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根据历史传承和民族杂居的特点,有着非常富有特色的结婚习俗。
父母之命
无论高门大族或平民百姓,儿女婚姻大事基本上是由男女双方父母决定。这种封建的包办婚姻,有的是“指腹为婚”,即双方儿女出生前就为其安排了婚姻。有的是儿女在孩提时,就为之订婚,如娃娃亲、童养媳,儿女成年时,父母就张罗代办其婚事。“指腹为婚”如双方生男,结为兄弟;双方为女,即结为姐妹。30 年代以后,在民主主义的思想影响下,传统婚俗有所改变,如父母选择儿女婚姻对象之后,适当征求儿女的意见,但最终还是父母决定,尤其是父亲说了算。由于男女双方在婚前缺乏了解和爱情,只有在婚后的长期家庭生活中,才逐渐相互了解,也有部分建立夫妻情谊;但其中也有不少家庭因此陷于不幸的深渊,而酿成了多少悲剧。
门当户对
家长为儿女择婚,一般都要了解对方的门户,做到门当户对。门户即是家庭的社会地位、经济实力、文化素质(如书香门弟)等;还有门风即勤劳、俭朴、忠厚等家风。平民百姓议婚,不攀“高门坎”,有自己的门户标准:“高门对高门,笆门对笆门”;“穷和穷相好,富和富相交”。公教人员也多愿彼此的子女相互攀亲。由于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区别,家居城市者是吃商品粮,就业较易,因而城市家庭相互结亲。这是政治经济条件对婚姻的制约。同姓不婚,是各地普遍的习俗,有些地方在同姓的五服之外,仍可联姻,有些地区(如霍山等)异姓间的舒、沈、何、韩、刘、赵等两姓中均不婚。可能由于封建家族矛盾和传统习俗所致。
婚龄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具体婚龄,各地不一致。建国前偏重早婚,皖南石埭(今石台)一带,有”十二爹,十四娘”之说。皖中和县一带的俗话说:“男长十六当家汉,女长十五当家婆”。大抵男女到十五、六岁,即认为已达婚龄,男女即可娶嫁了。一般要求是男龄要大于女龄,如五河等地俗话说:“女大五,如老母”。而淮北、皖西等地农村兴抱“等郎媳”,儿子未出生,就先抱女孩在家“等郎”,这既是吉兆,又可由小女孩带养“小丈夫”,以致男女双方年龄差距很大,思想感情不协调,家庭破裂者不少。
托媒提亲
当男女双方到婚龄时,双方家长认为门户相当,男方可委托媒人向女方提亲,也有女方向男家提亲的。媒人要由”全福”之人担任,要求是双数二至四人为宜,即所谓“四大媒红”,其中有主媒和陪媒。媒人提亲,主要介绍双方情况,谈论男方或女方时大都有夸大喧染之处。俗话说:“媒人不扯谎,坐下没得讲”。又说“会做媒的两头瞒”,“十媒九谎”,“媒婆”一张嘴,会吹又会哄”等等。这些骗局,常坑害不少青年男女。托媒提亲,称为“起媒”或“起红”。
合八字
提亲后,将男女双方的生日,年月日时等和生肖,由家长写在草纸上,由媒人转交对方,再由“算命”人推算,合婚是否犯“冲克”,如所谓“火克金”;“鸡不能配猴”、“鸡见猴,夜夜愁”;“龙不能配虎”说“龙虎相斗”不吉利。还有“男属羊,抖抖忙,女属羊,守空房”“鼠马相冲”等等。如犯“冲克”,即使两相情愿,则不能结亲。这是江湖术士的五行生克之说,来判定男女双方的婚姻大事。这对妇女则极为不利,如女方属虎,则所谓“主杀夫”、“主杀公婆”之命。被视为“八字”不好,就在婚事上设置了一道严重的障碍。故女方家族往往买通江湖术士改出生时间,变“相冲相克”为“相生相旺”。因有“十女九不真”的说法。合“八字”后,男女双方的婚事就可初步定下来。在皖南绩溪一带,合“八字后”,男女生辰用红纸写好,谓之“红书”,双方互送一份,各放在自家的“灶神”面前,经过三、五日,如家中平安无事,便认为婚事已得到“家神”的“默许”。
相亲
合“八字”后,由媒人与女方家长约定,择日由媒人陪同求亲男子到女家,拜见女方父母长辈,让女方家长亲自看到男方的外貌、风度、见识修养,以及家庭情况等等。男女双方也可乘机偷觑一眼,不能直接晤谈。
相家
由媒人带女方本人到男家,和男方父母见面。“相亲”是由女方父亲接待查询,“相家”就由男方母亲唱主角了。男方母亲邀该女到内室探询,细心观察她的衣鞋和装饰,以测定她的针线功夫和衡量品性。女方则借此细察男家的屋宇和陈设,尤其是新房中的家具的设备,这是涉及男女两方今后共同生活的直接利益。皖西一带,女到男家,男方父母看了满意,便以糖水代茶,还要添几样荤菜,招待吃饭,临别时馈赠见面礼。如女方喝了糖水,吃了酒饭,受了钱物,就显示女方已完全同意。
过庚
又名传庚、传帖、下定。男女双方同意婚事后,就要办理订婚手续,所谓过“庚帖”,“庚帖”又名“红绿简”、“鸳鸯书”、“允求书”、“小书子”,是详载男女双方姓名、生辰八字以及双方父母姓名的喜帖。最早的庚帖还得写上祖宗三代的姓名。喜帖的格式:外用大红封套,内装大红单帖和大红全扣各一纸。全扣封面、封底印上龙凤呈祥的金色图案。男方在单帖正中写上“恭求”二字,下款写“姻教弟×××偕室×氏顿首再拜。女方则写“敬允”二字,下款称谓相同。全扣折三叠,当中一叠正中写男女双方的生辰八字,男方称“乾造”,女方称“坤造”。故男又称“逑书”,女方又称“允书”。封套正中,还要写上“百年秦晋凭红叶,一路荣华到白头”,“天成佳偶,永结同心”等吉祥语句。过庚由双方商定吉日,上午由男方填好“逑书”,放入庚帖盒内,备办彩礼,请媒人送至女家。女方隆重接待;填好“允书”以后,连同“逑书”放进庚帖盒,陈放堂屋的香案上,点好香烛,燃放鞭炮,由女方父亲先向祖灵行跪拜礼,后向媒人行拱手礼,以表谢意。然后请媒人入席,宴会毕,媒人携庚帖盒返回男家,女方亦回赠礼品。男方亦设宴隆重谢媒,跪拜祖先时,男本人得随父亲向祖灵行礼,并向媒人行大礼。“过庚”完成之后,双方婚事就正式定下来了。
下聘礼
