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庄舞是流行于藏族地区的一个民间舞蹈类型。它随着藏民族社会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变化,既有反映打青稞、捻羊毛、喂牲口、酿酒等劳动状况的歌舞,又有表现藏族风俗习惯的歌舞和在男婚女嫁、新屋落成、迎宾待客时表演的歌舞。
锅庄舞有古旧锅庄和新锅庄之分,古旧锅庄带有祭祀性质,只能演唱专用歌词,不得做任何改动,舞蹈多具有缓慢、稳健、古朴、庄重的特点。新锅庄多反映农牧业生产和经商贸易活动,歌词内容和舞蹈动作都比较灵活。根据流行地域的不同,锅庄舞又可分为甘孜锅庄、马奈锅庄等类别。一般的锅庄舞人数多少不限,一人或多人均可。男女分队围成圆圈,面朝圈内,翩翩起舞。其舞步包括“郭卓”和“枯卓”两大类,前者为走舞,后者为转舞。
锅庄舞·甘孜锅庄
申报地区或单位:四川省石渠县、雅江县、新龙县、德格县
甘孜州作为我国第二大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西藏昌都、青海玉树、云南迪庆等地在内的康巴藏区,是底蕴丰厚的康巴文化的传承实践的重要地区。
锅庄意为“圆圈舞”,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歌舞形式。据西藏《拉达克王系》一书记载,远在吐蕃王国兴起以前的德跷工时期,藏区的锅庄就已发展起来,经一千多年的发展演变,已形成几大派系。甘孜锅庄就是其中一支。
甘孜锅庄形成于甘孜州地区。民国时期,甘孜每年都要组织一个锅庄队(男女不限)到寺庙为土司及头人表演,逐渐形成“舞差制”,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才取消。1978年后,甘孜锅庄活动更趋活跃,已经成为节日活动时必不可少的一项群众性文娱活动。
甘孜锅庄的表演方式为:男女围成圆圈,或男女各围成小圈。男女各有一能歌善舞的“卓本”(领舞人)。起舞前,先由男女各队唱一遍散板型的“引子”,随即按顺时针方向起舞。男队唱跳时,女队只跳不唱;女队唱跳时,男队只跳不唱。舞时男女或联臂或不联臂而舞,节奏由慢渐快,进入高潮以快节奏结束。依传统习惯,甘孜锅庄的唱词、舞曲有一定的程序,不可随意变动,即一唱欢聚、二唱祈祷、三唱赞扬、四唱逗趣、五唱婚嫁、六颂佛法,通常要唱跳10 支舞曲才结束一个锅庄。
在舞蹈风格上,甘孜锅庄古朴舒展,尤其是快节奏阶段,旋律热情明快。男舞者动作粗犷雄健,女舞者秀丽活泼,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
甘孜锅庄的舞曲和舞姿,新中国成立前后基本相同。歌词随时代的发展有所变化。民国时期歌词内容多为赞颂神佛和土司头人,新中国成立后,保留了部分传统歌词的同时,创作了一些赞颂社会主义制度、歌唱共产党、歌颂人民勤劳勇敢的歌词。这类民歌的歌词形式通常是属于对歌或长诗之类,最常见的是三段体,每段2句至8句不等,每句多为8个音节。曲谱以2/4拍为最普遍,此外还有部分是3 / 4、6 / 8等较为复杂的节拍。常见调式为羽调式和商调式。
锅庄舞·马奈锅庄
申报地区或单位:四川省金川县
马奈锅庄长期在四川省金川县境内流传,起源于苯教在金川修建雍忠拉顶寺时期(藏历土狗年),迄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马奈锅庄最初属于苯教的祭祀活动,表演中融入了苯教文化的内容,形成一套特殊的程式,例如表演前先要请苯教高僧诵经、煨桑(燃烧柏树枝)祭祀麦尔多神山等。
