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
当前位置:汉程网 >民俗 >民俗文库
分享
  • 微信里发现点击扫一扫即可分享
评论
  • 0

  说到古镇,最让人流连忘返的应该就是能细细品味那里的清静与古朴了。同里旧称“富土”,唐初改为“铜里”,宋时又将旧名拆字为“同里”。到过苏州同里的人,都说同里"老房子"多。它们大多建于明清时代,充满了江南水乡小镇古老文化的韵味。事实确实如此,同里民居是江南著名的6个古镇中最多的,它们居分散各处,使得同里古镇独具了特殊的浓厚生活气息。

同里民居

  与古镇周庄不同,同里古镇人家密集,居高往下俯瞰,是参差错落黑压压的大片屋顶。小街上款款而行,或驻足,或凭栏,或小坐,像画家一样打量古镇,斑斓多姿的色彩简直让你着迷。曾有人这样描写同里的民居:“江南的粉墙黛瓦就是适应软风柔波垂柳的小桥流水,……江南民居、园林的那种雅洁的外观予人以明快的感觉,该是大家所留恋的吧!”

  点点光晕,似幻似真,千年的沉淀,让空气都融有古远的韵味。庄重古朴的深宅大院以及精巧玲珑的园林小筑,各有千秋,毫不逊色,远远望去,一组古老建筑就好像是一件可以让人长久把玩回味的古老艺术品,风雨沧桑,兀然独立,无一不力透出深厚的文化底蕴,与浓烈的明清宅院的艺术氛围。它们是同里的精华所在!

  同里的建筑大都贴水而筑,临水而建。因五湖环绕于外、一镇包涵于中,因此镇上的老百性几乎择水而居,为洗涮方便,镇内家家户户都在临水的一面建成石阶,作为水河桥,既简单又实用。也有人家搭建了伸向和面的小阁楼,并专门备好吊捅,随时可以取水。盛夏季节,在阁楼里一边品茗小酌,一边欣赏河上风光,实为其乐无穷。在四五十年代,同里镇内很多地方都有过街楼和过街棚,当时蒋家桥一带和饮马桥一带,同里人称之为严家廊和凌家廊下,其他地方也断断续续有过这种过街楼棚,给出门在外的行人带来方便。

  同里名门望族多,楼宇稠密,粉墙黛瓦的深宅大院至今保存完好的有40余处。砖雕是同里民宅的一大景观,一般又分为绘画与书发两大类,其技法可分浮雕、深雕、透雕、堆雕等多种。现存砖雕大部分在旧宅和园林的门楼、照墙、脊饰等处,尤以大量的砖雕门楼为多。其中,以朱宅五鹤门楼最为状观,五只雄鹤侍立盘旋,飘逸中显露出一种仙风道骨,此门楼堪称江南砖雕艺术之精品。木雕则以"崇本堂"、"嘉荫堂"为最。同里民居是同里一道耐看的风景线,它散落于古镇的大街小巷,散落在古镇每一个有碧水流过的地方。

  "小巷小桥多,人家尽枕河"。旧时,凡镇上居民结婚,娶亲队伍都要抬着花轿走三桥,老人过66岁生日,当天午餐后要走三桥,婴儿满月也要由其母亲抱在怀里走三桥。走时,一般是遵循吉利桥、太平桥、长庆桥的先后顺序,绕行一周,不走回头路。在婚俗上,新郞背着新娘过第一座桥,然后抱着新娘过第二座桥,最后牵着新娘的手过第三座桥。

  夜游同里,酒不醉人人自醉。静静的港湾,心灵栖居的地方。"民居多古朴,住宅尽清幽",是这些别有风味的同里民居给予了我们的最美好回忆,让人们真实体验到江南古镇的典雅幽静,感受古香古色的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它的每一处分明都写着“悠悠岁月,古色古香”!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国学汉语

  • 字典
  • 康熙字词
  • 说文解字
  • 词典
  • 成语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

四库全书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