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文化
当前位置:汉程网 >民俗 >非遗 >正文
分享
  • 微信里发现点击扫一扫即可分享
评论
  • 0

薅草锣鼓(武宁打鼓歌、宜昌薅草锣鼓、五峰土家族薅草锣鼓、兴山薅草锣鼓、宣恩薅草锣鼓、长阳山歌、川东土家族薅草锣鼓)

薅草锣鼓.jpg

薅草锣鼓又名“打闹歌”,俗称“打闹”,是一种流行于土家族聚居区的民间歌曲形式。土家人在薅草季节聚集数十乃至数百人集体劳动,此时往往请两名歌手面对薅草众人进行表演,一个击鼓,一个敲锣,随着锣鼓声边唱边舞,薅草众人则从旁和唱。其歌词多为一韵到底,内容则分为“歌头”(俗称“引子”)、“请神”、“扬歌”、“送神”等部分。舞时双手随脚步摆动,左手随左脚,右手随右脚,轻快活泼,柔中带刚。薅草锣鼓曲牌灵活多样,歌师能根据演唱时的时序和天色早晚变换唱词,以活跃气氛,使单调辛劳的农事劳作转为火热欢快的集体活动。


薅草锣鼓·武宁打鼓歌

申报地区或单位:江西省武宁县

武宁打鼓歌形成于清代乾隆年间,系湖北薅草歌传入后逐渐形成的民间音乐形式,距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它主要分布在江西省武宁县境内各乡镇及修水、瑞昌、德安和周边的湖北阳新、通山等地区,民间鼓匠则主要集中在武宁的船滩、东林、上汤、澧溪、杨洲、鲁溪、横路、罗溪、石门楼等乡镇。

武宁打鼓歌有着丰富多变的鼓点节奏,它一般为四番鼓,每一番鼓都有轻重缓急的速度变化,节拍有散板、2/4、4/4、3/4、5/4、6/4等类型,可因人、因时、因地而灵活变化。武宁打鼓歌旋律简单明快,基本由上下两个乐句变化构成,羽、徵两个五声调式交替进行,而以羽、徵、宫为骨干音,最后在徵音结束全曲。

打鼓歌章法结构分合自如,既有长篇叙事诗如360段的《梅花三百六》,也有短篇抒情诗如10段的《十送》、《十想》等,还有一段歌词的小诗,当地人称为“歌崽”。武宁打鼓歌表现手法多样,其中常见生动的比喻、大胆的夸张、灵活多变的衬字,每段歌词结尾的处理往往出人意料,韵味无穷。按其种类,打鼓歌可分为时政歌、情歌、风俗歌等。

武宁打鼓歌是历代武宁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在民间文学、音乐史学和民族音乐学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如今人们的劳动方式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打鼓歌正逐渐失去赖以生存的民俗土壤。受现代流行文化的影响,很多年轻人都不愿意学习打鼓歌,与此同时,造诣深厚的艺人年老体衰,相继辞世。武宁打鼓歌这一古老的民间音乐形式正面临失传的危机,必须尽快加以抢救保护。


薅草锣鼓·宜昌薅草锣鼓

申报地区或单位:湖北省宜昌市

宜昌薅草锣鼓是夷陵民歌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分布在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的分乡、下堡平、雾渡河、龙泉等乡镇,距今已有一百五十多年的历史。

宜昌薅草锣鼓可根据不同农事活动而命名,如“栽秧锣鼓”、“扯草锣鼓”、“砍柴锣鼓”等;也可根据锣鼓的数量(编制)而命名,如一锣一鼓叫“一锣鼓”或“单锣鼓”,两锣一鼓或三锣两鼓搭配的叫“夹锣鼓”,两锣两鼓叫“对子锣鼓”,由锣、钹、马锣、鼓组成的叫“四样锣鼓”或“打四件”,在“一锣鼓”或“四样锣鼓”基础上加一只唢呐叫“吹锣鼓”,等等。由8个人、10样乐器组成的大型吹锣鼓班子称为“丝弦锣鼓”,是薅草锣鼓中的稀有品种,流行于夷陵的鸦鹊岭、龙泉等地。

