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
当前位置:汉程网 >民俗 >民俗文库
分享
  • 微信里发现点击扫一扫即可分享
评论
  • 0

  新中国成立前,正定农村属产棉区,人们穿衣戴帽,大都靠自纺自织。姑娘们从八九岁开始,第一件女工,就是要学纺棉花。首先把从棉田里摘回来的棉花在房屋上晒干,掠去叶子和僵瓣,用手工轧车轧去棉籽(皮棉),再在弹床弹成棉絮。拿一光滑象指头粗细的小木棍(有用高梁穗头下面一尺长的疙瘩)撕一小块棉絮放在木板或砖上,搓成一尺来长内有空心的象腊烛一样的集结,一把一把扎在一起,准备纺线用。

  农村中一般都在村子中央或是空地上挖一个大地窖子,里面能放十几辆甚至二三十辆纺车。不分昼夜,姑娘、媳妇们,还有上年纪的大娘大婶们,坐在自己用稻草或是麦秸编拧的大蒲墩上,

点击展开查看全文
©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点击举报或反馈
专辑

收藏

国学汉语

  • 字典
  • 康熙字词
  • 说文解字
  • 词典
  • 成语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

四库全书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