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概述:
中国白酒是世界著名的六大蒸馏酒之一(其余为白兰地、威士忌、朗姆酒、伏特加、金酒五种)。白酒在以前又称烧酒,中国白酒与世界其它国家的白酒相比,具有特殊的风味。它洁白晶莹,无色透明,香气宜人。
早在商殷甲骨文中对酿酒技术已有完整记载,据1508年李时珍著《本草纲目》记载:“烧酒,非古法也,自元时始创……”。解放前,我国白酒生产发展缓慢,解放后白酒工业发展迅速,1988年(总产量达468万吨。通过1952,1963,1979,1984年)的四次全国评酒,各种名优白酒如雨后春笋般地崛起。今后的发展方向是以发展名优酒为主,由低档向高档,由高酒度向低酒度发展。
2.品种:
白酒种类繁多,并有较强的地方特色。按使用的主要原料,可分为粮食酒(高粱酒、玉米酒、大米酒),瓜干酒(红薯酒、白薯酒),代用原料酒(粉渣、糠酒)。
按使用的糖化剂和发酵剂分大曲、小曲、麸曲白酒;按发酵和蒸馏工艺分:固态法和液态法白酒;按白酒香型分:酱香型(以茅台为代表)、浓香型(泸州老窖特曲)、清香型(汾酒)、米香型(三花酒)酒和其他香型白酒。
按酒精含量,可分为高度酒(酒精含量为60%左右)、降度酒(54%左右)、低度酒(39%以下)。
3.用途:
供饮用。又可作烧菜用的料酒,还可作配制药酒、黄酒、露酒的基础酒。
4.化学成分:
主要成分是酒精和水,占总量98%以上。其余成分主要有醇类,酯类,羰基化合物,酚类化合物,硫化物及碱性含氮化合物。
5.产地:
?除少数省外,其他各省(市)都产白酒,产量最大的是四川省,其他是贵州、山西、安徽、江苏、广西、陕西、河南、湖南、河北、湖北等省均产名优白酒。
6.输出对象:
?日本及欧美、东南亚各国和港、澳地区及韩国。
7.加工:
因产地、原料、用曲不同,加工工艺也有出入,现将固态和液态法简述如下:
(1)固态法酿酒主要过程:原料粉碎及蒸煮糊化、加水通风冷散,加曲种入池(缸)糖化发酵,出池(缸)加入清蒸过的辅料蒸馏得出原白酒,再经贮存,勾兑,装瓶,包装。
(2)液态法主要包括原料粉碎,预煮,糖化发酵,蒸馏以获得酒基,再经勾、调、串等工艺获得液法白酒。
8.品质规格:
现行国家标准有:
(1)浓香型白酒:gB/t10781.1—89。
感官要求:见表2—7—4。
理化要求:见表2—7—5。
?(2)清香型白酒:gB/t10781.2—89。
感官要求:见表2—7—6。
理化要求:见表2—7—7。
(3)米香型白酒:gB/t10781.3—89。
感官要求:见表2—7—8。
理化要求:见表2—7—9。
不论何种白酒的卫生指标均执行gB2757—81。
表2-7-4浓香型白酒感官指标
项目
优级
一级
二级
色泽
无色、清亮透明,无悬浮物,无沉淀
香气
具有浓郁的乙酸乙酯为主体的复合香气。
具有较浓郁的乙酸乙酯为主体的复合香气。
具有乙酸乙酯为主体的复合香气。
口味
绵甜爽净,香味谐调,余味悠长。
较绵甜爽净,香味谐调,余味较长。
入口纯正,后味较净。
风格
具有本品突出的风格。
具有本品明显的风格。
具有本品固有的风格。
表2-7-5浓香型白酒感官指标
项目
优级
一级
二级
酒精度%(v/v)
41.0~59.0
总酸(以乙酸计)g/l
0.50~1.70
0.40~2.00
0.30~2.00
总酯(以乙酸乙酯计)g/l>
2.50
2.00
1.50
乙酸乙酯g/l
1.50~2.50
1.00~2.50
0.60~2.00
固形物g/l<
0.40
?表2-7-6清香型白酒感官指标
项目
优级
一级
二级
色泽
无色、清亮透明,无悬浮物,无沉淀
香气
清香纯正,具有乙酸乙酯为主体的清雅、谐调的复合香气。
清香较纯正,具有乙酸乙酯为主体的香气。
清香较正,具有乙酸乙酯为主体的香气。
口味
口感柔和,绵甜爽净,余味悠长。
口感柔和,绵甜爽净,较谐调,余味较长。
较绵甜爽净,有余味。
风格
具有本品突出的风格。
具有本品明显的风格。
具有本品固有的风格。
表2-7-7清香型白酒理化指标
项目
优级
一级
二级
酒精度%v/v
41.0~59.0
总酸(以乙酸计)g/l
0.40~0.90
0.35~1.10
0.30~1.40
总酯(以乙酸乙酯计)g/l
1.40~4.20
1.20~4.20
1.00~4.20
乙酸乙酯g/l
0.80~2.60
0.65~2.60
0.50~2.60
固形物g/l≤
0.40
