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诺族是云南的独有民族之一,据1990年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统计,基诺族总人口为1.8万人,其中云南省有1.78万人。截至1998年末,全省基诺族人口为1.83万人,约占全省少数民族总人口的0.14%。
基诺族自称“基诺”、“基诺册饶”、“基诺阿饶”、“基诺珠”、“基诺阿珠”、“基诺玛”、“基诺阿玛”,即“基诺人共同体”之意。“基诺”为基诺族语言记音,基为舅舅之意;诺为后边、后面、后人、后代之说,“基诺”应是“舅舅家的人”或“尊重舅舅的民族”的意思,汉文献的零星记载中,多半称之为“攸乐”或“攸乐人”。
基诺山,位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中部,是基诺族的主要聚居地。基诺语地名为“基诺洛克”或“基诺厄塔”,意思是“基诺人居住的地域”或“基诺山”。基诺山基诺乡辖7个村公所,45个自然村,截至1998年底,全乡有2636户。共11086人,其中基诺族人为10321人,占全省基诺族总人口的约56.52%。除此之外,约5000余人的基诺族或小聚居或散居于与基诺乡毗邻的勐旺补远、大渡岗镇、勐养镇、橄榄坝(勐罕镇)、勐仑镇、象明乡、允景洪镇等地,乃至云南省各地和全国的部分省市区。
基诺山属横断山系无量山脉末梢的中小丘陵地带,为亚热带边缘山区,其地理坐标为:东经100度53分33秒—101度14分45秒。北纬21度53分11秒—22度9分58秒,最高海拔亚诺山岩子及银场山岩子为1482.5米,最低海拔地是小(勐养)腊(勐腊)公路55千米巴卡寨的田坝处为550米,全乡总面积为622.9平方公里。境内山峦起伏,山峰对峙,小黑江、南星河、莱阳河、巴卡河等河流婉蜒交错,加之热带海洋暖湿季风的影响,构成了基诺山特殊的地理、气候环境:阳光充足,雨量充沛(年均降雨量约为1100毫米),气候温和,土地肥沃,具有典型的热带雨林气候优势。在这块被保护得较好的土地上,自然资源丰富,绿色植被遍冈,高级林木达1000多种。经济作物2000余种,名贵药材及常用药材700余种。原始森林中生栖着哺乳动物100多种,两栖类36种,爬行类60多种,鸟类420种,鱼类100余种。山中的石灰岩资源遍布全乡,另有铜矿、铅矿、铁矿、银矿、铀矿等地下矿藏资源。基诺山没有明显的四季之分,基诺族按自己对自然界认识的古老习惯,把每年12月至次年2月称为冬季,3月至5月称为干季,6月至9月称为雨季。
基诺族有自己的语言,但无本民族的文字。其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的一种,本民族内部分基诺山基诺语和补远山(近4000人)基诺语共两种方言,其语音、词汇、语法等有明显的差异。基诺山的基诺族由乌热、阿哈和阿西三个胞族组成。历史上的乌热胞族寨有:茄玛寨、勐旺寨、补远寨和科连寨;阿哈胞族寨有:寨母寨巴坡、寨父寨巴漂、儿女寨——札果、札吕、洛特、巴卡、亚诺、么卓、巴来、巴桂、毛俄、少妞左米、阿俄饶、洛科、巴别、普米、银场;阿西胞族寨有:寨母寨巴夺、寨父寨司通、儿女寨——普希、巴亚、巴洒、阿坡、巴秀、回珍、回鲁、吉座。
各村寨历史上实行“左米尤卡”(即长老管理村寨)制度,村寨长老由各村寨中最古老氏族的男性年长者担任(传说最初担任村寨长老的是女性年长者)。村寨长老的组成因各村大小或其他原因分别是“七老制”、“五老制”、“三老制”和“一老制”。历史上巴亚寨是基诺山的大寨子,他们的长老制组成如下:
卓巴巴亚寨首席(男性)长老;卓生:巴亚寨第二首席长老;巴努:首席长老的接班人;生努:第二首席长老的接班人;科普洛:第三氏族的长老;旦寨:第四氏族的长老。尽管历史上曾有中央政权的“攸乐同知”、西双版纳的封建领主制度、民国的保甲制度统治过基诺山,但直到本世纪50年代初,基诺族长老制并没有因上述制度的存在而被打破,从中可以窥见基诺族长老制文化的根深蒂固。
