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已有人提出“制服旗袍”这一现象,可想而知,当旗袍被冠以制服一词,对人而言,无疑就承受了一种制服上暴力压迫。那么旗袍原本的美是怎样的呢?在搜寻中国文化的背景下,本文试图通过追溯旗袍的一些往昔故事,重新发现旗袍的美丽倩影。
有人这样诠释旗袍:旗袍,是一种内与外和谐统一的典型传统旧时时装,被誉为近代中国女性时装的代表。它以其流动的旋律、潇洒的画意与浓郁的诗情,表现出近代中国女性的贤淑、典雅、温柔、性感和清丽,诠释了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城市女性特有的时尚性情与气质。它追随着时代,承载了中华服饰文化的文明,显露出中华女性良好的修养与个人美德,演化为天地间一道绚丽的彩虹。
诚如斯言,旗袍确实但当得起上面一段恭维。一个有文化常识的人,看到一件精美的旗袍,不难联想到人体的曲线,联想到近代历史,联想到繁华的都市,联想到有旗袍出场的电影。之所以它能唤起人们诸多的联想,在于它所承载的时代文明于我们并不陌生。
现代意义上的旗袍,并非是我们从当下泛滥的清宫大戏中看到的那种,而是指诞生于20世纪初叶,盛行于三四十年代几经变化后的改良旗袍。我们知道,20世纪初,清王朝被摧毁了,中国进入了民国时期,各地军阀割据,整个社会动荡不安。颇令人费解的是,就在这样一个年代,中国人依然没有忘记享受生活,于四处硝烟中趁机发展了时装业,他们拿旗人的女长袍加以改造后就成了一件璀璨的艺术品。在有这件令人费解的事同时,也有一件令人习以为常的事,那就是,在本国历朝历代的历史上,无论一个朝代的末期多么混乱,总有一个角落,总有一群高贵,生活于歌舞升平之中。
从近代的历史看,上海算是一个那样的角落。当时的上海是上流名媛的福地,她们热衷于打高尔夫、游泳和骑马等社会活动。在奢华的社交生活和追赶时髦的迫需下,旗袍的改良与流行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改良后的旗袍在结构上吸取西式裁剪方法,袍身更为称身合体。旗袍的样式也发展为多种:开襟有如意襟、琵琶襟、斜襟、双襟;领有高领、低领、无领;袖口有长袖、短袖、无袖;开衩有高开衩、低开衩;还有长旗袍、短旗袍、夹旗袍、单旗袍等。在改良的过程中,也曾有过一些阻力,当旗袍下摆缩至膝盖以上一寸,袖子采用西式时,即惹起了一遭非议。
1931年后旗袍又开始变长,下摆下垂,至30年代中期袍底落地遮住了双脚。越来越短的是袖子,原先能遮住手腕的袖子缩短至肘部,再后来缩至肩下两寸,1936年后几乎无袖。从我所了解到的有关资料中,大概可以看出,进入30年代后,旗袍多在长短、胖度及装饰上略作调整,而无法跳出基本的轮廓,这也说明旗袍发展至此已然成熟完美,现代意义上的旗袍造型由此奠定。
旗袍在裁剪、造型上的变化反映的是人的观念和社会风气的变化。在某一截取下的时期内也许不怎么能明显看出变化的跨度,但如果拿两个不同的时期作比较,其中的变化跨度之大不待细论即可从视觉上感受到。我们无须拿远的时期来说,就拿清后期旗袍来与民国旗袍作对比观赏,便可以理解传统何以称之为传统,现代何以称之为现代。清朝后期旗女所穿的长袍,衣身较为宽博,长度长至脚踝,造型线条平直硬朗,胸、肩、腰、臀完全平直,身体曲线豪不外露。清后期旗袍与民国旗袍相比,主要有这几点区别:前者宽大平直,后者开省收腰;前者内着长裤,后者内着内裤或丝袜;前者开衩处可见绣花的裤脚,后者开衩处露大腿;前者面料以厚重织锦或其他提花织物居多,装饰繁琐,后者面料较轻薄,装饰亦简约。这几点区别大可以使现代的人就当时人们对旗袍变化的接受过程的曲折苦思一番了。无论如何,旗袍已从从传统袍服变成可与西方裙服相类比的时装,暴露、性感、全身的表现等服饰元素融进了旗袍之中。这些衣料裁剪的变化折射出社会风气正一步步走向开放的趋势,也反映出妇女为个性自由而做出的某一方面的努力,同时外来文化对本土文化的冲击也在旗袍上留下了痕迹。
现在我们的社会风气也很开放,但为什么穿旗袍的人越来越少?是因为营养过剩导致体形难堪而不敢穿,抑或现代的大众审美观变了?原因可以有许多,政治变迁上、经济转变上、时代潮流上,各方各面都可以任有心人去挖掘其中的原因。在这里要认真提出的是,旗袍不是一夜之间就不流行的。上世纪三十年代过去后,四十年代仍然是旗袍黄金时期的延续。当旗袍进入五十年代后,民国时期的风格已褪去,流行的主导转向平民,审美上以实用、美观大方为标准,朴实的人们将心思放在了狂热的革命工作上,于是旗袍中所代表的悠闲、舒适的淑女形象失去了观赏的市场甚至为人所鄙视。到了六七十年代,文革兴起,旗袍被打为封资修的东西,中华大地上再也难见一件旗袍。往后直至今日,旗袍已难再辉煌。现在旗袍能大放异彩的地方,基本就集中在时装T台和电影电视上。《花样年华》里的张曼玉、《2046》里的巩利等演员淋漓尽致地穿出了旗袍沉寂已久的神韵。莫非旗袍注定要在岁月的流转中上升为一种高贵,不为多数人所有,宁愿孤守寂寞,也不愿自放身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