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桌不是酒桌,而是权力桌、政治桌。
每当腊月二十三,北方的小年!
春节期间,少不了各种聚会,家族聚会,朋友聚会,甚至上下级,客户之间乘机联络感情,有聚会,自然免不了推杯换盏。中国人的聚会,是少不了酒,也少不了让人头疼的劝酒文化,尤其是这句“你不喝这杯就是看不起我”,让人形同绑架,此句一出,只有两个结果,要么撕破脸,要么得遂人愿,乖乖喝酒。
很多女性很烦躁,怎么老公、男朋友就这么不听劝呢?明明平时看起来优雅矜持,上了酒桌,怎么也这么不要命地喝?男人也很苦恼啊,这个是同事领导,那个是同学发小,还有一个没啥本事,那人跟你一个姥姥,哪个不得喝,哪个不得给面子?最最头疼的是,我们的父母,有的也要赴这样的酒局,甚至喝得酩酊大醉,让人不得不担忧,问起来却又振振有词,“你不喝就是看不起人家。”
“你不喝就是看不起我”让人深恶痛绝,很多人对它恨之入骨,可是为什么总要有人用它来劝酒,而你偏偏又不得不喝?
酒精可以使人快速的分泌多巴胺,只要一小点就能让你快活,不是中国人爱喝酒,全世界人民其实都爱喝酒,在所有国家,喝酒都是社交的信号,酒精是一种最廉价的拉近距离的方式,喝酒跟社交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甚至可以说,任何喝酒的吃饭都是社交。
但是劝酒文化却是中国独有,而且劝就劝高度白酒,喝白酒就喝一大杯,不喝就是看不起我,更是全世界独一份儿。“你不喝就是看不起我”这句话其实概括了中国劝酒文化的精髓,霍老爷今天给大家解读一下。
01
首先要说 ,劝酒这个传统远远超过高度白酒的历史,中国蒸馏酒有史以来最早明确记录是元代,目前认为最早也不会超过宋代。但是劝酒却古已有之。
东汉末年,张绣投降曹操,曹操一高兴张绣群臣和诸将。曹操在前面敬酒,典韦拿着斧子紧随其后。曹操向谁敬酒,典韦都举起斧子,斧刃径有尺余,寒光闪闪,这堪称史上最强势劝酒,酒宴至始自终,张绣及其将帅均不敢仰视,乖乖喝酒。当然这个故事结局也不好,张绣后来还是反了曹操。
石崇(就是那个比富的石崇)宴请宾客,常令美人劝酒,如果宾客不喝酒,就把美人杀掉。王导仁厚,虽然不能喝酒,但每次都勉强饮下,每次都大醉。王敦一点都不给面子,一次行酒,石崇连杀三个美人,王敦还是不喝。王导劝王敦,王敦反而说:"他杀自家人,关我何事?“
这两个故事最能体现劝酒文化的特质。
劝酒是一种展现权力的手段,是一种服从性测试。张绣刚投降曹操,心意未定,曹操就拿酒测试他,通不过这个测试,旁边的典韦立刻就把你的头剁下来,这是在展现自己的权力。
石崇请人喝酒,不喝酒就杀美人,这也是在展现自己的权力。王导认同他这个权威,或者说王导虽然不认同他的权威,但受不了人被杀,喝了酒也等于在仪式上认同了石崇。
这就是劝酒的本质,当然古人没有现代人聪明,他们特别直接,劝酒就真在旁边放个斧头。你看,那个时代既没有高度白酒,也没有合餐制,甚至连今天的酒桌都没有,然而酒桌文化的风俗却一样存在,借此展示自己权力的手法和今天如出一辙,血腥程度犹有过之。
现代酒桌上的逻辑一样,酒桌不是酒桌,酒桌是权力桌,酒桌是政治桌。现代的劝酒文化,虽然不会有人在旁边拿着斧子逼着你喝,但是被劝的人都知道,有些是不能不喝的,你愿意喝被劝的这杯酒,代表你认同这个人,愿意服从这个领导,愿意跟他有亲密关系,喝酒关系到“你不喝就是看不起我”,它的逻辑看似荒谬,却大有深意,“你对我有所求,喝了这杯,我就给你。”既是威逼,也是利诱,甚至可能是色诱。
02
这种劝酒形式还会改头换面变成几个变种,“喝了这杯酒,明年就给你进步的机会。”“连干三杯,这合同就签了。”“这事能不能成,得看你能不能喝”。“关系铁不铁,全在酒里呢!”句句关乎权力。
人是一种领地生物,一个人的身体和周围是他的势力范围,如果侵入这个势力范围别人会本能地反感,只有更亲密关系才会靠近,触摸,亲吻,关系如果没有达到亲密程度,会有被冒犯的感觉,所以人与人交往中,一个人拍另一个人肩膀,如果两人不太熟,就是在展现权力,通常权力地位更高的人会拍低权力地位人的肩膀。这其实就是在利用伤害权彰显权力。