9.检验:
出口白酒感官要求按gB10345.2—89《白酒感官评定方法》执行;理化项目检验分别按gB/t10345.1—89,gB/t10345.3~7—89,gB/t10346—89执行。
出口白酒系法定检验商品,出口按sn0048—92《出口白酒检验规程》执行,出口前必须经过检验检疫机构检验出证或放行。
进口白酒卫生标准按gB2757—81《蒸馏酒及配制酒卫生标准》执行。
表2-7-8米香型白酒感官指标
项目
优级
一级
二级
色泽
无色,清亮透明,无悬浮物,无沉淀
香气
米香纯正,清雅。
米香纯正。
米香较纯正。
口味
绵甜,爽冽,回味怡畅
绵甜,爽冽,回味,较畅。
纯正,尚爽冽
风格
具有本品突出的风格。
具有本品明显的风格。
具有本品固有的风格。
表2-7-9米香型白酒理化指标
项目
优级
一级
二级
酒精度%(v/v)
41.0~57.0
总酸(以乙酸计)g/l>
0.30
0.25
0.20
总酯(以乙酸乙酯计)g/l≥
1.00
0.80
0.40
固形物g/l≤
0.40
10.包装:
一般分运输包装和销售包装,前者指桶,白酒糟车等大包装;后者指瓶装和坛装等小包装,外包装用纸箱,商标应严格按商标法办理,外包装纸箱应坚固耐用适于长途运输,并标明有关标记。
11.保管运输:
白酒的贮存温度应保持在10~25℃,保持干燥和空气流通,应与热源及有毒有害物品隔离。轻搬轻放,运输中防止日晒雨淋,冰冻,碰撞,严禁倒放。
白酒-中国蒸馏酒的俗称。由于酵母菌在高浓度酒精下不能继续发酵,所得到的酒醪或酒液酒精浓度一般不会超过20%。采用蒸馏器,利用酒液中不同物质,其挥发性不同的特点,可以将易挥发的酒精(乙醇)蒸馏出来,蒸馏出来的酒汽中酒精含量较高,酒汽经冷凝,收集,就成为浓度约为65-70%(v/v)的蒸馏酒。蒸馏器的采用是酿酒工业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而且蒸馏技术还可以用于其它行业。尤其是现代的石油工业广泛使用蒸馏器,这些都为现代文明立下了汗马功劳。
一、蒸馏酒的传统发酵技术1、发酵容器发酵容器的多样性也是造成烧酒香型各异的主要原因之一。传统的发酵容器分为陶缸和地窖两大类型。陶缸还有地缸(将缸的大部分埋入地面之下)和一般置放在室内的缸。自古以来,酒的发酵便离不开容器,黄酒发酵的容器多数为陶质容器,有的烧酒仍继承陶质容器发酵的传统。如南方的烧酒发酵容器几乎都是采用陶器。即使是象糟烧酒,也是如此。但自从出现蒸馏酒后,这一传统观念发生了变化,地窖这一特殊的容器应运而生。所谓地窖发酵,就是掘地为窖,将原料堆积其中,让其自然发酵。此法创于何时,目前仍无公认的答案。四川省有的地区,据说有窖令达五,六百年的老窖。如果确实,则地窖的挖筑采用在明代之初(此资料来自四川省宜宾博物馆所提供的考古资料)。地窖分为泥窖、碎石窖和条石窖等多种类型。2、发酵工艺:蒸馏酒的发酵工艺脱胎于黄酒发酵工艺。但由于蒸馏酒本身的特点,也形成了独特的发酵工艺技术。(1)、与黄酒类似的米烧酒发酵工艺。
二、传统的蒸馏器:在第一章讨论蒸馏酒的起源时,曾简单地谈到我国初期的蒸馏器。我国的蒸馏器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其主要结构可分为四大部分:釜体部分,用于加热,产生蒸汽;甑体部份,用于酒醅的装载。在早期的蒸馏器中,可能釜体和甑体是连在一起的,这较适合于液态蒸馏。冷凝部分,在古代称为天锅,用来盛冷水,酒汽则盛水锅的另一侧被冷凝;酒液收集部分,位于天锅的底部,根据天锅的形状不同,酒液的收集位置也有所不同。如果天锅是凹形,则酒液汇集器在天锅的正中部位之下方;如果天锅是凸形(穹状顶),则酒液汇集器在甑体的环形边缘的内侧。东汉的蒸馏器:该蒸馏器为青铜所制,通高53.9cm,分为甑体和釜体两部分。甑体有储料室和凝露室,还有一导流管。从器形结构来看,应属于蒸馏器,上海博物馆的研究人员用该蒸馏器还蒸出了酒度为26.6-20.4的酒。我国的蒸馏器的基本结构特点可从东汉的这一青铜蒸馏器得到反映。大致可分为釜体(加热或装料部分),甑体(装料或蒸汽挥发),冷凝器部分,冷凝液收集部分和冷凝液导出部分。这一器形结构一直延续至今。与外国的蒸馏器有较明显的区别。宋代的蒸馏器:关于宋代蒸馏器的史料有三条,分别代表了两种不同的器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