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红门地秧歌
申报地区或单位:北京市朝阳区
小红门“地秧歌”是流传于北京市朝阳区小红门地区的一种传统秧歌舞蹈,全称为“太平同乐秧歌圣会”。该会保留至今的一面会旗上,有“左安门外红寺村太平同乐秧歌圣会诚起于乾隆二年”字样。该秧歌会有严格的会规、风俗和礼仪。会中人员以满族人居多,均由男子组成。
小红门地秧歌主要在逢年过节和各种喜庆活动中表演。秧歌队由 21人组成:扮演陀头、小二哥、文扇、武扇、渔翁、樵夫各2人;打锣、打鼓者各4人;击大号(大锣)者1人;旗手2人;挑幄(笼晃)2人。地秧歌表演以舞蹈为主,并辅以歌唱。
过去,该会经常为大型庆典及祭祀活动表演,如农历正月二十五红寺村举行的祈求上天保佑庄稼丰收的“祭天仓”活动时,“添仓”(添仓就是指多收粮食,别让粮仓空着的意思)仪式完毕后,要表演地秧歌。目前,该会只将节日庆典活动延续下来,祭祀活动并没有延续。
过去小红门地秧歌表演是唱舞结合。目前,会唱的人已寥寥无几,表演时已经不唱了。秧歌会中还存有大量的秧歌词,但没有唱谱,已濒于失传。据老艺人称,小红门地秧歌曾有 64 套表演套路,目前保留下来的也只剩 22 套了。
乐亭地秧歌
申报地区或单位:河北省乐亭县
乐亭“地秧歌”是乐亭县流传范围广、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形式活泼的民间传统舞蹈。
乐亭地秧歌又分为“大场秧歌”和“打场秧歌”。清光绪以前,主要是以跑队形的大场秧歌为主,到宣统年间,打场秧歌逐渐增多。大场秧歌又有“串街”和“打场”两种形式。串街秧歌是沿街串巷进行表演,动作简捷,注重整体效果,气氛热烈红火,伴奏曲牌一般使用平缓的中板,常用队形有“一条龙”、“二龙出水”、“二级登楼”、“编花寨”等。打场秧歌是在广场表演,又有“大场”、“小场”之分。“大场”表演动作与串街时基本相同;“小场”又称“小出子”,主要表演有故事情节的节目,如《大头和尚逗柳翠》、《锔大缸》、《傻柱子接媳妇》等。秧歌队中的行当,大致可分文丑、武丑、文公子、武公子、妞(少女、少妇)、文 (老婆)、武 (老头)和童子等。
乐亭地秧歌的动作丰富多彩,舞蹈时主要以扇子和手绢为道具。多年来,秧歌艺人们创造了十分丰富、美不胜收的舞扇和舞绢的动作,以及“俏步”、“弹步”、“闪腰”、“绕肩”、“扭头”、“颠点头”等有突出个性的步法和舞姿。
舞蹈与音乐的默契配合是乐亭秧歌的突出特色。常用的伴奏乐器一般为唢呐大鼓、铙钹等。
旧社会,“地秧歌”被上层权贵贬斥为“低级庸俗之技”,几经严令禁止,严重阻碍了秧歌艺术的发展。解放后,这种深受百姓欢迎的传统舞蹈得以复苏和发展。
阳信鼓子秧歌
申报地区或单位:山东省阳信县
阳信“鼓子秧歌”是山东代表性民间舞蹈“鼓子秧歌”的一个重要流派,主要流传在阳信县洋湖乡、温店乡镇、流坡坞、劳店乡以及附近周边县。
清乾隆年间,被当地群众称为“武秧歌”。在当地老艺人中有这样一种说法:先有灵霄阁,后有大秧歌。离灵霄阁向东不远(20华里)便是武定府(今惠民县城孙武故里),在城外驻有兵营,每年正月十五军民同乐,将士们手拿兵器、旗罗伞盖舞蹈,场面恢宏壮观,舞姿粗犷豪放,动作健美大方,节奏强烈,舞到高潮,三教九流、和尚道士也加入其中,逐渐形成了今天的阳信鼓子秧歌。秧歌队的主要角色是伞、鼓、棒、花(女角)。
由于舞蹈主要是跑出各种战阵队形,因此组成一个秧歌队不能少于32人,多则上百人到几百人。舞蹈全过程基本上也是典型化了的古代军事演练过程,即“阅兵、点将、布阵、开打、收兵”。据老艺人讲,鼓子秧歌所表演的就是古代军事家孙膑与庞涓打仗的故事;第一个武伞所扮演的就是孙膑。
鼓子秧歌的主要伴奏乐器是大鼓和大锣、手锣、钹、大镲、小镲等。其中直径一米的大鼓是整个舞蹈的伴奏核心乐器。鼓点主要有节奏较快的“三点子”、节奏缓慢的“五点子”和节奏中速的“七点子”,这些与山东其他地区鼓子秧歌有所不同,也造就了阳信鼓子秧歌独具一格的舞蹈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