由于夷陵当地人习惯于“以腔从词”和“以词配曲”两种歌唱方法,宜昌薅草锣鼓形成了语调旋律、韵调旋律、歌腔旋律、歌调旋律四种不同的“音乐方言”。宜昌薅草锣鼓属板腔联曲体,一般由十几个唱腔和曲牌组成,多者唱腔曲牌达到八十余个,因有“九腔十八板,三十六个号,七十二种腔”之说。单一三声腔歌有“561、612、613”三种结构形态,俗称“三音歌”。特别是两个小三度音程构成的三音歌,具有上古楚歌的遗?风。

宜昌薅草锣鼓以师徒授受和村落延续两种方式传承。进一步挖掘整理宜昌薅草锣鼓,在当地民风民俗、语言文学、民族音乐等研究的推进上有着重要的意义。由于现代生产方式改变、艺人老化和年轻一代对传统普遍淡漠等原因,薅草锣鼓的生存面临危机,亟待抢救保护。


薅草锣鼓·五峰土家族薅草锣鼓

申报地区或单位:湖北省五峰土家族自治县

五峰土家族薅草锣鼓是五峰民歌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多用锣鼓伴奏,又称“锣鼓歌”。它主要分布在湖北五峰土家族自治县的五峰、湾潭、仁和坪、付家堰、采花等8个乡镇,距今已有一百五十多年的历史。

五峰薅草锣鼓可因不同农事活动而命名为“栽秧锣鼓”、“扯草锣鼓”、“砍柴锣鼓”等,也可因锣鼓数量而命名为“一锣鼓”、“夹锣鼓”、“四样锣鼓”、“吹锣鼓”等。五峰薅草锣鼓的曲式结构属板腔联曲体,一般有十几个唱腔与曲牌,多的能达到八十余个,在当地有“九腔十八板,三十六个号,七十二种腔”的说法。单一三声腔歌俗称“三音歌”,有语调、韵调、歌腔、歌调四种不同的旋律风格,其中由两个小三度音程构成的三音歌中清楚地显示出上古楚歌的遗留因素。

五峰薅草锣鼓题材广泛多样,包含劳动生产、爱情生活、天文地理、风土人情、伦理道德、宗教信仰、文化娱乐等多方面的内容,其代表曲目可分为“曲牌名”、“腔名”和“内容名”三大类,以固定曲牌为名的有扬歌、半声子、一声子、五句子、月歌子等,以唱腔命名的有高腔、平腔、起马腔、傩愿腔、下山虎等,以内容命名的有露水号子、起床号子、梳头号子、下田号子、交情歌、送郎歌等。薅草锣鼓结构完整,艺人们通常遵循“早晨唱花名,中午唱古人,晚上唱交情”的规律演唱。

五峰薅草锣鼓群众基础广泛,具有很强的文化传播功能,其中保留的某些古代文化信息在历史学、民俗学和音乐学等领域的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由于现代生产方式出现了很大改变,与旧式农业劳动联系紧密的薅草锣鼓已渐趋衰落,加之艺人老化,年轻人不愿学习传统艺术,导致五峰薅草锣鼓生存陷入困境,传承也出现危机,急需抢救。


薅草锣鼓·兴山薅草锣鼓

申报地区或单位:湖北省兴山县

兴山薅草锣鼓又称“打锣鼓”,因在薅草时边打锣鼓边唱歌而得名,它距今已有五百五十多年的历史,主要流布于湖北省兴山县各乡镇。

兴山薅草锣鼓主要是在苞谷田薅草、水稻田除草、开荒种地、修水库等集体生产劳动场合演唱,具体可分为两类:一是“花锣鼓”,因演唱花歌子(情歌)而得名,曲式结构复杂,词格多变,腔调丰富多彩;一是“攒鼓”,因演唱《千百攒》而得名,乐曲结构、腔调、词格较为简单,题材主要为历史故事。兴山锣鼓的发声方法有三种,一是假声高八度歌唱,民间俗称“鬼音”、“天堂音”或“顶音”,三遍子锣鼓和攒锣鼓用此唱法;二是真声高八度歌唱,称为“满口音”,四遍子、五遍子锣鼓用此唱法;三是真声低八度歌唱,称为“二黄”,歌师傅唱累时适度采用这种唱法以调节。

