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
当前位置:汉程网 >民俗 >民间工艺 >皮影 >正文
分享
  • 微信里发现点击扫一扫即可分享
评论
  • 0

在沃野千里的秦川大地,古老而又响亮的秦腔一声吼,微黄而又明亮的灯光下那些精致美丽的皮影开始了生动的表演,在这精彩华丽的皮影背后,都是手工艺人们独具匠心的制作与传统文化的传承。





皮影,是我国最早出现的戏曲剧种之一,戏中“影人”是根据剧中角色和衬景的设计,通过用牛皮、羊皮经刮制、描样、雕镂、着色、烫平、上油、订缀而成。





它的人物脸谱和服饰造型生动形象,或淳朴粗狂,或细腻浪漫,或夸张幽默,或可爱淘气,再加上行云流水的雕刻,艳丽的着色,达到了整体通透,肢体表现灵活的出色艺术效果。





而皮影历史悠久,起源于两千多年前的西汉时期,发祥于我国的陕西省,成熟于唐宋时代的秦晋豫,极盛于清代的河北,经过千年的传承和演变,手工艺人们凭借着出色的工艺技巧和对历史文化的独到的见解,逐渐改进并创新着。





在“中国皮影之乡”陕西省渭南市的华州区,有一位兢兢业业的手工皮影制作大师,她就是汪海燕。





汪海燕,1978年出生,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华县汪氏皮影”传承人,是汪氏皮影家族的“女掌门”,现为陕西省一级工艺美术大师、陕西百名文学艺术家、中国十佳民间艺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陕西工艺美术家协会会员。



汪海燕出生于艺术世家,他的父亲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汪天稳先生,从小就在父亲的言传身教下对皮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每当父亲在工作的时候,她都会趴在旁边静静的观看,仔细的揣摩着每一个下刀的动作和工艺步骤,为以后制作皮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由于自己的弟弟对制作皮影不感兴趣,而父亲又不希望汪氏皮影技艺就此失传,于是汪海燕勇敢的接下了这个衣钵,下决心一定要把这项祖辈传承下来的老手艺顺利的继承下来。





从一张纯洁无色的牛皮生产到色彩斑斓的皮子,需要历经几十道工序,汪海燕从帮父亲打下手做起,挑选牛皮到熨烫牛皮,从递工具到亲自为牛皮上色,在开始练习基本功的时候,她的胳膊上会吊着砖块来推牛皮,而这一切的刻苦训练都是为了汪家最引以为傲的“推皮走刀”雕刻技法,这一刀一刀的雕刻持续了二十多年,汪海燕早已从当初的懵懂小姑娘蜕变成为一名出色的皮影制作手工艺大师。





现在她的刀法洗练,雕镂缜密,造型流,敷色明快。其作品《忠义千秋》曾入选第二届中国民间艺术节精品展获金奖;《烂柯山》荣获中国民间工艺品博览会上“金奖”;《唐明皇击鞠图》中国(开封)首届工艺美术展“金奖”;《神将》荣获中原六省民间工艺美术展《金奖》。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国学汉语

  • 字典
  • 康熙字词
  • 说文解字
  • 词典
  • 成语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

四库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