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文化
当前位置:汉程网 >民俗 >非遗 >正文
分享
  • 微信里发现点击扫一扫即可分享
评论
  • 0

高跷(盖州高跷、上口子高跷、独杆跷、高抬火轿)

日期:12-09来源: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我要投稿|举报/反馈

高跷.jpg

高跷也称“高跷秧歌”,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民间舞蹈,广泛流传于全国各地,因表演时多用双脚踩踏木跷而得名。高跷一般以舞队的形式表演,参演者十数人至数十人不等,多扮演古代神话或历史故事中的人物,服饰多模仿戏曲行头,演出中常用的道具包括扇子、手绢、木棍、刀枪等。高跷有“踩街”和“撂场”两种表演形式,其中“撂场”又分“大场”和“小场”两种。“大场”由舞队集体表演,边舞边走各种队形图案;“小场”由两三人表演,多为男女对舞,有时边舞边唱。各地高跷所用木跷从30厘米至300厘米不等,根据表演风格又可分为“文跷”和“武跷”两种,文跷重扭踩和情节表演,武跷则重炫技表演。


高跷·盖州高跷

申报地区或单位:辽宁省盖州市

盖州高跷秧歌是辽南盖州地区劳动群众自娱自乐的一种民间舞蹈形式,它是在古代民间杂技、踏跷和百戏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成,主要在春节、庆典、庙会、祭祀等活动中进行表演。盖州高跷秧歌兴于明末清初,清代康熙、乾隆年间十分兴盛,至民国中期进入鼎盛阶段,新中国成立初期更见繁荣兴旺。“文革”中曾遭破坏,发展受阻,20世纪80年代初至今重新得到恢复,在政府的重视下有了一定的发展。盖州高跷秧歌历史上著名艺人很多,民国中期至新中国成立后这一历史时段中出现了郭锡成等红极一时的“四大名旦”。

盖州高跷秧歌熔歌唱、舞蹈、戏剧、杂技于一炉,带有扭、稳、浪、俏、哏、相、逗、兴、默的艺术特点,活泼浪漫,炽烈火爆,舒展豪放,乡土气息浓郁。

盖州高跷秧歌蕴含了大量历史文化和民俗等方面的信息,在辽南历史生活习俗、风土人情、民间艺术及地方审美观念等的研究中具有重要价值。目前,盖州高跷秧歌的著名艺人都已谢世,新生代人才极少,部分绝活几乎失传,急需抢救保护。


高跷·上口子高跷

申报地区或单位:辽宁省大洼县

辽宁省大洼县东部西安镇上口子村东傍辽河,西靠渤海,南邻营口大石市,北接台安县,与海城隔河相望。大辽河上口子高跷秧歌即出自这一区域,以其独具特色的表演风格闻名遐迩,素有“辽南一枝花”之称。

上口子高跷秧歌是一种带有浓厚地方特色的民间舞蹈表现形式,至今已有三百多年历史。据传,清代康熙年间,来自关内的青年蓝小二将高跷秧歌带到大洼县。高跷秧歌自此在辽南地区长期流传。光绪年间,又在其中融入耍孩儿、戈戈腔、喇叭戏、二人转等民间艺术因素,产生了以高振锋为会首的一批民间高跷艺人,上口子高跷秧歌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民国年间,上口子高跷秧歌受到辽河文化影响,又出现了几代知名艺人,日趋兴盛。新中国成立后,大洼县的跷会越来越多,基本上每村一个。到20世纪八九十年代,大洼的高跷秧歌队伍进一步得到完善。90年代,高跷秧歌技巧已恢复原有风采。目前,上口子高跷秧歌队有队员32 人,平均年龄28 岁,在高跷秧歌传承人的组织下,演出活动日益红火。上口子高跷秧歌动作灵活,技艺精湛,对高跷中的“扭、浪、逗、相”进行了有机结合,并在上象和前大场添加了一些复杂的造型动作。至20 世纪初叶,又在两三人的小场中增加了“落子腔”,动作中增加了难度较大的杂技成分,跷腿增高。上口子高跷秧歌表演火爆热烈,风格喜庆欢快,深为广大地方民众喜闻乐见。

上口子高跷已流传了三百多年,早在清朝年间,辽河两岸就流传着古老的高跷艺术。坐落在大辽河西岸的西安镇上口子村,当时曾出现过著名的高跷艺人兰小乙、大手(艺名)、高振锋等。


高跷·独杆跷

申报地区或单位:山东省泰安市

山东省新泰市地处鲁中腹地,位于泰安市东南部,北邻莱芜,东接沂源,南连平邑,西交宁阳。独杆跷即发源于新泰市羊流镇的大洼村。

独杆跷是山东地区极具特色的一种民间舞蹈表现形式,它大约产生于清代光绪二十三年(1897),至今已有百余年历史。当时,新泰、羊流一带经济发达,民间杂耍极为盛行。高跷队众多,高手云集,其中一些技艺超卓的艺人发明了单脚踩跷跳台阶的绝技,后经第二代传人王家络发展到极致,形成了“独杆跷”的基本模式,即以圆木为道具,中部设踏板,由锣鼓伴奏,表演时双脚踩踏板,独杆在地上蹦跳走动。第三代传人王兆杰又将民间戏曲融入独杆跷表演,编创了深受民众喜爱的经典剧目《刘海戏金蟾》。

独杆跷从道具、乐器、造型到绝技表演都有一定的规模和套路,形成了完整的表演体系,是山东省最古老、独特的民间艺术奇葩。其造型奇特,生动逼真,动作活泼诙谐,成为山东乃至全国民间舞蹈中的独门绝技。随着时代的变迁,独杆跷生存条件日益恶化,后继乏人,濒临失传,亟待抢救保护。


高跷·高抬火轿

申报地区或单位:河南省沁阳市

高抬火轿是河南的一种民间舞蹈样式,流传在沁阳市的万南村,其形式独特,在方圆五百里内都有重大影响。万南高抬火轿历史悠久,据说唐宋时期,当地居民就有踩高跷、抬花轿、闹新春的习俗。

高抬火轿以舞蹈和说唱结合的形式进行表演,以管子、唢呐和锣鼓从旁伴奏。表演过程中,16人分为两班,交替踩着五尺的高跷抬花轿行进,坐在轿内的演员边说边唱。有4至6人踩着6尺高跷转动“祥伞”引领火轿前行,高跷队中另有人踩着2尺至5尺不等的高跷,打着宫灯、纱灯、祥伞、棋子灯和回避肃静牌,模拟皇帝或官员出巡及百姓婚嫁等场面。表演中还融进了“锣鼓经谱”、“醒世词”、“情理词”等内容。高抬火轿一般在重大节日的夜晚表演,将一般民间舞蹈中的花轿改为火轿,布轿改为纱轿,插上点燃的蜡烛,寓有红红火火、兴旺发达之意。整个表演充满惊险感和喜庆气氛,显示出鲜明的地方特色。

高抬火轿是一门祖传绝技,历史悠久。后经明代乐律学家郑王朱载堉改造,将踩高跷和抬花轿两种民间艺术融为一体,形成绝活,以其特有的艺术表现手段抬高了基层“轿夫”的卑贱地位和形象。近年来,高抬火轿艺人年龄老化,后继乏人,许多特殊技巧逐渐失传,急需抢救保护。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国学汉语

  • 字典
  • 康熙字词
  • 说文解字
  • 词典
  • 成语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

四库全书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