兴山薅草锣鼓曲牌十分丰富,有七八十种之多,包括起鼓、煞鼓、采茶鼓、虎抱头等。旋律分“兴山特性三度体系”音调和“一般音调”两种类型,“兴山特性三度音阶”保留了较多荆楚古调的遗音,具有鲜明的地方文化特色。兴山锣鼓的声腔分为板腔体号子、扬歌和歌谣体杂歌子三种,乐曲结构类似回旋曲式,是套中有套的大型套曲,在中国民间音乐中独树一帜。

兴山薅草锣鼓是“巴楚古歌”的重要载体,为我们保留了较多的古代音乐文化信息,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和艺术研究价值。在社会急剧变革和外来强势文化不断冲击的形势下,兴山薅草锣鼓班子已锐减至不足30个,艺人年龄老化,后继乏人,亟待保护传承。


薅草锣鼓·宣恩薅草锣鼓

申报地区或单位:湖北省宣恩县

宣恩薅草锣鼓又叫“山锣鼓”,是与生产劳动相伴而生的一种民间歌鼓,其渊源可追溯到周朝的击鼓祭祀,其后发展成独立音乐类型,元明至清初达于鼎盛,现主要流行于湘、鄂、渝、黔接壤的武陵山地土家族聚居区及相邻的汉族和其他民族地区。

宣恩薅草锣鼓一般由四个或四个以上的歌师在劳动队伍前方鸣锣击鼓演唱,伴奏乐器少则一锣一鼓,多则有马锣、头钹、二钹、唢呐四种。演唱程序包括歌头、扬歌、歌尾三部分,歌头和歌尾为固定的请神送神仪式,扬歌为即兴演唱,演唱形式包括领唱、合唱、穿歌、插白等几种,唱腔则分高腔和平腔两种。唱词有固定唱词和即兴唱词两种,多段词形成分节歌或变化分节歌的结构,多为民歌联缀成套。因乐器配备不同,宣恩薅草锣鼓又可分为文锣鼓、武锣鼓、夹锣鼓三类,锣鼓曲
牌多达三十余个,常用的有十几个。

宣恩薅草锣鼓主要包括历史传说歌、长篇叙事歌、生活风情歌、儿歌等类型,题材丰富,涉及土家人生活的方方面面,蕴含着丰厚的古代文化遗存,为民俗学、民间文学和音乐学的研究提供了宝贵资料。随着时间的推移,土家人的传统生活、劳动方式已发生改变,大规模的集体劳作方式不复存在,薅草锣鼓的生存空间也随之不断缩小。在市场经济和外来文化大潮的冲击下,人们对传统民俗活动日益淡漠。越来越多的土家族青年走出鄂西大山,掌握薅草锣鼓技艺的艺人相继辞世,健在者也已到衰迈之年,古老的民间艺术后继无人,相关的抢救保护工作已迫在眉睫,必须尽快着手进行。


薅草锣鼓·长阳山歌

申报地区或单位: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

长阳山歌也称“锣鼓歌”,是人们在田间从事农业生产时唱的歌,其渊源可追溯到先秦的“蛮歌巴舞”和“下里巴人曲”。隋唐以来,文献中不断出现对土家族山歌习俗的记载。长阳山歌现主要分布在湖北省长阳县的11个乡镇,以榔坪、贺家坪、资丘、渔峡口、鸭子口、高家堰等土家族聚居区最为盛行。

