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
当前位置:汉程网 >民俗 >民俗文库
分享
  • 微信里发现点击扫一扫即可分享
评论
  • 0

中国饮酒,自古非常讲究礼仪。早在先秦,《礼记·乡饮酒义》就规定:“乡饮酒之义,主人拜迎,宾于庠门之外人,三揖而后至阶,三让而后升,所以致尊让也。”到了唐代,皇甫崧撰《醉乡日月》,论述酒宴上的规则、行令、罚酒等事宜,较《礼记·乡饮酒义》更进一步。明朝是酒文化“自觉的时代”,先有嘉靖名士田汝成著《醉乡律令》,提出“醉乡十一宜”,即“醉花宜昼,醉雪宜袒,醉月宜楼,醉暑立舟,醉山宜幽,醉水立秋,醉佳人宜微酡,醉文土宜妙令酌无苛,醉豪客宜挥觥发浩歌,醉将离宜鸣罨,醉知音宜乐侑语无它”,又提出力戒十四种饮酒不欢的情况,即“主人吝一也,宾轻主二也,(与)会客不投三也,肴核

点击展开查看全文
©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点击举报或反馈
专辑

收藏

国学汉语

  • 字典
  • 康熙字词
  • 说文解字
  • 词典
  • 成语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

四库全书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