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
当前位置:汉程网 >民俗 >中华民族 >普米族 >正文
分享
  • 微信里发现点击扫一扫即可分享
评论
  • 0
作者:邓结

普米族,共有人口29657人。主要居住在云南西北高原的兰坪老君山和宁蒗的牦牛山麓。少数分布于丽江、永胜、维西、中甸以及四川的盐源、木里等地,与当地民族杂居。

普米族自称“普英米”、“普日米”或“培米”(“白人”)之意。古代汉文史籍称之为“西番”或“巴苴”。新中国成立后,根据本民族人民的意愿,正式定名为普米族。

普米族有自己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羌语支。各地方言差别不大,一般都能互相通话。许多普米人还兼通汉、白、纳西、藏等民族的语言。过去,宁蒗和木里的普米族曾用藏文字母来拼记普米语,用以记载民族的历史传说、故事和歌谣等,但流传不广。后来多被巫师用以书写经卷。现在普米族地区大都通用汉文。

普米族

普米族崇拜自然、崇拜祖先、信仰多神,少数人还信仰道教和藏传佛教。节日有大过年、大十五、尝新节等。

怀恋故土的民族,普米族与我国古代氐羌族系有渊源关系。根据本民族的传说和历史文献记载,普米族先民是原来居住在青海、甘肃和四川交汇地带的游牧部落,后来从高寒地带沿横断山脉向着温暖、低湿的川西南移。公元13世纪中叶,一部分人被征召入元军,随忽必烈远征云南。从此,普米族的先民逐渐结束了“逐水草而迁徙”的游牧状态,开始了以农耕为主的生活。

千百年过去了,代代普米人始终怀念着北方。时至今日,在普米族的生活习俗及民族文化中,仍能看到远古游牧民族的遗风,能够体现到他对民族发源地——北方草原的孜孜眷恋。

按着古老的习俗,普米族儿童只能穿长袍大褂,13岁以后才改穿衣裤、衣裙式短装;成年男女无论衣式如何,均外着羊皮坎肩或披肩,系腰带;妇女还以发辫粗大为美,喜欢用牦牛毛和黑丝线编入发辫之中,盘于头顶;宁蒗地区的普米族妇女多穿束腰、多褶的长裙,在裙子的中间,通常都横绣一道红色彩线。她们说这是祖先迁移的路线,人死了以后需沿这条路去寻找自己的归宿,否则就回不了老家。

在普米族的丧葬活动中,要举行给死者指路的“给羊子”仪式。仪式开始,巫师先为死者指点祖先的名字,交待归家路线,并牵来一只羊为其引路。先在羊耳朵上撒点酒和糌粑,如羊摇头,就表示死者喜欢领受。随后死者家属跪着请羊喝酒,向它磕头。这里,巫师一刀刺入羊体,迅速取出羊心,放在灵桌上,然后为死者念“开路经”:“快收拾行装吧,由这只白羊为你领路,回到我们祖先居住的北方……”最后还要具体指点死者应走的路线。言语中包含着对死者的安慰,也透露着生者的希望。

擎天柱·木楞房普米族的村落多分布于半山缓坡地带,以血缘的亲疏关系各自聚族而居,自成院落,互为邻里。

房屋多为木结构,正房一般长6.5米、宽3米许,四角立有大柱,中央立一方柱,称“擎天柱”(普米语为“三玛娃”),是神灵所在的地方。屋脊架“人”字形横梁,用木板或瓦盖顶。四周墙壁均用圆木垒砌而成。这种房子俗称“木楞房子”或“木垒子”。房屋一般分上下两层,上层住人,下层关牲畜或堆放杂物。居室的布局有一定格式:门朝东,靠门右方为火塘,用土石砌成,围以木板,上支铁质三脚架,后方有神龛。火塘周围设卧铺,左为男铺,右为女铺,供全家人起居之用。

火塘是全家人活动的中心,平时可坐在旁边烤火、聊天、唱歌、睡觉。吃饭时全家人也围坐在它的周围,由主妇分给饭菜,或大家在上面烤粑粑、烤肉,红彤彤的火苗映照着全家人的脸庞。每遇客人来访,好客的普米人也必将客人导入火塘边的上座,然后奉茶献酒,端上热腾腾的牛羊肉、猪膘肉和一碗拌有葱、蒜、辣椒、花椒、香椿的酸辣汤,直到客人显出几分醉意。