又称“过礼”、“行聘”,古时称“纳采”。男女双方订婚之后,接着就要下聘礼,男家择吉日正式向女家馈赠彩礼。这是传统婚俗中的重要礼节,婚事成败,往往取决于此。皖西南一带,事先通过媒人,由男女两方家庭协商,讨价还价。女方同意后,男家开出礼单,载明礼品的品种与数量,托媒人送交女家,或于送礼品时附入喜柬之内。男方下聘礼品与女方陪嫁妆奁有直接联系。皖西一带俗话说:“上等人家,赔钱嫁女;中等人家,将女嫁女;下等人家,赚钱嫁女”。这说明了以家庭经济情况来决定聘礼与妆奁的比值的。有的地方,双方约定时间、地点后,将礼品和妆奁互相交换。大多数地区,是先下聘礼,礼品分干礼和非干礼。干礼是彩礼银和新娘衣物,非干礼是猪肉、鸡、鱼、糕点、糖等食品。彩礼银的多少,各地都有讲究:皖南一带为一百零八元;淮北凤台一带为六六元,称为“六六”大顺;皖西一带,以二十四元为一个“礼”,一般不少于两个“礼”,也有多至八个“礼”。这都是以银元计算的。新娘衣服包括单、夹、棉衣全副行装各一至数套,六安一带要送紫色衣服一套,叫“五子衣”,是新娘成婚时必穿的衣服。饰物包括手镯、耳环、戒指等,金质为上等礼,其次为包金或银制。非干礼一般要送猪肉一刀,粑一千,鸡、鱼、糕点都要双数。六安地区还要送公鹅一只,曰“催妆鹅”,女家配母鹅一只,送回男家。这对鹅永不能宰杀,意为预祝夫妻白头偕老。合肥地区还要送茶叶若干斤,据说茶叶味苦,女家嫁女是苦味。并祝贺新婚夫妇先苦后甜。徽州祁门一带称下聘为“提篮子”,每个篮装“四包礼”(猪肉、面条、鱼、蛋之类及其它糕点,根据女方至亲多少而送篮若干个,是送女方父母及主要亲戚。受礼者在女方举行婚礼时,都要赠送新娘衣物,俗话说“吃了饼子,套了颈子”。男方送礼的同时,要送女方衣服若干套。
下聘时,要附送喜柬(或拜帖),喜柬用红纸封套,内装红笺,一般要十封喜笺,曰“全柬”,有固定格式。如给女方父亲的,上书“大德望尊亲家某府某某先生阁下”,下书“姻教弟某某顿首再拜”,另附礼单注明品种和数量。
聘礼备齐后,装入抬箱(赠送礼品的专用“凹”字形抬箱)和箩筐内,上面放柏枝、红枣、桂圆、花生等象征吉祥的什物。抬箱、箩筐外都要贴上红纸写的“喜”字,请媒人及脚夫送到女家,女家放炮竹迎接,并给抬工红纸包。如女家住大村子里,还要将新娘衣服、饰物陈列堂屋,供宾客邻居观赏。下聘后,凡不在当年结婚的,以后男方每年还要给女家送三节礼,即于端午、中秋、春节给女方父母送四色礼。
选定婚期
又称“择日子”、“择吉”、“报日”,也叫“过大书子”。由男女双方商定,请“算命”先生择定办理婚事的喜日。传统婚礼极重视选定“黄道吉日”;所谓“黄道吉日”,是依据星命之说,把日子分为建、满、平、收(黑道日)、除、危、定、执(黄道日)、成、开(非黄黑道日)、闭、破十二种,按天轮回。其中“黄道日”为“吉日”,传说是“吉神”,即青龙、明堂、金匮、天德、玉堂、司命等值日的时间,就能百事大吉。而“黑道日”则是所谓“凶日”,是不宜办喜事的。
淮北一带,习用传说中大禹结婚、生启那几天的日子为喜日,即三月壬日,四月辛日,六月甲日,七月癸日,这是由于淮北水灾频仍,人们怀念古代治水英雄大禹的治水业迹,就以传说中大禹娶妻生子的日子为吉庆日。皖西六安一带,习用“二”(成双)、“六”(高官厚“禄”、六六大顺)两日办理喜事,忌讳“四”(谐音“事”,怕出事故)、“七”、“八”、“九”(俗话七不出,八不归,九日出门招是非。还有八为“八败星”值日等)日,认为都不是吉日。合肥地区选择婚期,要请算命先生把新人夫妇和两家父母的生辰八字一起推算,谓之“周堂择日”。一般是如果找不到人择吉,就选定双月双日,但三十日“尽头日”,不能用。另外,各地所择日期,都是两个日子,上半月一个日子,下半月一个日子,供女方母亲挑选,意在避开新娘的月经期,选择吉日,尽管含不少迷信杂质,而都是反映群众心理,体现了对新婚夫妇同偕到老的良好祝愿。婚期选定后,用红纸写好,男家备四色礼,请媒人送达女家,双方即忙于婚礼的筹备了。
辞家礼
皖西南地区太湖一带,在迎亲前一天,男方要为女家送“辞家礼”,又称“香火礼”,即新娘辞别祖宗出嫁之礼。其礼品与下聘礼有所不同,除女方父母长辈及其他亲属食用的猪肉、糕点外,还有供祭祀祖灵用的蜡烛、鞭炮、香纸等物。馈赠“辞家礼”的担子,要披红挂彩,女家则以鞭炮迎接。然后将祭品陈列祖宗牌前,由女方父母带女儿行“辞家礼”,向列祖列宗焚香拜别,这是崇拜祖先在婚事活动中的体现,这也是向祖灵祈求新婚夫妇的幸福。
新娘离家前礼俗
装新:新娘出嫁前一日或三日,在家静坐,不见外人。皖南黟县一带,婚前一日,女家邀请四至八个姑娘陪新娘“坐房”,陪坐的姑娘叫“坐房囡”、“装新”或“坐房”;新娘出嫁前,能与同龄姑娘们叙谈,以求得心灵上的慰籍。
装箱:在淮北一带,新娘出嫁前一日,亲戚、家族迎亲,邻居纷纷赠送钱物。到当天亥时,公认福气大的妇女都来为新娘装箱:有的箱内装新娘衣物,有的箱内装喜饼、果子、糖果、香烟等,以备众客人闹新房时食用。有的还特装一些好果子,留新人在洞房吃。箱子装好后,用红纸写封条斜贴箱口上。
绞脸:新娘在闺房梳妆,请有福气的妇女为其开脸,用白细线绞去脸上汗毛,搽上粉和姻脂,使新娘容光焕发,面目一新。这是少女出嫁时的美容。也意味着新娘告别了少女期。有的地方是新娘入洞房后,由婆家请人绞脸。
哭嫁:新娘离家前一晚及翌日上轿前,要哭嫁,所谓“越哭越发”。六安地区舒城一带,认为不哭嫁,生下的孩子将会是哑巴。哭嫁实际是女儿离家的真情流露。新娘哭,是对父母的依恋与感激;母亲哭,是既舍不得女儿离家,而又希望女儿幸福;同龄姐妹哭,是祝愿新娘今后的生活更愉快。有的地方把“哭嫁”称为“劝嫁”,其寓意尤为深远。
饿嫁:新娘在出嫁前两天,逐渐减食,每天只吃少量的鸡蛋,以预防喜日途中或闹房时要大小便。
男家婚前礼俗
铺房:合肥地区在婚前三天,女家将陪送的妆奁,以鼓乐为前导,雇请抬工送往男家,男家放鞭炮迎接。新郎及其父母亲自布置好新房,新房内红红火火,环境一新。
缝被:婚前一天,男家请全福老太,即夫妇双全、儿孙满堂的老人,将新人盖被缝好。缝被要用红线,以示吉庆。