据有关专家对基诺族社会历史综合调查研究的资料表明,至本世纪50年代中期,基诺族尚处在原始社会末期农村公社发展阶段。但这一时期的基诺族已不再是以血缘氏族聚居了。在基诺山的四周居住着不同的民族,在这些民族不同的社会形态的影响下,基诺族的社会制度开始逐渐地向多元化层次结构变化。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基诺族人民政权——景洪县基诺洛克生产文化站于1958年诞生,基诺族一个大步便跨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中国共产党成功应用马列主义民族理论的典范。
历史上基诺族从事农业生产基本上都是“刀耕火种”,将村社占有的耕地划为13片,每年耕种一片,13年为一个轮歇。主要种植旱谷,其次也种植棉花、花生、芝麻、瓜果等经济作物。基诺山是“普洱茶”的故乡。自古以来,基诺族人民在开拓祖国西南边陲的基诺山的同时,创造了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基诺族浓郁特色的基诺族传统文化,按学科体系分类有:创世纪说、物种起源、族源族称、氏族传说、语言文字、社会形态、村寨长老制、地名源流、村寨名称、父子连名式命名制、山地农业、采集狩猎、饮食种类、房屋建筑、服装服饰、恋爱婚姻、文学艺术、雕刻纺织、传统医药、宗教信仰、伦理道德、传统教育、古习惯法、科学知识等,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她所展示的是基诺族先民的聪明才智,并将作为全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永载世界文化史册。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给本世纪中叶尚处于原始社会末期状态的古老的基诺山村寨带来了蓬勃的生机。自农村实行生产责任制的80年代初至1998年底,全乡农业总产值达2814万元,经济收入135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088元;粮食总产量624万千克。基诺山多种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教育卫生等各项事业的发展。全乡45个自然村,有小学43所,其中寄宿制2所,半寄宿制1所,初中1所。新一代基诺族医务人员正茁壮成长。广播、邮电、通讯事业从无到有并具有了一定的规模。全乡村村通了乡村级公路,37个村寨解决了饮水的问题。西双版纳州东环旅游线即景洪——橄榄坝(勐罕镇)——小勐仑植物园——基诺族民俗山寨——野象谷和省级重点旅游项目巴坡民族民俗村的建成,又将为基诺山新的产业发展增添绚丽的一笔。
砍刀布·尖顶帽
基诺族妇女善于纺织。当你走进基诺山寨,随处都可以发现:在村头寨边或田间的小路上,一个个基诺族妇女无不用纺锤捻着线,两只灵巧的手时开时合,时上时下,雪白的棉花霎那间就化为一根根均匀的银丝。基诺族的布料用腰机手工纺织而成,名为“砍刀布”。织布时,妇女席地而坐,经线的一头拴在自己的腰上,另一头拴在对面的两根木棒上,纬线绕在竹木梭上。操作时用双手持梭来回穿行,每穿行一次用砍刀式的木板将纬线推紧,如此周而复始,一块漂亮的“砍刀布”便织成了。
基诺族就用这种“砍刀布”装扮着自己。男子通常穿无领无扣的对襟黑白花格上衣,前襟和胸部有几根红、蓝色花条,背部绣有约20厘米见方的太阳花式图案,下穿宽大的长管裤或短裤;妇女胸穿鸡心式的绣花胸兜,外穿蓝、红、黄、白花格无领对襟上衣。下穿红布镶边的短裙,裹蓝色或黑色的绑腿。头戴长及肩部的披风式尖顶帽。这种帽子别具一格,形似现代都市风雨衣上的尖顶帽,是基诺族妇女服饰的一个显著特征。它是用长约60厘米、宽约23厘米的竖线花纹砍刀布对折,缝住一边而成。戴时常在帽沿上折起指许宽的一道边。身材苗条的基诺族妇女穿戴上这样一套色彩协调、剪裁适体的服装,显得既庄重大方,又活泼俏丽。风味食谱
基诺人世世代代生活在古木参天的热带原始森林里,主食大米、玉米。副食除了家里种养的蔬菜、家禽外,广阔的森林还为他们提供了获取山珍野味的良好条件。妇女劳动之余都兼及采集,可食之野菜野果达四五十种。
