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
当前位置:汉程网 >民俗 >民俗文库
分享
  • 微信里发现点击扫一扫即可分享
评论
  • 0

京族婚俗是我国少数民族京族的一种婚姻习俗,过去多由父母包办,自1949年以来,京族青年人大都跳出了父母包办篱笆,走上自由恋爱、自由结婚的道路。


京族是中国南方人口最少的少数民族之一,也是中国唯一的一个海滨渔业少数民族,同时是中国唯一的海洋民族,亦是越南的主体民族,京族历史上曾被称为“越族”,自称“京族”。1958年5月,经中国国务院批准,正式定名为“京族”。在越南,京族是主体民族,在越南的54个民族中,京族占越南总人口近90%。

 

京族婚俗特色

京族青年男女的恋爱方式比较独特,当男青年相中某位姑娘时便会互相对歌。如果双方情投意合,便分别去找“蓝梅”(媒人)来,将各自想好的一首情歌,请她代为传唱给对方,同时还送去一只描有花草等彩色图案的木屐。在“蓝梅”传歌引线时,如果男女双方互相递送的彩色木屐合在一起正好是左右一双,那么这对情侣就算是“天意中”结成了,如果木屐不配对,就认为“天意中”他们“命相”不合,便“无缘”相聚。

 

京族家庭实行一夫一妻制,严禁姑表通婚和族内通婚。京族人对订婚和结婚非常重视,在礼俗方面也相当讲究,要经过测八字、定彩头、以定聘礼、“送日子”、“哭朝”、“开容”、迎亲、拜堂、回朝等诸多环节。

 

逢年过节都要进行祭神活动,届时要备猪、鸡、鱼拜祖。煮猪肉拜祖还是京族女子出嫁时的一种礼习。每年哈节,凡年满16岁的男子都要置备鸡、酒、糯米饭、槟榔等祭品到哈亭祭祀,经过祭拜的男子才算“入众”(即进入成年),才能被允许参加唱哈节的入席活动,从此便可参加捕鱼生产。

 

京族男女青年订婚,男方要用一定数量的猪肉、糕饼等作为礼品送给女方,贫穷之家也要送少量的糖、糯米、茶叶、糕饼作为订婚礼。结婚时,男方要备一百斤猪肉、二百提酒(每提等于200克)、七斗米及其他礼品,送给女方。婚后三天,新娘"回潮",夫妻俩将自家染红的糯米饭两托盘(约6斤),猪肉两块、鸡两只回娘家谢拜岳父母,婚礼才算结束。

 

京族恋爱方式


踢沙与掷木叶

四季如春,终年常绿的京族三岛上的青年男女,热情奔放,每逢喜庆节日,特别在“哈节”这民族传统盛大节日里,他们成都结队,欢聚一起引腔高歌,托物寄情,互相对唱。他们以本民族民歌特有风格和旋律,歌唱祖国,歌唱美好的生活。同时通过民歌,朴素物色心爱的传教士偶,称心的对象。京族青年人每当在歌罢兴尽的时候,他们就三三两两地踏着遍地的月光,来到海边的沙滩上或丛林里漫游。这个时候,眼睛最尖最利的数那些小伙子了。他们瞪大眼睛在姑娘群中寻觅着,如果发现了自己爱慕的姑娘,就慢慢地向姑娘靠近,用脚尖将沙子撩向对方;或者折一桠树枝,将木叶撕成绺绺,掷到姑娘身上。如果姑娘对小伙子也是心中有意的话,她就照样用脚尖把沙子踢回对方,或者将木叶掷回对方身上,以表示接受追恋。这个时候,有情人便离开人群,或是坐在沙滩上,或地相依绿树荫丛里,唱起一曲曲充满柔情蜜意的山歌。

 

“蓝梅”传歌对花屐

如果说,通过“踢沙”或“掷木叶”,男女双方有情有意了,便分别去找“蓝梅”来,将各自想好的一首情歌,请她代为传唱给对方;同时还送去一只描有花草等彩色图案的木屐。“蓝梅”,京语,即“牵情引线的媒人”。不是专职的,只要当事者认为她合适为自己传情代歌,就请她帮忙。

 