压床:合肥地区在婚礼前一晚,从至亲中选一位全福老太睡新床,以预祝新人幸福。皖中一带,则是请新郎的表兄弟二人,在新床上睡一晚,以象征吉祥如意。
打花烛:合肥地区在婚礼前一日,请两位十岁左右的漂亮小姑娘当“花烛姑娘”,手持点亮的喜烛,在全福老太的指点下,照射新房的每一个角落,以祝贺新人十全十美。
贺号:和县一带,婚礼前一日,乡邻将新郎号名镶进玻璃相框内,披红送到新郎家,悬挂在他家堂屋里,以志喜庆。
妆奁:又称“嫁妆”、“陪事”。是女家陪送女儿出嫁的衣物礼品。女家收到男方聘礼后,于婚礼前抬送男家。送嫁妆时间不一,有的提前三、四天,有的是婚礼前夕,也有是喜日当天,但总比新娘早一步送至男家。妆奁的品种和数量,取决于女方家庭经济条件,大致与男方聘礼相称。有的女方家庭并不富裕,但爱女情深,“宁愿自己倾家荡产,不愿女儿赤手空拳”,要尽力为女儿置办嫁妆,而以女儿新房“一房红”、“半房红”为荣耀。皖西地区有八箱八柜、四箱四柜、二箱二柜等嫁妆规格,视家庭经济情况而定。箱柜内装满新娘衣服,有春夏秋冬的单夹棉衣,少则一、二十件,多则六、七十件;还有床上用品如棉被、枕套、被单等;日常生活用品有面盆、澡盆、脚盆、茶壶、茶杯、饭菜碗等;装饰品有手镯、戒指、耳环等物,有金质和银质之别。在皖西南一带,过去豪富之家,还有所谓“全幅嫁妆”又称“全幅銮驾”,即将女儿一生享用的衣物,甚至女儿、女婿老死的“寿衣”、棺木,还有未来外孙的衣物等等,都准备齐全。还有给女儿赠送田地、房屋等不动产的。皖南黟县一带,还打好水井配带土地做为赠礼。合肥地区,陪送家具有“大三件”、“小三件”之称,大三件为床、柜、梳妆台,小三件为脚盆、马桶、桶箱。淮北五河一带,有“小六件”、“大八件”,前者为长桌、小方桌、箱子各两件,板凳两条,后者是六小件之外加站柜两个。在传统婚俗中,嫁妆中有四样基本东西,不论贫富人家都是必备的,一是棉袄,俗话说:“娘家棉,万万年”。棉袄一般是母亲亲手缝制,真是千针万线密密缝,女儿是视为珍品的。二是万年灯,有的地方是送有火的烘笼,这是古代传播火种的遗俗。三是鞋子。是新娘亲手缝制,其中包括新郎、公婆及新娘本人的鞋子,新娘、新郎两人的鞋子要套在一起,表示“同偕(鞋)到老”。在嫁妆中,对鞋子很重视,皖南绩溪一带,过庚后,男家择吉将公、婆、新郎等鞋样,专人送女家做鞋,叫“担鞋样”。也有的是下聘礼时一道将鞋样送去。四是便桶,称“子孙桶”、“柏子桶”,桶内放七枚煮熟的红蛋,这是预祝“七子团圆”、“五男二女”的子孙蕃衍。女宾们来到新房,都争先将红蛋拿给孩子吃,并要男孩子在桶内撒泡尿,这是预祝新婚夫妇早生儿子的吉兆。
辞行
新娘上轿前要向家人辞行,首先拜别祖宗、父母长辈、亲友。辞别时,长辈和亲友各有馈赠,一般是红纸包和小礼品。皖南一带,还要向“灶神”辞行,曰:“拜香火”。拜祖和“灶神”,要焚香跪拜,与父母及其他长辈辞别要行跪拜礼,对方则致祝贺及勉励之词。
迎亲
婚期经双方协定后,男方要进行一系列迎亲活动。
迎亲人:迎亲礼俗是传统习俗。合肥地区于婚期前夕,男家盛设筵席,招待亲友,并备轿两乘,一为新娘坐的花轿,一为新郎坐的呢轿;还有大灯笼、火把各四对,火把为干篾片捆扎,为迎亲照路之用。晚宴毕,在祖堂内设香案、铺红毡,新郎着礼服,向祖宗、父母、族邻尊长先后礼拜,然后奏乐。新郎坐入花轿中,另一男孩坐入呢轿,谓之“压轿”。贺客齐送门外,灯笼火把前导,两轿后行。每过一村庄,必放鞭炮。到女家门前时,女家要紧闭大门,于是来人大放炮仗,叫“催门炮”。开门后,新郎仍端坐轿中,直到女家派礼生三次相请才下轿。是晚,女家亦邀请众亲族,举行盛宴招待新婿,在宴会上,有的亲族故意逗笑女婿,以增强喜庆气氛。盛宴设正厅中,新郎坐首席,菜上完后,新郎要起立致谢。是晚,女婿即留宿岳父家。太平县(今为黄山区)一带,新郎迎亲时,要带亲迎拜帖五道,要亲自拜见岳父母、长辈、亲属,甚至厨师、火工、杂役等等。一般地区,男方迎亲时,要组成小型迎亲队伍,内有吹鼓手和傧相,淮北一带多用唢呐;安庆、芜湖、徽州地区多用喇叭箫笛;舒城一带则用包锣(抬锣)开道。四吹(笙、箫、笛、唢呐)、七响(大锣、小锣、大钵、小钵、鼓、鸣土枪)等等,吹吹打打,大增喜庆气氛。
迎亲喜具:男方多以花轿迎亲,传统民俗认为轿为“贵人”乘坐的,也就是”镇邪”之物。轿有大轿,为四人或六人抬,小轿为两人抬。在婚嫁喜事中,新娘多乘大轿,新郎或送亲兄弟则乘小轿。大轿又称花轿,迎亲前,轿身要装饰一新:即四周悬红球,前悬明镜,后挂米筛,插竹箭三支。明镜、米筛、竹箭都为传统“避邪”物。如租不到花轿,就用竹编软篮代替,软篮上加盖半截篮罩,罩上覆盖红绸,如喜轿一般。
迎亲礼品:一般不再送礼品,而霍邱一带,男家还要为女家送双礼双茶;其中有葱两根,锡一团,女家以蒜换葱,取絮换锡。据传统说法,“蒜”表示说话算数,“絮”是婿的谐音,取信于婿的意思。有的地方,男方要为女家带去公鸡一只,女家留下公鸡,给男方带回一只母鸡。表示吉(鸡)来吉去。此两鸡双方都要留养不霍邱在迎亲时还有分“连儿肉”之俗,即由双方媒人将男方送来之“连儿肉”拽开,两家各得一半。这鸡、肉礼品,都是象征吉祥如意。
过轿、照轿、祭轿、拜轿:萧县一带,花轿起行时,要在男家绕堂一周,然后抬到女家,谓之“过轿”。新娘上轿前,女方选定全福老奶持点燃的红蜡烛,照遍花轿的四角,以示驱邪。祁门一带,女方父兄还要亲自祭轿神,默祝:“轿神”降福新人。新娘上轿后,封上轿门。新娘花轿到男家门前时,新郎还要拜轿,拜轿后才能开轿门。
新娘上轿时系列礼俗
索开门礼:男方花轿到女家门口后,女家紧闭大门,男方来人一面放爆竹,一面用红纸包礼金从大门缝塞入,催女家开门。如仍不开门,则继续放爆仗、塞红纸包,直至门开而止。此俗是抬高新娘身价,并非单纯索取钱财;但对穷苦人家则是增加负担了。
换吉服:新娘脱下旧衣服及鞋袜,换上婆家送来的新衣、新鞋,这是大红的吉服,有的地方称为汤罗衣。新娘从头到脚,装扮一新,头顶绣花红头盖,脚踩绣花红鞋,鞋底还缝上一块吉祥的黄布,这谓之“堂鞋”。当花轿抬到男家后,大家争先拆下这块黄布,缝在自己小孩的衣服上,以祝贺小孩长命百岁。
