不宾,佑讨平之”的记载。
《新唐书》为宋人欧阳修等撰,故“黎”之称应以《岭表录异》所记载为最早。该书约成于9世纪初,但普遍以“黎”代替“俚”、“僚”,作为专有族称的则是在11世纪以后。宋代乐史的《太平寰宇记》、苏轼父子谪居海南时的诗文、范成大的《桂海虞衡志》、周去非的《岭外代答》、赵汝适的《诸蕃志》等著作均以“黎”字一词称海南的土著民族。这种名称一直沿用至今。在黎族当中,由于语言和文化特征的差异,还可以把黎族分为哈、杞、润、赛、美孚五种方言。每个方言内的土语往往与该方言自称或峒相适应。哈方言。哈方言过去作“侾”。但“侾”字过于生僻,意思不明确,故2001年海南省民族宗教事务厅等单位在编写大型画册《黎族传统文化》时,决定以“哈”字替代之。并对原周边汉族将其内部带有歧视意味的称呼“四星”、“三星”分别改成“罗活”、“抱怀”。哈方言在黎族五个方言中人口最多,分布最广。历史典籍中,哈方言有“遐”、“霞”、“夏”等名称。哈方言主要分布在乐东、陵水、昌江、白沙四个黎族自治县和三亚、东方二市,其内部又有许多种自称。主要有“罗活”、“怀”、“哈应”三种称呼。“罗活”分布在乐东盆地及盆地边沿与哈方言其他类型杂居部分,少量还分布在东方、白沙等地,有罗活、抱由、多港、抱漫、志强、南唠等自称,大多是以居住地(过去的峒)命名的。“抱怀”主要分散在望楼溪中游的千家镇永益村、福报村等地,在三亚、东方也有少量分布,人数较少,自称“抱怀”。“哈应”,又作“哈炎”,在哈方言三个土语中,人数最多,分布最广。主要分布在黎族地区边缘地带的三亚、陵水、东方等地,与汉族相邻或杂居,受汉族文化影响较深。
杞方言。杞原作“岐”,人口仅次于哈方言,主要分布在保亭、琼中、五指山2县1市。五指山地区到20世纪50年代初期仍保留着合亩制度。1950年前合亩制以外其他地区男子全部改穿汉装,妇女已不文面。居住在琼中东部和南北部的受汉族影响较深,不论男女,全部改穿汉装,大部分改讲汉语,习俗类似周围汉族。住在保城的也全懂汉语,并用汉语唱歌。润方言。过去又称“本地”黎,是汉称,意思是“土著的黎族”。自称为“赛”,“润”是其他方言的黎族对其的称呼。居住在白沙黎族自治县东部,鹦哥岭以北的广大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