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
当前位置:汉程网 >民俗 >民俗文库
分享
  • 微信里发现点击扫一扫即可分享
评论
  • 0
作者:桂婷
景颇族的舞蹈分为祭祀性、狩猎性、生产劳动性和欢庆性等五类。祭祀性舞蹈有"总戈"、"布滚戈"、"金再再"等,动作粗犷豪放,形象生动。狩猎性舞蹈有"龙东戈",军事性舞蹈有"向戈"(耍刀)、"串戈"、"以弯弯"等。生产劳动过程的舞蹈,步伐灵活,富于变化。欢庆性舞蹈有"直戈"、"曾戈"等。这些舞蹈形式多为环舞、巡回舞和曲折行进舞。此外,景颇族还吸收了傣族、傈僳族的舞蹈形式,形成了具有自己民族特点的象脚鼓舞和"叮戈舞"。景颇族舞蹈中最富盛名的是集各舞蹈于一体的"目脑纵歌"。"目脑纵歌" 是景颇族的民族传统节日,景颇语意为"大家一起跳舞"。起源景颇族原始宗教的一种盛大祭典。每年农历正月十五开始举行,舞场宽阔,中央竖立高高的"目脑示栋",意为"索求财富柱",一般由竖4根、横2根柱子加底座组成,中间两根绘有舞形图案和日月标记,中间是巨大的刀剑相连,旁边两根为雌雄祖先图案,上一根横柱表示天地,下一根表示子孙兴旺、五谷丰登。示栋下成千上万的景颇人排成长队,在"脑双"的领舞下,起舞,盛况空前。男人手挥长刀, 个个英姿飒爽;女人抖动着彩帕和扇子,身上装饰的银泡和银链唰唰作响、闪闪发亮,似彩蝶起舞,象孔雀开屏;队形变换有序,时而如采练漫卷,时而似瑞霭轻飘。在木鼓、铓锣、洞巴、笛子等乐器的伴奏下,气势壮观,舞步刚健明快,"哦热啊……"的欢快的歌声飞向高空,响遍景颇山乡。景颇族文化景颇族舞蹈与音乐简介这一天,景颇山变成了歌舞的山,所有景颇人似乎都醉了,从内心发出酣畅的欢笑。通宵达旦地狂舞三天三夜。堪称世界上最壮观、最撼人心魄的大型集体舞蹈,有"万人之舞"的美誉,充分展现了景颇族人民英勇顽强、刚直豪爽、热情奔放的民族性格。"目瑙纵歌"作为一种民族民间艺术形式,沉淀着景颇族的历史、宗教、音乐、舞蹈、文学、政治制度等丰富的文化内涵。热情奔放的刀舞,景颇族男子参加目瑙纵歌盛会时,头上缠着缀有红、黄、绿绒球的英雄结,身挎色彩鲜艳、缀满银饰的"筒帕"(挎包),腰间佩带着一把精美的长刀,显得精神抖擞,格外英武。进人舞场,所有男子持刀而舞,就像即将奔赴战场的勇士。无数把锋利的长刀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出眩目的光芒,映射着景颇人刚强勇武、不屈不挠的民族性格。景颇族男子跳舞,一般都是手持长刀、盾牌、长矛等道具。在刀术和耍刀的基础上,模仿劳作生产中的各种动作,形成景颇族刀舞。刀舞有单人刀舞和集体刀舞之分。单人刀舞属于自娱性舞蹈,有单刀舞、双刀舞之分;集体刀舞则属于祭祀性舞蹈。民间的单人刀舞,舞蹈语言比较丰富,舞蹈时可以即兴发挥,非常自由地宣泄个人的情感,不同的地区风格不尽相同。双刀舞,表演风格与单刀舞相似,舞蹈内容一般表现景颇族勤劳勇敢、不畏艰险、开拓进取的精神。其特点是节奏明快、动作幅度大,步伐灵活多变,热情奔放,充满阳刚之气。且不受时间、场地的限制,劳动生产之余,田间地头随地可跳,具有广泛的群众性。景颇族民间的集体刀舞,都是带有祭祀性的舞蹈。除"目瑙纵歌"外,主要有"恩港斋"、"以弯弯"两种。过去在景颇族寨子中,如果有声望的军事首领、武艺高强的勇士或本地著名的猎手去世后,就要跳"恩港斋"数名男子左手挽盾牌,右手持长刀,在死者家的院场中四处挥刀劈砍,为死者驱鬼开路,护送死者的灵魂顺利地到达"老家"。景颇族文化景颇族舞蹈与音乐简介"以弯弯"是历史上景颇族出征前跳的一种舞蹈。由祭司杀牲祭神,然后一群男子左手挽盾牌,右手持长刀,做出各种进攻和防守的舞蹈动作。其目的是祈求神灵的庇护,振奋士气、鼓舞斗志。凯旋归来也要跳"以弯弯",以感谢神灵,庆祝胜利。"恩港斋"和"以弯弯"具有独特而浓郁的民族风格,后来经文艺工作者加工改编搬上舞台,成为一种表演性的舞蹈。景颇族长刀,刀身长60-70厘米,刀叶宽3-4厘米顶端为齐头式,刀鞘也很特别。景颇族人民对长刀十分崇拜,特别是景颇男子,无论走到那里,总是刀不离身。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国学汉语

  • 字典
  • 康熙字词
  • 说文解字
  • 词典
  • 成语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

四库全书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