象征性饯行:父母送一碗饭放新娘手里,饭上盖满荤菜,以示父母饯别情意。但新娘并不动饭菜,同胞兄弟又把饭菜捧走,示意女儿今天出嫁了,不再吃娘家现成饭,含有出嫁后就是要自我创业的意思。
梳妆、泼水:在伴娘的搀扶下,新娘坐堂屋内的水桶上梳妆,梳妆完了,由兄弟背上花轿。上轿时,新娘不能回头看,上轿后,兄弟即将堂屋水桶内的水向大门外泼去,意为“嫁出门的女,泼出门的水”。希望女儿到了婆家能自立门户,不要再留恋娘家。
珍惜粮食:皖西六安一带,上轿前,新娘要站在用红木盆装的一斗米上面,这斗米是婆家随轿送来的。新娘踩撒在地上的米要扫起来,用红布包好带回婆家,盆里米留归娘家。粮食为宝中之宝,农民惜米如金,在婚礼中也充分体现出来。
新娘随身带的物品
皖南绩溪一带,新娘要随身带几只红布袋,有的红袋装五谷,是花轿经过桥梁和路旁时,由新娘向外撒给“路神”“桥神”的供品;有的红袋装赤豆、枣子、板栗、花生、瓜子、百子糕,是作为闹新房时撒给宾客的礼物。有的地方,还放一把锡茶壶在轿内,有的地方是放入火炉或小火桶一只,炉内放木炭,在花轿快到达新郎家时,由轿夫或伴送亲属到民家讨火种放炉(桶)内,炉、桶中事先簇八个红鸡蛋,做为给火种人家的酬谢。火种是“伙伴”之意,火与伙偕音,中途讨火种,是“中”与“终”谐音,寓“终身伙伴”之吉兆。这也是古代人类崇拜火而传播火种的遗俗。皖西潜山一带,新娘要带一面铜镜和一个收口荷包在身,铜镜为避邪用,收口荷包为新娘亲手缝制,据说是防众人在公婆、新郎面前说坏话,谓之收紧众人之口。寿县一带,新娘怀中放一只红荷包,谓之塞婆婆嘴。
花轿起程
女家燃放鞭炮,鸣锣奏乐。皖南一带,女家要把石磨的上半块取下,压在蚕筐里,意味磐石无移,夫妻同偕到老。
花轿到达男家
快临迎新郎家村庄时,花轿稍停片刻,谓之定轿。花轿到达男家的时间,一般以傍晚为好。皖南一带,女方发轿后,男方以灯笼火把相迎。花轿到男家门口时,火炮、鞭炮响成一片,气氛十分热闹。
捺性子
花轿到达门口后,新娘把随身带的收口荷包勒紧,在轿内静候半个多小时,叫“捺性子”。意思闺女在娘家娇生惯养,可以任性逞强,而出嫁做了媳妇,就再不能那样任性了。这就是捺性子的由来。
祭轿神
新郎点香放炮仗,向花轿虔诚礼拜,叫“祭轿神”。合肥一带,花轿停下时,男家请两位全福妇女持灯绕轿一周,谓之照轿,也就是向轿神致谢。
开轿门
祭轿之后,男方派人用托盘托着“红纸包”,到轿前,请轿夫开轿门。皖西南太湖一带,抬花轿的由“叫化子”担任,叫“八仙”。”红纸包是给轿夫的喜钱,轿夫得喜钱后,高高兴兴拉开轿门。假如轿夫发现喜钱太少,就嚷着“加加福”,加钱后才正式打开轿门。新娘上轿后,一般由父兄亲自锁轿门,钥匙交为首的轿夫掌握。花轿抵达男家时,要把钥匙转交新郎。由新郎亲自开锁。
喝开口茶
淮北泗县一带,开轿门后由童男或童女送新娘茶一杯,内放桂圆、红枣,寓意夫妻团圆,早生贵子,生活甜甜蜜蜜。
抱壶、添胭粉
淮北萧县一带,开轿门后,有“抱壶”、“添胭粉”之俗。男家先来两个中年妇女,送一把用红布扎盖的酒壶,交新娘双手捧在胸前,叫“抱壶”。接着是四至八个青年闺女,捧着胭粉盒,一个一个走向新娘面前致意,叫“添胭粉”。抱酒壶,“酒”与“久”谐音,祝福夫妻同偕到老,地久天长;添胭粉是同龄人祝新娘永葆青春貌美。
撒麸
淮北、萧县一带,新娘下轿,由两“搀拜妈妈”或两位女青年扶出轿门,轿旁早有两人端着麦麸子,抓了向新娘头上撒去,谓之“撒麸”,传说能避邪。在皖西六安一带,新娘下轿时,旁有一人手捧托盘,内贮花生、枣子等物,慢慢向新娘身上撒去,口唱喜歌,小孩在地上争拾喜果,其意是祝贺新娘早生贵子。
传轿、传袋(代)
皖南太平县(今黄山区)一带,新娘下轿时,轿前放一铜盆,盆内盛满水,水里放块豆腐,豆腐中插入点燃的蜡烛,然后将火插入盆中熄灭,谓之“传轿”,含有传宗接代,清白传家之意。在皖西等地,新娘由傧相搀扶下轿后,由四个男青年传布袋,也有少数人家传毡子,两人共拿一条袋子,一袋在前,一袋在后,傧相扶新娘走在袋上,一袋接一袋地往前传去,新娘慢慢走着,传袋的人齐声高喊:“传一代,喜气洋洋;传二代,子孙满堂;传三代,荣华富贵;传四代,四世同堂;传五代,五子登科;”旁边的人同声唱:“好”。这是表达亲友们对新婚夫妇的良好祝愿。
拜堂
拜堂是传统婚俗的重要仪式,一般都在堂屋中举行。新娘被扶到堂屋,再拉新郎站到一块,男左女右,司仪喊:“一拜天地”,两新人便共同朝上一跪拜;再喊:“二拜祖宗”、“三拜公婆”,两新人又转身向祖宗牌位、公婆先后跪拜。这都要磕三个头。最后喊:“夫妻互拜”,两新人彼此共同鞠躬。也有新娘下跪,而新郎只鞠躬道礼的。这也是表现男尊女卑吧。有的地方在夫妻互拜之前,还要向亲友一拜。拜堂时,堂屋红灯高照,炮响震天,屋内外一片喜庆气氛。有的地方,在拜堂刚毕时,亲友中的男青年以拳击新郎背,叫“打发拳”,也是一种庆贺方式。
入洞房
拜堂毕,继续以传袋方式,傧相扶新娘、新郎进入洞房,新娘入洞房时,凡有楼房的人家,公婆事先登楼,以示自已是长辈身份,地位高于新媳妇。而新娘进房时,要抬头仰面,据说以后可以少受气;如低头进房,在婆家就抬不起头来。
新人进入洞房,还有下列礼俗:
挑盖头:由新郎用秤杆挑去新娘头上的红绣布盖头。有的地方是男家请人代挑盖头,并唱顺口溜:“小秤杆,圆溜溜,我替新人挑盖头。盖头挑在床檐上,一个一个状元郎”。旁边人齐声唱“好”。有的地方,如望江县一带请有福人挑盖头,边挑边说:“称杆挑起,公婆欢喜”。还有一套文绉绉的祝词:“良缘夙缔,佳偶天成,宜家宜室,同德同心,鸳鸯比翼,鸾凤和鸣”。盖头挑下后,新娘头脸毕露,任人评头品足,新娘满脸羞红地低下头来。
坐帐:又叫“坐富贵”。新郎、新娘并肩同坐床沿上,家人把帐子放下,遮住两位新人,另有人捧两碗红鸡蛋,每碗四枚蛋,从帐门缝中塞到新人手里,请他俩吃“合欢蛋”。有的地方不吃红蛋,请新人各饮一杯红糖水。