马奈锅庄表演开始前,需向部落首领、土司头人敬献珍贵的兽皮和鹿角等礼品,或是向出征的亲人敬献哈达,祝亲人早日凯旋。近代改为女领队向男领队敬献哈达和帕子表示尊敬,希望他能带领舞队跳好锅庄。近年经过不断地再创新,表演前先在场中摆放一两坛咂酒,由德高望重的艺人祝词开坛,同时点燃柏枝。
马奈锅庄表演时,男女舞队齐声唱起延绵婉转的歌曲,男女领舞人随着歌声来到场中央,女领舞人双手捧着哈达,行过三拜之礼后将哈达献给男领舞人,男领舞人同样行三拜之礼,表演就此正式开始。马奈锅庄舞蹈动作动静结合、忽动忽静,这在少数民族舞蹈中比较少见。唱词格律严谨,词句采用七字句和八字句格式,曲调为五声性七声音阶,角调式,旋律优美流畅,起伏不大。马奈锅庄的服饰为三件套,与其他锅庄皆不相同,最外层是长1.8米、宽1.3米、黑白相间的披风,近代改为红白相间,第二层为大襟藏袍,最里层为彩色白褶长裙。
随着时代的更迭,人们对锅庄的感情日趋淡漠。相关的抢救保护工作任重道远。
锅庄舞·称多白龙卓舞
申报地区或单位:青海省称多县
白龙卓舞流传于素有“歌舞之乡”美誉的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称多县称文镇白龙村,有着悠久的传承历史。据说早在九百多年前,白龙卓舞艺人就已应邀在格萨尔王的婚礼上进行表演。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作为以往的宴会舞或迎宾舞,白龙卓舞在藏区民间舞蹈中具有崇高的地位。
白龙卓舞既保持了藏族舞所特有的粗犷、延绵之态,又具有较其他藏族舞蹈更为活泼、轻快的风格。其舞蹈动静结合、忽动忽静,身体重心下沉,主要以脚下的步伐组合和手臂的摆动为主,行动时,腿部主要发力,上半身呈随动状态。
白龙卓舞是锅庄流派中的重要支系,九百多年来一直为藏族同胞所喜爱和传承。随着时代的变迁,一批批老艺人逐渐衰老,相继离世,曾红极一时的白龙卓舞风光不再,日趋衰落。卓舞发祥地白龙村现仅存16位卓舞艺人,平均年龄为57.6岁。原有的80个舞种也仅剩30个,艺人中能娴熟唱跳这30种卓舞的只有1人,其余人都只能跟唱跟跳。神奇的白龙卓舞面临着后继乏人、濒临消亡境地,亟待抢救保护。
锅庄舞·囊谦卓干玛
申报地区或单位:青海省囊谦县
囊谦卓干玛是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囊谦县境内流传的一种古老民间舞蹈,相传起源于北宋宣和年间,至今已有近九百年历史。
囊谦卓干玛最早是贵族家庭在宗教活动或节日表演的舞蹈,以康区藏语创作,用“颂歌”加“舞蹈”的形式表现。表演时舞者手牵手,男女分班唱和。舞动时腿部主要发力,上半身呈随动状态,脚下步伐多变。以笛子、牛角胡和鼓伴奏,其中鼓是主要乐器。歌词押韵且对仗工整。从音乐到舞蹈以及演出服饰,均以古朴、典雅著称。囊谦卓干玛较其他藏族舞蹈更为沉稳、庄重,有的演出曲目略带仪式感。它有多个演出曲目,近年来当地有关人士已收集整理了其中的22个。
囊谦卓干玛的服饰最具特色。男舞者头戴红绳,扎有藏语称为“杂罗”的红黑相间的盘头长辫。内着白色丝绸长袖衣,外着酱红色氆氇藏袍,腰扎用皮质材料和金银制成、珊瑚装点的火镰、藏刀和弹夹腰带,下着白色丝绸灯笼裤,脚穿皮制藏式长靴。女舞者头饰复杂多变,头发梳理出50至60个小发辫,两鬓戴金银制藏式发卡,头上饰以藏式绸缎缝制的长条装饰玉腰印,顶部有三个琥珀,腰间束着具有囊谦特色的金银铜打制装饰的皮腰带,腰带上还带有金银铜打制的女式藏刀和藏式钱夹,脚穿皮制中腰藏靴。
囊谦卓干玛是康区囊谦藏族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和民间传承性。目前,这一独特的民族民间舞蹈表现方式正面临着后继乏人的窘境,急需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