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
当前位置:汉程网 >民俗 >民俗文库
分享
  • 微信里发现点击扫一扫即可分享
评论
  • 0

壮族乐器琤尼有什么起源传说?壮族乐器琤尼的发展

作者:姜和

壮族乐器琤尼有什么起源传说?壮族乐器琤尼的发展

琤尼,是壮族弓拉弦鸣乐器。壮语“琤”是数字七的语音,“尼”是壮族民间对乐器击打、拉奏等的统称。历史悠久,形制古朴,音色柔晰,常用于独奏或合奏。流行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地区东兰、凤山、巴马等桂西北壮族山区。

关于琤尼的起源,在凤山壮族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凤城有位名叫宜英的勤劳、善良、美丽的壮家姑娘。母亲是罗土司家的女奴。土司逼死了她的母亲后,又强迫宜英去他家抵债。春耕时节,土司责令她每天插九亩田的秧苗。宜英拼命地插呀,插呀……一直插到月亮挂上中天,也没办法插完。宜英累得要倒下了,她流下了伤心的眼泪。这一切被罗土司家的放牛郎义伦看见了,他到田里去帮宜英插秧。他们的行动感动了上天,神仙派了百鸟百兽来帮忙,一夜之间就把罗土司家的田插完了。宜英和义伦在劳动中建立了感情,他们相爱了。这一来,得罪了对宜英早已垂涎的罗土司的儿子。罗子诬蔑义伦勾引他家的女奴,将义伦发配到很远很远的田州(今百色地区的田阳县),并要义伦从那里起每隔三步种一棵梧桐树,一直种到凤城家乡来。义伦被发配走之后,罗土司的儿子就逼着宜英嫁给他,宜英宁死不屈。她每天跑到穿窿山,站在一块大青石上远眺着田州方向,哭啊,望啊,盼着义伦早日把梧桐树种到家乡来。时间如流水

点击展开查看全文
©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点击举报或反馈
专辑

收藏

国学汉语

  • 字典
  • 康熙字词
  • 说文解字
  • 词典
  • 成语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

四库全书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