饮交杯酒:又叫饮“同房酒”。酒席设床前,菜有十大碗,其中包括红枣炖肉、桂圆、莲子、全蛋、全鱼、蹄膀等等。有的地方,还定有上菜程序:第一道菜必是红枣炖肉,第四道菜必为蹄膀,这都有特定含义:红枣意为早生贵子;蹄膀称为“金钱瓜”,意新人婚后会发财,生活富裕;桂圆指富贵团圆;莲子为子孙繁衍;“鸡”与“吉”谐音,全鸡意味满门吉庆;“鱼”与“余”谐音,全鱼意为着年年有余。筵席按一、二、三、四序列,两新人坐于上首,陪席的多是双方至亲好友,而大都为年青人,为十人同座。菜十碗,人十个,象征十全十美。新人面前各放一碗有鸡腿的面条,叫长生面,两只鸡腿还用红丝线相连。宴会中,首先是两新人共饮交杯酒,共同吃面条,啃鸡腿。饮交杯酒时,旁边人致贺词:“东边酒也香,西边酒也甜,两人饮一杯,到老不相嫌”。当上第四道菜蹄膀时,两新人要起立向亲友一一敬酒。
拜茶:皖南太平县(今黄山区)一带,在喜筵之后,还要“拜茶”,即在堂屋案桌上供米粉桃形糕一盘,并虚设两张罩椅帔的靠背椅,象征高堂双亲,男左女右,两新人朝上行三跪九叩首礼。
撒帐:
撒帐又称“闹新房”、“舞新娘”。淮北一带,撒帐人左手抱五升柳斗(或竹篮),内装五谷、杂粮、麦麸、栗子、核桃、花生、红枣等物,右手抓起向新床上撒去,边撒边唱。皖南黟县一带,撒帐时,亲朋好友聚集新房,在伴嫁娘或“全福”老妈陪伴下,新娘向人家敬茶敬烟,宾客们向两新人笑谑逗趣。“三天不分大小”,亲友中长辈参予调侃新人活动,新房内喜气洋洋。六安、安庆等地区撒帐时,撒帐者抓着大把花生糖果等,向坐帐前的新娘撒去,边撒边唱“撒帐词”,旁边人高声和“好”。这些词有的粗俗,也有比较文雅幽默的。
择两首录于后:
(一)
闹新房,喜洋洋,共羡淑女配才郎。一把花生一把糖,抛抛撒撒打新娘,喜糖到口甜如蜜,花生到口喷喷香。
撒帐撒上象牙床,象牙床上凤求凰,举案齐眉同偕老,好似梁红配孟光。撒帐撒在枕头边,枕头绣出并头莲,并蒂莲花长并蒂,百年好合合百年。
撒帐撒在新娘怀,新娘疑是玉人来,暖玉温香长相伴,初试佳人咏絮才。撒帐撒上新娘头,青丝细发搽香油,头上梳起盘花髻,芳姿妩媚更风流。
(二)
一把花生一把果,砸得新娘无处躲,别看新娘不作声,新娘心里最爱我。撒帐撒在新娘身,新娘不敢乱骂人,三天不分大和小,专找新娘开开心。
撒帐撒在新娘脸,脸上生了牛皮癣,要想治癣无良药,只有新郎用舌舔。撒帐撒在新娘床,新娘床上太肮脏,被褥脏了怎不洗,莫非是个懒婆娘。撒帐撒上新娘头,新娘头上搽香油,梳头搽粉苦打扮,不风流来学风流。我今撒帐不住手,等候新娘赏喜酒,斟满一杯端过来,喝了一口我就走。
送房、争高低、听房
撒帐后,宾客们尽欢而散。此时红烛高照,由两位长亲“送房”,安排新人就寝。送房长亲要讲吉利话,如“百年好合,五世其昌”等等,同时带上房门,新郎趁机闩好门。合肥地区一带,两新人入睡,他俩争先讲话,传说是谁先讲话,以后谁在家就讲话算数。另外,新郎要把帽子盖在新娘卸下的头饰之上,到半夜后,新郎睡熟了,新娘又把自己的饰物压在新郎帽子上。这暗示两人在今后的家庭中比高低、争地位,彼此不甘示弱。
新人入睡后,宾客中有的躲在新房窗下,偷听新人的私房话,做为第二天笑话。有的闹新房过火的,还指使小男孩钻到新人床下,偷听谈话,那真是恶作剧了。
过三朝
新婚第三日,称“三朝”。三朝日又有一番礼俗活动。理客:皖西南潜山、太湖一带,婚后第一天,新郎家要举办盛宴,招待贺喜宾客。宴会一般有菜肴十大碗,其中有鸡、鱼、肉、海参等食品。每碗菜都要用红枣或染红花生“搭彩”,或用红萝卜片剪成桃形搭彩。上菜有一定程序,如第三道菜一定是肉圆,所谓“三元及第”。肉圆上桌后,男宾席上由新郎父亲执酒壶,走到每个桌上斟一圈红酒,新郎在桌旁躬身致礼。女宾席上,由新郎母亲执壶敬酒,新娘鞠躬谢礼。盛宴前日,根据亲友送礼情况,分别发出大红请帖,对关系密切的亲友,就请全家赴宴。请帖有一定格式:“谨于某月某日洁治喜筵,恭迓台光,某某率男某某拜请”。其中注明如邀请全家的,就是“阖第光临”,请父子一起赴宴的,就注明“贤乔梓”,请兄弟同时会宴的,就注明“贤昆仲”,请叔侄一同来的,就注明“贤竹林”等等。亲友送礼品大致有两种,一是实物,多为生活用品、装饰品;另一种是钱,钱币要双数,要用红纸包好送出,多在喜庆前一、二天致送。
谢媒
三朝期内,潜山一带,男家要向媒人致谢,一是在婚期前,分别给男女两方媒人送谢媒礼。礼品一般是白糖、糕点、猪肉及酒,数量要成双。二是在三朝期内请媒人吃谢媒酒,谢媒酒也要备盛宴,一般仍然是菜肴十大碗,劝媒人多喝以谢情。有的还向新人索取纪念品,传统的玩笑是:“夫妻上了床,媒人丢过墙”,新郎新娘往往根据媒人的暗示或要求,各送他们一双布鞋做谢礼。
新娘下厨
三朝新娘下厨,这是汉族传承婚俗,各地活动方式有所不同。合肥郊区农村,婚后第二天,新娘要下厨擀面条,叫“做喜面”。传说小孩吃了“喜面”,牙齿更牢固,老人吃了不掉牙,所以左右邻居都来吃,一大锅面很快就舀光,叫做“抢喜”。六安地区,婚后次日,新娘下厨,首先拜灶,然后用木棍搅动泔水缸,据说养猪就会猪肥家旺。太湖等地,新婚三朝捞饭,饭内放带壳鸡蛋四个,要求三瓢将饭和蛋捞起来。望江一带,新娘三朝下厨上灶添柴,茅柴中故意夹入几根细铁条,以刁难新娘。皖中新娘下厨,要烹鲜鱼两条,“鱼”与”余”谐音,象征富贵有余。淮北泗县等地,三朝新娘下厨,只把炊具挪动几下,象征性地参加家务劳动称“拜厨”。皖南黟县,新娘三朝下厨,叫“发利市”,由“全福”老奶奶陪同,并指导新娘切肉切鹅,边切边致贺词:“一切肉,二切鹅,先做媳妇后做婆”。接着又提一火篮,一面畚灰,一面畚火,又说:“一畚银、二畚金,三畚到囝焙行裙”。在切肉时又说”切婆家肉,婆家嘴, 得婆婆心欢喜”。祁门一带,新娘三朝下厨拜灶神,就算是下厨了。三朝下厨,有的是为了逗笑新娘,有的是图一个吉兆,有的则是试验新娘的家务劳动本领。
三天瞧