基诺族民间有句俗话,叫做“汉炒、傣蘸、基诺舂”,意思就是说汉族的菜喜欢炒着吃,傣族的菜喜欢蘸着调料吃,而基诺族的菜则以臼舂凉拌为主。常用的佐料有辣子、香茅草、荆芥、姜叶、野八角、大薄荷等。独特的原料和烹饪方法,形成了许多鲜为人知、甚至令人难以置信的怪诞的菜谱,如“剁生”、“蝌蚪拌臭莱”、“香蕉叶蒸螃蟹”、“松鼠肉干汤”、“酸烩蚂蚁蛋”等。
“剁生”,是将鲜肉剁成碎末,拌上盐、辣子、姜末、薄荷、韭菜等佐料,用手反复搅拌、捏匀,直至肉呈白色便可食用;“蝌蚪拌臭菜”是将幼小的蝌蚪捞起,洗干净,用开水烫一下,拌上调料后食用。其味闻起来臭似北京的臭豆腐,吃起来却细嫩软滑、清凉爽口,余味无穷;基诺人习惯于将猎获的松鼠肉挂在竹楼里火塘边上,用烟火熏烤成肉干,使之常年不坏,食用时切片烹汤,其味鲜而不腻;基诺族地区多蚂蚁,但这里的蚂蚁与众不同。它们不是生活在地下,而是栖息在树上。蚁蛋也非常大,如同绿豆粒般。蚂蚁产蛋后,即将蛋装进一个悬挂在树上的口袋似的囊包里,这种囊包很大,有的竟达5公斤。每年农历三、四、五月间,是蚂蚁产蛋的季节。每到这个时候,基诺人便要外出寻找这种囊包。找到后,用刀砍开,将一粒粒洁白如玉、晶莹透亮的蚁蛋取出,用带有酸味的佐料调拌即可食用。不仅营养丰富、味道鲜美,而且将其放人口中用牙一咬,还会发出“啪啪”的声音,别有一番情趣。
基诺人做饭就餐均在竹楼二层的火塘周围进行,有一定的礼节和讲究。吃饭时全家人按顺序在火塘旁围篾桌而坐,家长正对火塘,客人靠火塘而坐。给客人盛饭要少盛勤添。一般不兴给客人夹菜,因为他们认为若给客人夹菜,就好象意味着吃完夹的这些菜就不要再吃了,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由于信仰万物有灵,他们认为人有人魂,鬼有鬼魂,谷子也有谷魂,所以吃饭时甑子里的饭不能盛尽,哪怕肚子没有吃饱也要留一些,否则,甑子空着,谷魂飞走了就不再回来,人也就没饭吃了。
神圣的太阳鼓每年农历的十二月,基诺山鲜花盛开,欢声笑语。寨子里的卓巴(长老)敲响了牛皮大鼓。人们情不自禁地随着鼓点围着大鼓跳起粗犷的舞蹈,这就是基诺族喜庆丰收的民族舞蹈“太阳鼓舞“。太阳鼓是基诺族最神圣的祭器和乐器,每个村寨一般有两面,即公鼓和母鼓。公鼓大些,母鼓稍小。鼓身用坚硬而不易开裂的圆木凿成,呈圆柱形,长约1米,直径约50—70厘米不等。两头均用方形木钉钉住牛皮为鼓面,两端鼓身四周各有20个木柄环绕,象征太阳光芒。每端距鼓面10厘米处还各开一方孔,用以系结绳索、穿杠抬鼓。木鼓的存放不用架子,而是用绳子吊挂起来。
基诺族视太阳鼓为神灵的化身、村寨的象征,认为它能保佑全寨人丁兴旺、五谷丰登。平时将其供放在卓巴和卓生(地位仅次于卓巴的另一长老)家里,任何人均不得随意触摸、敲击。只有卓巴宣布过年时和过年跳大鼓舞时,以及某些特定的场合才能敲击。制作太阳鼓是每一个寨子极为重大的活动,并有一套严格的程序。首先是选好一棵树,并择吉日杀鸡祭神砍树。砍树必须在晚上进行,不能让女人和动物看见。凿好的鼓身要放置在寨子里专设的草棚里,在天将破晓时蒙鼓面。蒙鼓前先杀鸡祭鼓,鼓面蒙好后再次举行祭鼓仪式,欢跳大鼓舞。随后人们一路歌舞欢腾,将太阳鼓抬到卓巴或卓生家供奉。
基诺族为什么如此敬重太阳鼓呢?相传,远古的时候,天崩地裂,洪水滔滔,世上只有玛黑、玛纽兄妹得造物主的指点,躲进蒙着牛皮的大鼓里才幸免于难。为了使人类得以繁衍,兄妹俩只好结为夫妻,生儿育女,成了基诺族的祖先。他们非常感激太阳鼓的救命之恩,于是便在每年十二月丰收喜庆之时敲击太阳鼓。儿孙们听到鼓声,便纷纷围拢大鼓,手舞足蹈,尽情欢跳,于是太阳鼓和太阳鼓舞就这样一代代传下来了。除了太阳鼓外,基诺族的乐器还有敲竹筒、竹笛、口弦、三弦等。
敲竹筒,最初是基诺人猎获野兽的一种信号。他们猎获野兽后,便在山上就地砍制7根能发出不同声响的竹筒,边往寨子里走边敲击竹筒,人们根据不同的声音,就可以判断出打到了什么野兽。后来,这种竹筒经过基诺族艺人的反复研究推敲,砍削的日益精巧、科学。7个竹筒具有7个音阶,演奏起来音色优美和谐,成了基诺族喜庆、欢乐时必不可少的助兴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