劝酒是同样的道理,喝酒是一种伤害权,喝酒在带给人多巴胺的同时,同时也带给人轻微的伤害,喝多了 ,还可能出洋相,这是一种轻微地羞辱。一旦你愿意接受这个设定,愿意把这种伤害权交给对方,大家就是自己人了。
中国原来有四大铁,“一起同过窗,一起扛过枪。一起分过赃,一起嫖过娼。”前两者都需要长期的相处,而后两者却不需要,就是因为大家一起做过丑事,如果感情破裂,那么就可以互相揭发,所以这样的关系反而是最稳固的。喝酒也是如此,一起互相羞辱,互相欣赏丑态,其实也等于互相掌握了隐私。
这就是在中国,高度白酒不可取代的原因,啤酒红酒都不能取代这种伤害权,他们的损伤过于轻微,要达到互相欣赏丑态的地步又过于缓慢,所以充斥着劝酒文化的酒桌,一定是以白酒为主,排斥红酒和啤酒的。同样,我们的父辈年轻时候,白酒是用陶瓷小盅一盅一盅喝的,但现在却变成了大杯,正是迎合这种社交需要的结果。
03
这种酒桌,同样被排斥在外的还有女性,女性在酒桌上有天然的豁免权。
“女的就算了,不要逼女孩子喝酒。”
“女士抿一口,大男人必须干。”
但是注意,这种女性的优势其实是一种劣势,代表着女性是弱势的,虽然女性争取到了上桌权,但是在这个桌子上,是排斥在这个圈子之外,有女性在场,这个酒也会“不尽兴”,“喝不到位”,事自然也不谈了。
在这种劝酒文化里,“能喝”是一种美好的属性,是属于男性的。除非女性愿意放弃这种优势,这其实是对女性的一种歧视,从晋代石崇到今天的男人,都在秉承这个观念,但毕竟是有进步的,女性从劝酒用的道具,不好用就杀掉,变成了被保护的弱势群体。
一个酒桌之上,谁该给谁劝酒,谁该给谁敬酒,酒杯谁高谁低,都是有规矩的。
上了这种酒桌,就是进了权利场,如果别人频频向你或你丈夫劝酒,而且张口就是“你不喝就是看不起我”,其实就是等同于说,你的地位是不重要的,你该改变这种地位了。
04
解释完了这种劝酒的逻辑,但这种劝酒真的管用吗?曹操劝完酒,面子赚足了,张绣测试也通过了,但张绣还是反了,把典韦剁成了肉泥,曹操的大儿子也死在了叛乱里。石崇杀多少美女,也不能让王敦正眼看他。
测试也只是测试,这种judge更多的是引起别人的反感。在中国的文化里,劝酒通常是上对下,长者对晚辈劝的,尤其是,“你不喝就是看不起我”这句劝酒词,不是随便说的。
一旦说出来就是他对你有绝对的掌控,或者说他自认为地位高于你,直接了当地说,他说这句话,就是看不起你,他才敢说。没有人会对曹操直接说,你不喝就是看不起我,因为典韦手里的斧子不干,也没有人会对自己的顶头上司说,你不喝就是看不起我,因为大家都知道,吃饭的家伙不能丢。
我曾经见过一个特别会钻营的人,只要是上司的酒场必凑进去,上司对他也很欣赏,什么聚会都带着他,偶尔让他代酒,他也以跟上司关系近为荣。
有一次,上司带他去视察一个大区分公司,酒过三巡之后,他看出来上司喝多了,于是主动出击,向那些敬上司酒的人敬酒:李总喝多了,我替他敬敬大家,不喝就是看不起我们李总。结果这群分公司头目根本不理他,都放下酒杯,李总一拍桌子,对他一顿臭骂:老子就是这个大区出来的,这都是我的老兄弟。你算什么东西,也配代表我。
汉武帝时,宰相田蚡娶燕王之女为夫人,太后设宴款待宗室和列侯。灌夫一向看不起田蚡,于是向田蚡敬酒,田蚡推辞不能喝满杯,灌夫怒了,假装嬉笑说:“你是贵人,请你满饮。”田蚡就是不答应。
灌夫又行酒至临汝侯灌贤,灌贤只顾与程不识说话,没有按礼节避席,灌夫把一肚子气都撒在灌贤头上,指着灌贤的鼻子破口大骂:“生平毁程不识不直一钱,今日长者敬酒,居然跟个妇人一样窃窃私语。”程不识是皇宫的卫尉,灌夫虽然也是京城巨豪,曾经也是高官,但现在只是平民。
田蚡趁机拿程不识是西宫卫尉大做文章,甚至要族灭灌氏。
有的人摆酒喝酒动机不良,敬酒劝酒目的不纯,让正常的人际交往越来越low,有的人更是借机炫耀自己的交际和权力,所以劝酒这活儿有风险,而且劝酒实在没什么用,真喝了他的酒,他只会更看不起你。
对于这种动辄说出“你不喝就是看不起我”的人,要坚决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