又叫“看三”,有的地方,婚后三日,新娘兄弟或其他至亲由媒人陪同探望新娘,了解新娘在新婚时的动态和情绪,以便娘家人放心。在皖西潜山、太湖、宿松等地,婚后三日,新娘父亲或胞兄要送搽头油到婆家,给新娘梳头用,叫“送油”。望江一带,则在三朝送茶,由娘家备好制作布鞋的工具及原材料,烤火用具和薪炭、梳头用油以及糖果糕点等,由父亲或兄弟送到男家,给新娘用。有的还给新娘送一条下厨围裙,这些都是娘家借此看望嫁出的女儿是否愉快采取的做法。
回门
有的地方,在“三天瞧”时,娘家父兄顺便邀请新娘回门。“回门”是新娘第一次回家省亲,由新郎陪同。要带回门礼品,要多带“回门饼子”,即是小花麻饼,是供娘家送给亲友邻居做礼物。到娘家后,有的地方,娘家兄弟姐妹故意要新夫妇各挑一担水,并将一把筷子撒在地上,要新夫妇拾起来。这是逗笑中含吉祥之兆,水是象征财富源远流长,筷子是意味快生儿子。新妇婿上门,娘家要举办盛宴,热情款待,叫“接新客”。回门当天,新人要双双赶回去,不能留宿娘家,因为新婚一月内不能空床。新夫妇还要在天黑前赶到家,传言说天黑回家,公婆双眼会瞎掉。所以回门时来去匆匆,极为紧张。望江县、太湖县等地,“回门”是在新婚满月之后,回门要办丰盛的礼品,分赠娘家长辈和亲友。新娘可以在娘家住一个月,在这段时间里,新娘要精心为婆婆、公公、丈夫及未婚叔子各做一双布鞋,作为返回婆家的礼物。如果是童养媳结婚回门,在娘家返回婆家时,要送木柜、木盆、提水桶各二件,还有女儿单夹衣若干套,茶杯十个以及化妆品等。
拜祖
有一些地方,三朝期内,新婚夫妇选定吉期,共同到婆家祖坟山拜祖,要备好三牲及酒饭,祭奠列祖列宗,拜告祖灵,家中已添了一个新成员,乞求保佑平安也使新娘拜认祖宗,这是婚俗中崇拜祖先习俗的体现。
新女婿上门
皖西南一带,新娘回门,新郎不同行。在新婚满月,春节或其他适当时间,新女婿要专门到岳父家上门,向岳父母及其他亲长致敬。岳家对新女婿上门的接待相当隆重。有的地方摆设“三道”香案迎接,在有三重堂屋的大村落中,香案分列于上、中、下三重堂屋中,每个香案前挂大红绣花桌围,案上燃红烛台一对,烛台中设香炉,是日燃檀香,案桌上还摆有装糕点的果盒。新女婿进入岳家大门时,岳家燃放鞭炮相迎,入大门后,新女婿先后将每个香案的桌围掀起一角覆于桌面,并用烛台压住,表示不敢受此重礼。入堂屋后,先向岳家”祖灵”跪拜,后拜岳父及其他亲长。然后岳父设盛宴款待,并请亲朋作陪;女婿必定坐首席,受到特殊礼遇。
制送夏衣
歇伏天,女儿出嫁的第一个夏天,娘家要制作两套夏衣,派儿子送去,并接女儿回家小住、歇伏。
助耕、助收
女儿出嫁后的第一个春、秋季节,娘家都要及时派儿子到女儿家帮助农事劳动,如栽秧、收割麦稻等等,两、三天的共同劳动,是建立亲戚之间的情谊和深切关怀女儿的体现。有的地区,女儿和女婿要在农忙时到岳父母家帮助栽秧及收割,以减轻岳父母的劳动负担,这是体现至亲间的互助习俗。皖南绩溪等地,男女双方已订婚,下了聘礼,未成婚,男死,女的未嫁,称为“血扁担”。如女的不嫁,称为节妇。女的另嫁,所收聘礼,要归男方家一半。安庆地区谓之“望门寡”,女方在娘家守寡,有自愿的,也有男家施加影响的,以致守节终身。如女死,男的被称为“血打柱”。男另娶,要将女尸搬回男方祖茔安葬,尊为元配。传统婚俗说,只要订了婚,即是“人在你家人,人死你家鬼。”
冲喜
双方已经订婚,婚期未到,如男方生病,经江湖术士推算,即所谓以“喜”治病,迷信喜气能驱病魔,男方通过媒人向女家提出将新娘提前接到男家办理结婚仪式,即算正式结婚。但要等男方病愈,才正式入洞房成亲。如男方死亡,即终身守寡。也有中年丧夫的,立志“守节”,节妇缁衣素服,不搽脂粉,不参加喜庆,理家教子。节妇在封建社会受人尊敬,有的还树立了贞节牌坊。
招夫养子
旧社会手工业者人家的妇女,丈夫死后,不能单独生产,经家族长辈同意,可以招夫进门劳动生产,以养活前夫子女,旧俗规定:叫“继父不继子”,即前夫子女仍跟前夫姓氏,财产归前夫子女所有,与一般招亲不同。
寡妇再嫁
皖西、皖南一带,丈夫死后,又无儿女,此种妇女被视为没有“福气”,社会地位低人一等,如人家有婚姻喜事,祠堂举行祭祀大典,都不许寡妇进屋。只要夫死三年,寡妇就可再嫁。即由丈夫家或娘家叔伯代为出卖。再嫁时,潜山、太湖等地,规定晚间在野外桥头,由三方(原丈夫家人、媒人和新夫家人)共同订立婚书,注明身价,然后用青布小轿或软篮将寡妇抬至新夫家成婚。寡妇进家时,脱掉原来的白布鞋,穿上新鞋,不经前门,只能由侧门进入。不拜堂,不行家礼,也不请酒,只放一盘爆竹了事。绩溪一带,寡妇再嫁时,要在水口外荒野的草屋,找一个孤老婆伴宿三夜后,由男方雇轿到原夫家迎娶,起身时,须宰杀一只公鸡,醮血淋地,以示避邪。岳西一带,寡妇再嫁,进新夫家门时,要跨过火堆,也是表示避邪。从寡妇再嫁的传统婚俗中,说明了重男轻女、迷信命运等封建观念,是十分严重的。
热丧先婚
男女快要结婚时,男家或女方突然丧了父亲或母亲,男家则提出乘热丧期(热丧期为四十九天)完婚,若过了热丧期,就要等到三年孝满才能完婚。传说热丧内完婚,死者不责怪,生者也心安。
童养媳与等郎媳
皖南、皖西及淮北等地,有的人家生的女儿多,就把小女抱给别人家抚养;对方生育男孩,乐意为儿子抱一个小媳妇,谓之童养媳。这既可为家庭增加一个劳动力,儿子长大后,一般不用花多少钱,即可成婚,称为“圆房”。这种婚姻,双方年龄悬殊很大,往往是女大于男,成婚前,男女发生了两性关系的,叫“偷猫饭吃”。在成婚三、四月前,男方托媒告知女方婚期,并酌送猪肉糕点,做为礼品。婚后新婚夫妇回门,女方酌办少量嫁妆,如箱、柜、盆及冬秋夏衣服若干套。圆房时,不举行结婚仪式,不拜堂,不闹房,只办一桌“暖房酒”,由父母长辈和新婚夫妇在新房内聚餐一次,餐后由婆母或其他长辈送新人入房就寝。六安、寿县一带,童养媳结婚时,睡一种所谓“克老婆床”,这种床无雕花挡板,其意是克女不克男。床板雕花是旧式木床的美饰,雕花中一般有“福禄寿”三星及“床公、床母”等吉祥雕像。公婆心目中是童养媳无足轻重,无须“床灵”的庇佑。
等郎媳婚
