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2日,是一年一度的冬至节气,也是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俗称“冬节”、“长至节”等,与春节、端午、中秋并列为四大节。据史料显示,先人们早在春秋时期就用土圭测定出了冬至日,当时人们认为冬至日是个吉日,便宜将其作为一年的开始,逐渐演变为民间的一大节日。而经历数千年的发展,冬至节也形成有独特的饮食文化。
过去,老北京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说法。相传汉朝时,北方匈奴经常骚扰边疆,百姓不得安宁。当时匈奴部落中有浑氏和屯氏两个首领,十分凶残。百姓对其恨之入骨,于是用肉馅包成角儿,取“浑”与“屯”之音,呼作“馄饨”。恨以食之,并祈求平息战乱,能过上太平日子。因最初制成馄饨是在冬至这一天,因而后来每年的冬至这天家家户户都要吃馄饨。后来,冬至成为民间节日,这天皇帝要祭天,而普通百姓则祭祀祖先。民间在祭祀祖先时,除一般的供品外,还要包些馄饨供奉。清代潘荣陛编撰的《帝京岁时纪胜》中就记载说:“预日为冬夜,祀祖羹饭之外,以细肉馅包角儿(馄饨)奉献,谚所谓‘冬至馄饨夏至面’之遗意也”。
在我国南方,冬至日也多食馄饨,并有冬至日以馄饨祭祖的风俗。馄饨在四川叫“抄手”,在广东称“云吞”,因其煮熟后像荷包蛋,为混沌初开,故名“馄饨”。宋人周密在《武林旧事》中记述了旧时杭州的冬至习俗:“三日之内,店肆皆罢市,垂帘饮博,谓之作节。享先则用混沌。贵家求奇,一器凡十余色,谓之百味混沌”,可见在宋朝,杭州人已经有冬至吃馄饨和以馄饨祭祖的风俗。晚清绍兴学者范寅在《越偐·饮食》中说馄饨“或芝麻糖裹以面粉,冬至日食”,可见古代绍兴还有甜味的馄饨。
每年农历冬至这天,我国很多地方都要吃饺子,这种习俗缘自“医圣”张仲景冬至舍药的故事。东汉时期,河南南阳稂东人张仲景曾任长沙太守,他访病施药,大堂行医。后毅然决定辞官回乡,为乡邻治病。其返乡之时,正是冬季。他看到白河两岸乡亲面黄肌瘦,饥寒交迫,不少人的耳朵都冻烂了。便让其弟子在南阳东关搭起医棚,支起大锅,于冬至日把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药材放在锅里熬煮,然后将羊肉、药物捞出来切碎,包成耳朵样的“娇耳”煮熟,分给来求药的每人两只“娇耳”,一碗肉汤。人们食后,顿觉浑身暖和,两耳发热,冻伤的耳朵很快被都治好了。人们为牢记“医圣”张仲景“祛寒娇耳汤”之恩,学着“娇耳”的样子,便在每年冬至之日包“娇耳”食之,俗称“吃冻耳朵”,后又称这种“娇耳”为“饺子”或“扁食”。现在,在河南南阳以及广大中原地区仍有“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民谣。
另在我国江南的某些地区,“汤圆”是冬至之日的必备食品。“圆”意味着“团圆”、“圆满”,冬至所吃汤圆又叫“冬至团”、“冬至甜丸”,民间有“吃了甜丸大一岁”之说,俗称“添岁”,表示年虽还没有过,但大家已加了一岁。远在台湾的同胞们每到冬至之日都要用九层糕祭祖。他们先用糯米粉捏成各种象征福禄寿的动物,然后用蒸笼分层蒸熟,天亮后开始祭祖,随后便大摆宴席,同吃九层糕,称作“食祖”,以此来联络宗亲们的宗族感情。
如今,尽管各地冬至日的饮食风俗仍有不同,但大多数地区已习惯于吃饺子了。不过,这些丰富的饮食风俗,仍可谓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