长阳山歌高亢嘹亮,自由奔放,旋律多为级进,音域在八度与十一度之间。开门见山的七度大跳先声夺人,加之甩腔中颤音的运用,使山歌整体散发出浓郁的山野气息。长阳山歌为五声调式,羽、徵、宫调式和宫羽交替、羽徵交替形式较为常见,在表现上也有很多铺垫,往往设定悬念,然后哗然破题,造成痛快淋漓的审美效果。从内容上看,长阳山歌包括创世歌、劳动歌、时政歌、情歌、杂歌等,其演唱形式则可分独唱、对唱、一人领众和等几种。

长阳山歌曲牌分为号子、声子、五句子、采茶、腔类和杂歌子几大类。五句子是山歌的主要形式,可用不同曲牌演唱。长阳山歌中的“九板十三腔”是大型套曲结构,“九板”即“九声”,“十三腔”是起伏多变、结构庞大、各自独立的13个曲牌集合而成的套曲。长阳山歌曲式中最具特色的是“尾包头”结构,即将每首歌尾句或尾段作为起唱句,开门见山揭示主题,具有先声夺人的效果。演唱中通过完全重复、加衬句、重复尾句等手法,可使一段只有四句的歌曲扩充为三段体结构。

长阳山歌积淀着土家人数千年的文化信息,具有重要的历史、审美和艺术研究价值。如今土家人的生活和劳动方式已发生很大改变,薅草锣鼓的生存随之变得艰难起来。在市场经济和现代文化的冲击下,人们对传统民俗活动日益淡漠,传承长阳山歌演唱技艺的艺人年事已高,其中有些已经辞世,后继乏人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对长阳山歌的抢救保护已经刻不容缓。


薅草锣鼓·川东土家族薅草锣鼓

申报地区或单位:四川省宣汉县

川东土家族薅草锣鼓又称“挖土歌”、“山锣鼓”、“合音锣鼓”等,是土家族人在长期田间劳作过程中形成的一种边打锣鼓边演唱的民间音乐形式。土家人称水稻中耕为“薅秧”,玉米中耕为“薅草”,这两项农事活动均在盛夏时节进行。为解除疲劳、振作精神,土家人在劳作时以锣鼓助兴,故名“薅草锣鼓”。薅草锣鼓现主要流传在四川宣汉县的55个乡镇及周边的万源、开江、重庆开县等地区,其渊源可追溯到巴人由渔猎生产向农耕文明过渡时期。

川东土家族薅草锣鼓表演形式多样,有一人打鼓、一人打锣的“二人打唱”,也有锣鼓与马锣齐打的“三人打唱”,演奏形式则可分“文锣鼓”、“武锣鼓”等。土家族薅草锣鼓的歌词以七言、五言为主,间亦有十言、四言等形式,其语句高度凝练,多用赋、比、兴手法,衬词多为虚词。歌词内容由引子、请神、扬歌、送神四部分组成,引子、请神和送神都有较固定的唱词,扬歌是歌的主要内容,多即兴创作,随编随唱,所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包括民族历史、生产知识、宗教祭祀、礼仪孝亲、男女恋爱、日常琐事、打情骂俏等。土家族薅草锣鼓的音乐旋律多为民族五声徵调式,唱腔高亢流畅,豪放粗犷,铿锵有力,朴实大方。其音乐为上、下句的单段体或多段体结构,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川东土家族薅草锣鼓是几千年来川东土家人口头历史的重要载体(当地人称“肉口传”),为土家人长期的生产、生活留下了真实的写照,其中所蕴含的丰富传统音乐文化具有重要的艺术欣赏和研究价值。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速,当地人对传统的民俗活动已逐渐失去了兴趣,加之老艺人年事已高,纷纷辞世,川东土家族薅草锣鼓传承无人,已处于消亡的边缘,亟待抢救保护。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相关阅读

国学汉语

  • 字典
  • 康熙字词
  • 说文解字
  • 词典
  • 成语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

四库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