“蓝梅”受到重托,便为双方忙碌起来,在“蓝梅”传歌引线时,递送的彩色木屐合在一起正好是左右一双,那么这对情侣就算是“天愿中”结成了;如果男女双方朴素递送的彩色木屐不配对,就认为这是“不愿意中”他俩的“命相”不合,“无缘”相聚,结不成人生的伴侣了。在遥远的年代,“对屐”是神圣而又神秘的,双方没有弄虚作假,也没有预泄信息,属于“神定”性质。但这风俗在传承中有变异。京族机智人物《计叔的故事》里,便有计叔《巧对花屐》的故事,让水姑以一只左花屐换走水宝的一只右花屐。这样,不论“蓝梅”取得双方的任何一只,对花屐时必然左右成双成对的了,这风俗在承传中变异,由“神定”变异为“人定”。蓝梅从中撮合,玉成其事,对花屐时便必然成对;而女方家长如不中间这门亲事,也会利用这一形式作为辞退媒人而又不伤感情的灵活的社交方式。在80年代,“神定”的观念更趋淡化,“蓝梅”传歌只是作为一种民族的传统恋爱形式保留下来。青年人将它作为恋爱的一种过程来看待,至于说木屐配不配对,对于他们来说并不显得重要。不少青年,干脆扬弃了这一过场。 传递情歌和木屐之后,便由“蓝梅”选定传教士期,进行“联亲”了。

 

“礼盘”定婚事

“联亲”的时候,都是由男方托岛上有威信的“头人”或者亲友,帮助设置“礼盘”。请一对善于唱歌、机灵善变的男女,将“礼盘”着重地送到女方家。女方家也物色两位出色的男女歌手来迎接“礼盘”。礼盘有轻有重,生活好的家庭礼重一些,生活不大好的家礼轻一些。其中必备之物为二斤糖、二斤糯米、二手萎(每手十张);在山心为二包茶叶、二手蒌、二托糕饼(六斤重),还有红枣、黑枣、槟榔、茶叶、冰糖等物,上面用印饼叠成喜庆图案。在接送礼盘的过程中,双方都以歌代言,比试歌才。双方一唱一答,情意缠缠绵绵,好比就是男女当事人在唱情歌一般。待双方唱到情满兴尽的时候,女方家的歌手才把“礼盘”接过去。这时,双方的婚事才算是成为定局。

 

京族结婚过程

定彩头

过去京族青年男女的婚姻多由父母包办,虽有少数人在劳动中自由恋爱,但必须徵得父母的同意才能结婚。订婚的过程比较复杂,首先要把男女双方的年庚拿去算命,若命合,男方则把女方的年庚存起,否则交给媒人退还女方,此种做法称为“合同生”。然后将年庚放在祖公神案上去检验吉凶,叫做“定彩头”。若在检验时间内,有家畜伤亡或碗碟破坏,则认为不吉,便将年庚退还女方;若安然无事,则认为吉祥,可以成婚。

 

拜礼繁多

结婚这一天,新郎打扮一新到女家去,先拜女家的祖先,后拜岳父母。拜毕,新郎将槟榔拿出敬奉岳父母及叔伯婶母,由叔伯赠与红包,礼毕回家。新郎回家后方能派二男二女到女家去接新娘,同时还派一小童去女家通报结婚典礼的时辰。这时新娘身着盛装,用红绸遮住面部,由亲兄弟背出门外,再由女家二男二女合同男家二男二女接亲人,一同陪着新娘到男家。在新娘到了离男家不远的地方,男家预先铺好席子让新娘从上面走过,然后拜祖公,又叫“拜堂”。拜毕,进洞房。当天晚上,新娘由陪嫁的亲姐妹一种、二人陪着过夜。新婚后第三天,新郎新娘带着红糯米饭、两块猪肉、两只鸡,到女家拜见岳父母,住一晚后回男家,叫“回朝”。至此,全部结婚过程结束。

 

京族离婚

京族离婚时,只要双方同意,就由男方写一张离婚书交给女方收执为凭即可。写离婚书不能在屋里写,要到屋外草坪上写,写完后把笔砚一起扔掉,认为留着它是不吉利的,怕以后还会再离婚。若是女方提出离婚,则由女方将男方“过礼”所花的费用或全部或部分退还男方;若是男方提出,女方就无须退还,但要男方出具离婚书,这样她既可回娘家住,也可再嫁。寡妇改嫁时,要退一些身价钱给公婆或夫家叔伯,否则,人家不敢和她结婚。改嫁不能从家中出门,必须到圩场或树林中等候迎娶,以免家中再发生什么不祥之事。到了五十年代,因为有了《婚姻法》 ,京族传统婚姻中的许多清规戒律都逐渐被废除了,许多习俗礼仪也随着社会的变革,或消失,或发生了改变。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国学汉语

  • 字典
  • 康熙字词
  • 说文解字
  • 词典
  • 成语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

四库全书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