皖西等地,夫妇结婚后,久不生男孩,就托媒抱养他人家女儿为媳,称“等郎媳”。等郎就是等待郎君出生,是取其吉兆。等郎媳抱来后,往往取名“招弟”“引弟”“接男”之类名字;等到公婆生了儿子,“郎”等来了,等郎媳就是“小保姆”,又是家内外的劳动力,到了十四五岁就结婚,也谓之“圆房”。这种婚姻的构成,往往是男女年龄悬殊很大,有的女大于男十来岁,常有新郎君尿床的笑话。随着双方年龄的增长,男女间矛盾重重,甚至造成家庭的悲剧。也有公婆一直不生男孩的,公婆往往过继一个儿子,与等郎媳成婚。
抢亲
徽州地区,有的男女双方订婚后,由于男家清贫,买不起彩礼,女方家庭打算退婚,男方就强行把姑娘抢来成婚。抢亲时,新郎带上几个本家青壮年同去,新郎侦查好情况,使同去的人认清新娘后,马上背上新娘就跑,沿途似接力赛跑,几人互相替背,跑到预定的地点,将新娘放入轿内,就大放鞭炮,爆竹一响,追赶的女方家人就不能再追赶了。新娘抢到男家后,男方父母多方抚慰,同时强迫拜堂、成婚。所谓“生米煮成熟饭”,女方想悔婚也不行了。
转婚
淮北及皖西南等地,丈夫死后,如夫家贫寒,其他兄弟无力娶亲,男方家长与女方父母商议后,将女人转给丈夫兄弟中的一人为妻。
赘婚
有的人家儿子多,家贫娶不起媳妇就让儿子“出赘”,做女方父母的“儿子”和女婿。有的人家只有女儿,为了传宗接代,招女婿进门。有的夫妻没有子女,抱养一个女儿,再招个“赘婿”。赘婿即是男嫁女娶,叫“倒插门”,皖西一带叫“招郎女婿”。男人入赘后,大都改为女家姓氏,有继承女方财产和赡养父母的义务。也有的仍保留自己姓氏,而生下的孩子跟其母亲的姓氏。按传统婚俗,赘婚不是正宗婚姻,常常受到他人的歧视。淮北有民间俗语说:“招来的女婿揉熟的瓜,任人摘来任人卡”,这说明了对赘婿的歧视。
换亲
以女儿换媳妇,其中大都是姑娘换亲、姐妹换亲等。或是双方都有儿女,但都无力娶媳妇,经媒人撮合,相互以女儿为对方媳妇。这种畸形婚姻,前者由于直系血缘结亲,常会生育畸形儿女;后者由于贫穷而勉强成婚,更易造成不少悲剧。家内婚同父异母或同母异父之子女,结为婚姻,这也是直系血缘亲的陋俗。
汉族新婚俗:
建国后,人民政府公布了《婚姻法》,大力号召”移风易俗,改造中国”,对传统婚俗进行了有力的冲击,婚姻习俗有了一定的变革,由封建包办趋向婚姻民主化,婚俗中存在的迷信杂质已逐步清除。当然,新婚俗的出现,还是在青年男女的自我奋斗中才逐步形成的。自主婚姻代替包办婚姻城市中男女双方大都由恋爱而成婚,农村也在逐步争取婚姻自主。如淮北不少农村及乡镇未婚女青年公开提出:”婚姻要自主,不要金,不要银,只要找个情投意合人”。为实现婚姻自主,她们自动联合起来,共同签名,公开倡议,向传统婚俗挑战。城镇未婚男女青年之间,通过劳动和工作而认识,或经人介绍相互认识,就彼此往来,在相互了解之间建立感情,双方家庭同意之后,就可结成终生伴侣。60 年代以后,城镇男女双方自主者多,而农村家庭还不少囿于传统的包办婚俗,对儿女婚姻多加干扰,妇女逃婚之事,屡见不鲜。
新择偶观
随着社会地位和家庭经济地位的变化,萌生了新的门户观念,追求家庭条件,如中高级干部家庭,中高级文教科技人员,是一些未婚男女所向往的。而对男女双方的条件是:一要有一定的文化水平;二要有较好的工作岗位和谋生技能;三是女方要健美苗条,男方则是身高和端正;四是品德作风好。80 年代后,私营工商企业兴起,也有部分未婚男女以金钱为择偶的主要标准。农村择偶观念也有大变化,随着妇女经济地位的独立,50 年代起男女双方就以生产技能来衡量对方的优劣。一般女方要求男青年是生产能手,要求男方家庭有单独住房和家具,而对彩礼的多少,不那么斤斤计较了。
恋爱到成婚
恋爱,是男女青年婚姻的最好途径。一般在约会、谈话、互通书信、参加各种活动等等交往过程中,进行相互了解,增进彼此感情,就建立了正确的婚姻关系。但恋爱过程中,也有一些偏向,有的重视外貌的漂亮,有的重视金钱与礼物,有的以欺瞒哄骗的手段来攫取对方的爱情,以致这种婚姻是不可能维持长久的,造成不少的离婚事件。特别是影响儿女的健康成长,破坏了家庭的幸福。
介绍人与婚姻介绍所
介绍人是青年男女相互认识的桥梁,这也是由传统婚俗中“媒妁”的传承和变革而来。一般稍大的城市都有婚姻介绍所,未婚男女可以到那儿登记,填写个人情况并贴上照片,介绍所通过谈话了解,可适当向有关人介绍,并定出约会时间与地点,由男女双方自我选定。如彼此同意,还可请介绍人与双方家长商洽婚期与宴会、彩礼等具体问题。介绍人可在婚礼上讲话致贺。
下彩礼
建国初期,机关干部和公教人员,结婚极为简单,当时时兴“抱被婚”,只要双方情投意合,经机关领导同意,彼此将被子抱到一起来,就结为夫妇了。
集镇市民与农民,仍然沿旧习下聘礼,但建国后就简朴多了,如皖南黟县一带,有“结婚真不难,只要一身安安蓝”的俗话。到60 年代,城乡又恢复了索取彩礼的旧风,女方要求“三绒”—— 灯芯绒、平绒、丝绒,进而要成套新式家具和“三转一响”—— 手表、自行车、缝纫机和收音机。到了80 年代,随着贯彻改革开放搞活经济的政策,城乡人民群众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城乡男女青年的婚事更加大操大办,女方要求男方办的家具已由“四十八条腿”而要求高档家具,还要求电气化,如电视机、收录机、洗衣机、电冰箱等,还有女方索取的金耳环、金戒指等等。而在农村和集镇上,女方向男方索取的彩礼,更是名目繁多,数量惊人,有所谓见面礼、压岁礼、送节礼、过帖礼、生日礼、迎娶礼、上车礼、下车礼等等。有些地方,在迎娶那天,还另有多种礼钱,如过桥钱、抱树钱、开门钱、梳头钱、洗澡钱等等。一次婚礼,一般要化人民币数千元,甚至一万元至数万元。而且女方父母要索取礼金,甚至女方父母建房,娶媳妇,往往尽量向男方索取礼金。
