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
当前位置:汉程网 >民俗 >民俗文库
分享
  • 微信里发现点击扫一扫即可分享
评论
  • 0
作者:林林

民族风情,乃是民族的主要特征。风情随着民族产生而产生,也将随着民族发展而发展或消亡。罗甸布依族亦如此,她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在民族融合过程中,周边民族风情,相互渗透。在社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进步、文明的风情,就有生命,不断丰富和更新,落后的阻碍生产力发展的风情,逐渐消亡。以下记述,乃罗甸县境内布依族风情之兴衰。

一、生活习俗

(一)居住环境:境内布依族,古来喜居溪河两岸,田坝旁边,依山傍水。房屋建筑依山层叠而上,排列有序,坐落有向。少数寨子因条件差,坐在山腰,山梁或坪子上。多数寨子周围翠竹、古树、果森成荫,寨中或寨边,水井清澈,河流滔滔,溪水潺潺,环境优美。一般村寨,一个或几个姓氏组成,杂性的村寨不多,小寨十来户,大寨几十、几百户,单家独户的很少。

史记布依族先民,住“橄榄”房(汉语称之吊脚楼)。建房多数是三开间,富有人家五开或七开间。四壁装木板或编竹篾笆箦或编笆茅杆壁头围。底层多用青石砌墙,制成栏圈,用于关牛马猪鸡等牲畜和家禽,中层(牛马圈的顶部)用木板作地板,方成若干房间,主要住人,三层有的用板作楼板,有编竹片(竹子划开成两半后锺扁)笆箦作楼,主要用于堆放粮食。一般木瓦结构,有五柱六瓜或九柱十瓜,屋面盖小青瓦,无瓦盖草。不管几开间,大门均开在正中间,中堂正壁中央设神龛,神龛下置一张四方桌(称八仙桌),作供奉祖宗之用。堂屋左右开间,分别作卧室、客房、厨房。比较富的人家还想厢房,称“三合院”。既有厢房,又有正厅,称“四合院”。对厅低于正房80公分左右。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通过劳动致富的布依族人民,环境发生了新的变化,居住房屋面积不断增加。建筑式样、风格与城镇住房已无多大差别。相当一部分家庭盖起了砖木或钢筋水泥结构的房屋。部分人家室内陈设,不亚于职工和居民住宅。如:沫阳镇,布依族等少数民族,占总人口90.9%,截止2001年底,40%农户已改造住房为钢筋水泥结构平房。(数字见罗甸报2002年6月24日)

(二)饮食习惯。境内布依族,主食大米,杂粮兼用。大米有粘、糯之分,杂粮有包谷、大麦、小麦、高梁、红稗、荞子、蕃薯(红苕)等。主、杂粮都是自产自食,多余作畜离饮料或出售。

大米的食用方法,主要是“甑子饭”、“鼎罐饭”和“焖饭”三种。最普遍的是“鼎罐饭”。布依族喜爱糯食,食用方法特别多,煮、蒸、焖糯米饭;逢年过节,红白喜事,节日走亲等,用糯米打粑吃,或作礼品赠送。清明、三月十三佳节蒸“五色糯米饭”吃、祭祖宗;端午节包“三角粑”,七月半包“搭联粑”(亦称合叶粑),春节包“枕头粑”(也称粽粑)。还有米花、米叶、甜酒、粑果等,都用糯米作原料。

杂粮除造酒,作饲料外,食用方法也很多,把包谷磨成细粒,和大米混煮,称“二合饭”。口感独特。糯包谷面掺与糯米打糍粑,其他杂粮亦可打面和大米蒸吃。民国末年以后,外地加工杂粮技述逐步传入,用小麦加工成面条、馒头、包子、油条等。使用广,价值高,此后小麦生产得到重视和发展。

境内属亚热气候,被誉为“天然温室”。副食品较丰富,特别是蔬菜品种多,质量好。一年四季均有鲜菜、鲜果,现摘现煮,新鲜可口,营养丰富。为了调味,还加工成干菜、酸菜。改革开放以后,倡导科技兴农,脱贫致富,利用境内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大面积发展早熟蔬菜,引进新品种、新技术,产品远销贵阳、重庆等大城市场。

黄豆是布依族的主要副食品之一。亲朋友到家,炒盘黄豆下酒,谓之:“好朋好友,黄豆下酒”;然后再做其它菜肴边吃边上,边喝边聊。农忙换工劳动,寨邻相帮,都要推滤花豆腐。每年腊月,用黄豆作干豆豉、水豆豉;加工咸豆腐、雹豆腐、血豆腐、灰豆腐等。近代新技术传入,作豆腐干、豆腐皮。布依族请客、办酒席,除了猪肉和其它配菜外,还推豆腐。有的地方春节期间、宴请客人,虽然酒肉满桌,但缺血豆腐,自己感到几分惭愧。

碾米是与布依族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一项加工业。20世纪70年代以前,布依族村寨靠近河、溪、沟、渠水源条件好的地方,几乎每村都有一间碾房,负责加强本村乃至邻近寨子的稻谷,碾房一般河溪或沟渠坝下的一侧,以便利用水流落差的冲力。碾房占地面积约80平方米宽,高1丈5左右,房内用石块垒切成直径4米左右的园形碾糟,碾糟中是一个直径1米的圆形石碾子,石碾子的圆心是一个边长4厘米的方孔,一根长2米余木棒的一端插在方孔上,另一端伸到碾糟的圆心部位与中心轴上的套子连接,顶端加上橙子,形成活动的转轴。辗房外侧是一个4米直径的水轮,水轮中心轴穿过房底与碾房中心轴连接,其出轮与中心轴齿轮相咬合。这样只要把河水通过水渠(沟)引到水车上,通水的冲力作用使水转动,进而带动中心轴的转动,使车碾子顺着车碾糟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起来,一般每糟可碾50—60斤稻谷,需1个小时左右,水量大的时候,耗时短些,水量小的时候,耗时长些。碾房内还配备有风颠,竹筛、竹筐、扫帚等物,方便群众。

血豆腐。境内布依族制作的血豆腐,历史悠久,美味佳肴。享有省内外之盛誉。追溯血豆腐的历史,无文字记载。翻阅食普,亦无痕迹,仅据古稀老人们口述:从前有位布依族老人,其子在京城就读,完成学业后留京做了官,10多年未曾回家过春节。父母思儿心切,要赴京城看望。为方便途中携带,就做血豆腐途中食用。到了京城还剩余几个,作子吃后,赞不绝口。以后老人,每年都做血豆

点击展开查看全文
©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点击举报或反馈

用户评论

0人参与0条评价
没有更多数据...
专辑

收藏

国学汉语

  • 字典
  • 康熙字词
  • 说文解字
  • 词典
  • 成语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

四库全书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