普米族的房门外都悬挂着牛羊的骨头。据说这是家庭财富的象征,同时也具有驱邪镇鬼的作用。

成丁礼——人生的新起点普米族少年儿童到了13岁,便举行“穿裤子”、“穿裙子”仪式,这一习俗称为成丁礼。普米族的成丁礼大多于过年(即春节)时举行。仪式多由母亲或舅父主持。届时,全家人围坐在烈火熊熊的火塘周围,怀着喜悦的心情注视着这一场面。成年儿童走到火塘前的神柱旁,双脚踩在猪膘和粮袋上。猪膘象征财富,粮袋象征丰收,意味着长大后有吃有穿,生活美满幸福。如果是男孩,还要右手握尖刀,左手拿银元。银元象征人生的轨迹,尖刀象征勇敢。如果是女孩,则要右手拿耳环、手镯等装饰品,左手拿麻纱、麻布等,象征着可享受的家庭权力和应承担劳动义务。接着由巫师向灶神及祖先祈祷,由舅父或母亲换下他(她)的长衫,给他(她)穿上短上衣、长裤(百褶裙)。换装完毕,大家都要赠送给他(她)一点礼物,以示祝贺。小伙子(姑娘)也要向灶神和亲友们——叩头,敬酒致谢,并希望在今后的人生旅途上继续得到他们的保护与帮助。此后,成年的小伙子或姑娘可以参加集体的生产劳动和各种社交活动了。据说普米族为年满13岁的孩子举行“穿裤子”、“穿裙子”仪式的习俗由来已久。相传当年忽必烈攻打云南,路过川西时,有两位年仅13岁的普米族少年随军南下,出生入死,英勇善战,深得忽必烈的赏识。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他们,同时也为教育后代,便于每年的新年为13岁的儿童举行成丁礼,祝福他们健康成长,将来成为有志之士。从此,这种活动便相沿成习,流传至今。

“四弦”琴声普米族的婚礼多选择在冬天农闲的季节举行。具体的婚礼形式各地不一。宁蒗地区的普米族至今保留着“抢婚”习俗。“抢婚”是青年男女为婚姻受阻,采取一种“生米做成熟饭”的结婚方式。男女双方事先暗中商定婚期。结婚那天,姑娘仍外出若无其事地劳动。男方则派生辰属相相合的人暗中跟踪,看准时机后突然抢夺,抢得之后便高声呼喊:“某某人家请你去吃茶!”姑娘佯装反抗。早有准备的亲友们闻讯后迅速出击,与迎亲的人展开激烈争夺,由于人多势众,终将姑娘夺回,然后簇拥她回家举行隆重的出嫁仪式。尽管女方家长不同意这门亲事,但此时,也无可奈何,只好默认,并准备丰盛的食物,为女儿出嫁进行庆祝。在普米山寨除这种富有戏剧性的“抢婚”外,还有通过优美的“四弦”琴声,来向姑娘表达爱意的习俗。普米人十分喜爱“四弦”琴,无论在田间地头,或在幢幢木楞房里,到处都会听到抒情、纯朴的“四弦”音。相传,很久以前,有一个名叫阿布的小伙子爱上了美丽的姑娘阿乃,但姑娘丝毫不为阿布所打动。阿布忧伤地砍来木头,将它的一端刻成人头形状,用羊皮蒙住“脸”,又把木头的另一端削成人身形状,把四根麻线绷在这根木头上,制成了“四弦”乐器。阿布整天忧郁地弹着,弹出了美妙的乐声。弦声回响在普米寨的上空。第四天,阿乃终于被阿布的真诚所打动,接受了阿布的爱情。从此,“四弦”便成了普米人吉祥幸福的象征。

“四弦”音质优美,能弹出不同的曲调。当游子归乡,家人团聚,朋友重逢,普米人都用“四弦”来抒发感情。如今有了收录机,但普米人仍舍不得放下“四弦”琴。人们用它来赞美新的生活,抒发对家乡的热爱,向姑娘表达心中的爱慕。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国学汉语

  • 字典
  • 康熙字词
  • 说文解字
  • 词典
  • 成语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

四库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