有的人家为娶一房媳妇,而负债累累,造成婚后家庭的困窘,甚至倾家荡产。有的男方因无力负担礼金而取消婚约,有的甚至一死了之,而造成家庭的悲剧。为纠正上列陋俗,淮北阜阳、宿县一带,不少集镇农村妇女青年组织起来,共同签名,通过当地妇联、共青团组织,保证结婚不要礼金,不要高档家具,不讲究外表漂亮,只要男方人品好,有文化,有谋生本领,经过了解,她们就原意联姻。淮北、皖东等地区,基层中共组织、共青团、妇联等,联系一部分先进群众,自动组织红白习俗改革委员会或移风易俗理事会等习俗改革组织,召开群众会议,讨论婚俗的改革,集体订立移风易俗章程。这是上下结合,逐步建立新婚俗,也收到一定的效果。
如肥西县滨源乡1987 年有18 个未婚女青年向全乡姐妹发出“做文明姑娘,恋爱结婚不要彩礼”的倡议,得到不少女青年的响应,其中有40 多人结婚,都没有向男方索取分文彩礼。又如砀山县回龙乡1986 年有130名未婚女青年联名向全县青年提出倡议:破除婚姻陋习,订亲不要彩礼,结婚不讲排场,争当文明姑娘。有的订婚时收了彩礼,又主动退回男方。如蒙城县岳坊乡219 名女青年退回订婚时的礼品、礼金,其中有自行车、缝纫机、录音机、电视机以及成品衣服1700 多件,现金1.3 万多元,其它礼品5000 多件。新婚俗初步体现了城乡一部分人的改革意识,女青年在争取独立自由,父母不能再把女儿当摇钱树。这也充分体现了“人”的价值观。
订婚
订婚就是传统婚俗中的“过庚”,现在社会上普遍作为确定男女婚姻关系。在乡镇农村中,只要男女双方意见一致,由介绍人陪同男方携带礼品到女家礼节性拜访,女家热情招待。随后女方也由另一介绍人陪同,携带礼品到男家回拜,见到公婆和其他家人,男家也要设宴招待,并放爆竹志喜,女方走时要赠礼品做为订婚礼物。有的地方,还要请女方父母来家中做客,酒菜丰盛、隆重,以上宾礼待之。订婚后,男女双方密切往来,成为未婚夫妇;双方家长都以亲家公、亲家母相称。逢传统节日—— 端阳、中秋、春节,男方都要送岳父母家礼品,并给女方本人衣物,以逐步加深彼此之感情。如在交往过程中,发现双方感情不好,也可协议解除婚约。如由女方提出,则要退回男方所赠衣物。如果男方先提出解约,凡所赠女方礼金、礼物,一律不退还。
婚期
订婚后,再经过一段时间的交往,双方筹办婚事,商定结婚时间,城市中一般是选择法定节日和传统节日,如“五一”劳动节,“十一”国庆节,元旦或春节前后举行婚礼。在节日中,机关学校放假,军民共庆,家家欢乐,在此时办理婚事,更是烘托了喜庆的气氛。在农村,仍囿于传统习俗,要选择“黄道吉日”完婚。具体日期往往选择二、四、六、八。“二”象征成双成对,“四”象征事事如意,“六”象征六六大顺,“八”象征发财。城市讲公历,农村讲农历。
婚前体检
由于科学知识的普及,婚前男女青年必须到医疗保健部门进行体检,主要检查生殖、泌尿器官的生理情况,由医疗部门发给检查证明卡。这大大有利于男女双方的健康、优生优育,繁衍健康的后代。但在广大农村还没普及体检制度。办理婚姻登记领取结婚证婚姻法规定的男女青年结婚,要携带户口簿和介绍信、体检证明,到婚姻登记部门办理手续。当地政府经过审查,凡合乎条件即准予登记,发结婚证两份,由男女双方各执一份,就成了合法的夫妻。这种法定婚姻手续,已成了新婚俗。但在农村中还有沿旧习而完婚的,在不断的普法教育中,未进行登记的已婚青年夫妇补办了领证的手续。
嫁妆与贺礼
凡双方都工作的男女青年,都是自办新房家具及用品,父母赠送一部分电器如冰箱、洗衣机等等。贺礼在婚前二三日,男女双方亲友都向新人赠礼祝贺,礼品有现金和实物两种,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礼金百元甚至数百元,农村一般农民感到已是一种大负担了,但送礼成风,谁也不甘落后。男方则设盛宴款待亲友,花费也是不小的。大有讲排场、摆阔气的趋势。因而父母为儿女成婚而筹措资金,也成为一大负担。
迎亲
农村集镇,一般用拖拉机,自行车等简易交通工具迎亲,也有步行的,由新郎亲自迎亲,由双方介绍人及新娘兄弟或姐妹陪送。一般自行车或拖拉机的车头上,扎上红布(绸制做的绣球,表示喜庆。嫁妆由专人挑送。当新人离家时或路过村庄时,都要燃放鞭炮。新娘快到婆家时,迎亲者在前面引路,绕道从东西进村,谓之“走上坡路”,以示吉利。新人进村时,大放爆竹,敲锣打鼓,男女老少,齐聚门前相迎。在城市,多租用小汽车迎亲,车前贴“喜”字,两新人坐小车,另一车随后面,放入衣被等嫁妆。如有高档家具,另用大卡车装送。新人进门时,大放鞭炮,并播放喜庆歌曲。婚礼新娘到男家后,及时举行婚礼,一般举行文明结婚仪式。
集体婚礼与旅游结婚
集体结婚已在城市多次举办,少数乡镇也在推广,在一定地区范围内,由共青团等群众组织出面,对本地区即将准备结婚的青年男女进行了解,登记愿意参加集体婚礼之人。然后选定重大节日,举行集体婚礼。婚礼仪式大体与上述相同。主婚人和证婚人大多为当地行政官员充任,另由家长和新人代表致答词。礼成后,举行文娱活动或交谊舞会。这种婚礼是既热闹,又节约,有教育意义。旅游结婚,是近20 年的新婚形式,新婚夫妇领到结婚证后,即去名胜地旅游或到家乡探视亲人,在轻松亲密的旅游生活中,更加深了彼此的感情,开扩了视野,增添了社会知识。
家庭结构和家庭观念
旧家庭的包办婚姻,由于家庭经济大权掌握在公婆手中,封建家庭的种种矛盾常易造成各种悲剧。而建国后婚姻自主后,男女双方都能独立从事生产或工作,有经济自主权。大家庭结构解体,各自成立小家庭,家庭成员平等相待,家务与教育子女共同负担,家庭事务和经济开支共同商量解决,新家庭呈现了和睦的气氛。
再婚观念
婚姻自主之后,再婚观念有了大大的革新。结婚自由,离婚也自由,丈夫死了,寡妇有再嫁的自由。老年丧偶后再婚,也得到社会的支持。旧的贞操观念随之改革,寡妇、”二婚头”的所谓不祥迷信习俗彻底冲垮了,妇女被歧视的再婚习俗也完全消失了。但80 年代以后,也有部分青年结婚离婚较为轻率,未婚而先同居者也有所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