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
当前位置:汉程网 >民俗 >民俗文库
分享
  • 微信里发现点击扫一扫即可分享
评论
  • 0

鲁迅笔下的酒文化是中国酒文化尤其是绍兴酒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鲁迅将酒以及与酒有关的各种现象放置于社会大环境中进行剖析,使酒超越了饮料食品的范畴,赋予了它生命力,包含丰富的历史价值和时代价值。

一、酒与生活

酒作为饮料,产生于劳动。前人所谓“有饭不尽,委之空桑。郁结成味,久蓄气芳。本出于此,不由奇方。”说明酒是剩饭发酵而成,有心人受此启发,模仿制作,反复尝试,不断提高,始掌握酿酒方法,并在日常生活中自然流传开去。故酿酒源于生活。

鲁迅小说中许多人物都与酒有着密切关联。《孔乙己》中的孔乙己自不待言,他为酒而生,为酒而死。鲁迅最著名的长篇小说《阿Q正传》中也至少有六处写到阿Q喝酒。阿Q不论高兴(胜利)抑或痛苦(失败)都要喝上几碗酒来宣泄情绪。在阿Q的一生中,酒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阿Q胜也喝,败也喝,最后在精神麻醉中走向毁灭。喝酒是他们生活的组成部分,离开了酒,孔乙己和阿Q的生活便黯然失色,不可能如小说情节那样生动有趣。

二、酒与思想

常人一般以为酒就是酒,何来思想?鲁迅却以他的小说显示出他对酒的深刻理解。在小说创作中,“鲁迅的酒”总是不会让人轻易地去喝的。鲁迅往往在各种矛盾冲突中让他笔下的主人公喝上几碗,剧中人随之情绪来了、思维活跃了,大脑跟着酒精发作而膨胀。孔乙己一喝酒便解愁,阿Q一喝酒便得意,吕纬甫在饮酒中忘却痛苦,赵七爷以开酒店而自傲。阿Q们(流氓无产者)、孔乙己们(落魄的封建知识分子)、赵七爷们(顽固的复辟派)、吕纬甫们(为维持生机而向世俗屈服的小知识分子),通过共同的媒介物“酒”分别达到宣泄排遣之目的,淋漓尽致展示其个性;尽管他们之间社会政治经济地位迥异,文化程度、思维、情感有着极大的差别。

由此可见,鲁迅笔下的酒绝不是一种仅含乙醇的液体,也是灵魂催化剂,他在作品中一写到酒必然会让它伴随着人物的思维、情感、命运,最大限度地显示它的魅力。正如俄国戏剧家契科夫所言,假如舞台上挂着一柄剑,那么在闭幕之前必须让它出鞘。

三、酒与社会

一般人对传统的酒文化理解局限于世俗的范畴,很少有人把酒同社会环境和时代变迁联系起来,而鲁迅的杰出之处正是竭力表现了这一点。在《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一文中,鲁迅把酒(还包括药,但主要是酒)放在当时社会动荡、政权更迭的社会大环境中加以考察分析。自古以来,文人与酒本就无法分开,但鲁迅并非如苏轼那样“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地追求情绪上的满足与情感上的寄托,而是着重剖析阮籍、稽康、刘伶等人借助酒来应付时政、逃避现实的社会现象。在这里酒确实已不是单纯供人饮用以消除疲乏、排遣情绪的液体,而成了与社会政治密切相关的介质。把酒与社会大环境联系起来,把饮酒视作一种社会行为而不是单纯的个人行为,这是鲁迅的高明之处。

鲁迅作为绍兴人,那里的山山水水河河桥桥都使他魂牵梦萦,从壶酒兴邦的勾践、曲水流觞的王羲之、金龟换酒的贺知章、沈园题壁的陆游、醉酒癫狂的徐渭,直至近代的秋瑾、蔡元培,这些诞生于绍兴故土上的历史文化名人成就了灿烂而悠久的绍兴酒文化,它使鲁迅受到熏陶,使他的文学创造与酒结下了不解之缘。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国学汉语

  • 字典
  • 康熙字词
  • 说文解字
  • 词典
  • 成语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

四库全书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