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子是中国民歌的一种重要类型,它产生于体力劳动之中,直接为生产活动服务,真实地反映着劳动状况和生产者的精神面貌。最初它只是自然的劳动呼号,以后逐渐美化成歌腔,具有了歌唱的艺术形式。
海洋号子是众多号子中的一种,主要流传在沿海地区。它以海洋劳作为主要内容,通常包括划船、撑篙、背纤、拉篷、起锚、拉网等多种号子样式,演唱者多系专事捕捞、驾船的渔民。
海洋号子·舟山渔民号子
申报地区或单位:浙江省岱山县
舟山渔民号子是浙江舟山群岛渔民船工号子的总称,在当地渔民船工的劳动过程中产生了最初的渔民号子,后经世代积累传承,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海洋民歌体系。舟山渔民号子在浙江乃至国内沿海地区的民间劳动号子中具有很强的代表性,《中国民间歌曲集成》(浙江卷)和《中国渔歌选》均有记载和收录。
据考证,舟山渔民号子约形成于唐宋时期,清代康熙朝至民国的两百多年间趋于兴盛。直至新中国成立后的六七十年代,舟山渔民号子仍保持着兴旺的势头。渔业运输的发达促进了渔民号子的传播,使之扩大辐射到东南沿海各地,影响及于整个东海区域。
舟山渔民号子按照渔业劳动的程序可分为起锚号子、拔篷号子、摇橹号子、起网号子等二十多种,按照具体的劳动作业特点又可分为手拔类号子、手摇类号子、手扳类号子、测量类号子、牵拉类号子、抬物类号子、敲打类号子、肩挑类号子、吊货类号子、抛甩类号子等,按操作所需力度的大小又可分为大号和小号两种类型,各类号子之间并无严格界限,往往可以灵活通用。与浙江沿海其他地区的渔民号子相比,舟山渔民号子种类相对齐全,曲调粗犷优美,体现着鲜明的海洋文化特征,具有独特的海洋民俗研究价值。舟山渔民号子是当地渔民船工生产生活的重要内容之一,有着坚实的群众基础,在民间长久流传不衰。
目前,由于机械化捕捞方式替代了传统的渔业手工捕捞作业,渔民号子已失去原有的生存环境,发展停滞,传承者锐减,处于濒危境地,急需抢救。
海洋号子·长岛渔号
申报地区或单位:山东省长岛县
长岛亦称“庙岛群岛”,它纵贯渤海海峡,地理位置正当黄渤海交汇处。长岛县隶属烟台市,是山东省唯一的海岛县。长岛渔号源于砣矶岛,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在依靠风帆行船的时代,长岛渔号成了一种海上生产的“渔令”,广泛流行于渤海和北黄海沿岸。
长岛渔号可分为上网号、竖桅号、摇橹号、掌篷号、发财号(廷鲅号)等八个主要类型,此外还有拾锚号、拉船号等。所有渔号基本都无唱词,而以虚字为主,个别地方虽有唱词,也反映不出完整的内容。
长岛渔号词句简单,语调粗犷豪放、坚定乐观,以吆喝、呐喊、领和叫唱等方式表现,不采用任何乐器伴奏。渔号的领唱者俗称“号头”,一般由富于经验的闯海者担任,领号时有轻有重,有长有短,或间歇,或急促,都要与劳动节奏相吻合。当地渔民视渔令为军令,和号时十分认真,应和的句头紧咬着领号的句尾,严格配合领号的腔调与情绪,讲究和得及时,答得协调。整个长岛渔号演唱过程中,领者胸有成竹、气宇轩昂,和者齐心协力、众志成城,一领一和,一呼一应,音程八度大跳,句头句尾紧紧咬合,显现出巨龙闹海的气势,使人充分体会到渔号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权威号召力。长岛渔号是当地渔民在长期海上劳动过程中创造的杰出民间艺术,它体现着黄渤海地区海洋文化的特性,具有民俗学、社会学等方面的研究价值。长岛渔号在当地渔民中普遍流传,影响广泛。
目前,社会生产方式的变化和大批老渔民的谢世导致长岛渔号的传承发展出现严重危机,这一宝贵的海洋民歌艺术几乎销声匿迹,抢救保护刻不容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