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三弦舞是彝族人民代代相传的一种民间舞蹈,在休闲或欢乐时,彝族人往往都会跳起它。不同地区和不同的彝族支系对三弦舞各有不同称谓,流传于阿细彝区的三弦舞称“阿细跳月”,流传于撒尼彝区的三弦舞称“撒尼大三弦”。三弦舞是一种群体性的舞蹈,男女都可参加,但跳舞时只有男子使用三弦,女子只是踏着节奏伴舞。彝族三弦舞分为大三弦舞和小三弦舞两种,年轻人跳舞时用的是大三弦,所以叫“大三弦舞”;中老年人跳舞时用的三弦较小,因而称“小三弦舞”。大三弦舞源远流长,近几十年在大型庆典活动和影视节目中经常可以见到它的身影,因而在国内具有较高的知名度。相比较而言,小三弦舞的音乐、舞蹈节奏缓慢,故又称为“慢三步”。长期以来,营造欢乐祥和气氛的彝族三弦舞一直在增强群体意识,促进民族团结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它被有关学者誉为远古舞蹈的“活化石”,为舞蹈起源与发展的研究提供了大量具有较高认识价值的宝贵材料。
彝族三弦舞·阿细跳月
申报地区或单位:云南省弥勒县
阿细跳月在阿细语中称为“嘎斯比”,意为“欢乐跳”。它是彝族阿细人最具代表性的民族民间舞蹈,源于阿细人古朴的“阿细跳乐”,因多在月光下的篝火旁起舞,故名“阿细跳月”。阿细跳月发源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弥勒县西山一带,在弥勒县彝族阿细人聚居的村寨及泸西、陆良等地广泛流传。
阿细跳月的起源有多种传说。远古时代,有个叫“木邓”的人钻杉木取火,为人们找到了保留火种的方法。人们欣喜若狂,拾柴架火,围着篝火跳舞欢庆,这就是阿细跳月的起源。人称之为“木邓比”,意为“跳篝火”。至于阿细人为何在“三步弦”中始终要保持跳跃的舞姿,还有着一段传说:很久以前,阿细地区的人们一直过着刀耕火种的奴隶生活。每到播种季节,为了抢时间,人们等不到烧荒火星的熄灭,就赤着脚在滚烫的田野上开始劳作。为使双脚少受田野上余火的灼烧,便一边跳跃一边劳作。后来,人们在这种不停跳跃动态的基础上,又增加了蹬脚和上肢的左右甩摆、击掌而逐渐形成了“阿细跳月”。新中国成立后,阿细人民成了国家和民族的主人,“跳乐”也逐渐摆脱了种种禁忌,变为逢年过节或节日喜庆不可缺少的群众民间文娱活动。
阿细跳月参加者少则十几人,多则上千人,多在祭祀、节日、盛典时表演,具有很强的自发性、自娱性和群众性。它集歌、舞、乐于一体,有规范的舞步和套路,其舞蹈可分为老人舞和青年舞,舞步包括踹脚跳、鹤步单腿跳、弹跳步、跑步跳、转身跳、拍掌跳等形式,音乐为宫调式大三度五拍节,起舞时以大三弦、大中小竹笛、小三弦、三胡、月琴、唢呐、哨子等阿细民间自制乐器伴奏。阿细跳月节奏热烈欢快,动作豪放粗犷,舞姿矫健飘逸,韵律强劲,气势恢宏,撼人心魄,具有强烈的感召力。
阿细跳月带有鲜明的民族和地域特征,是彝族山地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在增强民族团结,加强民族文化交流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由于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彝族三弦舞中许多传统的舞蹈套路面临失传,阿细跳月已濒临生存危境,亟待保护。
彝族三弦舞·撒尼大三弦
申报地区或单位:云南省石林彝族自治县
居住在云南石林、丘北一带的彝族多为撒尼人,相传很久以前,有位如花似玉的撒尼姑娘为避土司逼婚而出逃,与一撒尼小伙中途相遇,彼此情投意合,燃点篝火而围之起舞,以火为证结成夫妻,由此形成撒尼大三弦舞蹈。除此之外还有一种撒尼人为抢种庄稼而在烧荒后的土地上跳动,后来发展成撒尼大三弦的说法。
大三弦是撒尼人娱乐、抒情的主要乐器,其制作十分简便,先以一节香椿树凿成圆空心,在一头蒙上山羊皮,再将一米多长的青松树精加工成三弦杆,配上三根中皮线,即可制成大三弦。
大三弦舞又叫“快三步”,它是撒尼人借鉴阿细跳月发展起来的一种民间集体舞蹈,其舞步以三步一踢脚为基本步伐,舞蹈时即按此步伐变化队形,称为“快三步”。跳快三步时,青年男子手操大三弦,以中笛、小笛和哨子伴奏。笛声一响,男青年边弹边跳,女青年则手牵着手,踏着乐声的节拍呈一字形横排急步向男青年跳过来,双方皆三步一踢脚,拍着巴掌欢快起舞。女青年三步后一般都会转身360度,因运动量较大,每次跳四五分钟即需休息片刻。快三步舞节奏明快,情绪热烈奔放,比较适合青年人,故称“青年舞”,也叫“跳大三弦”。每到夜晚,哨声脆响,金笛齐鸣,紧凑而急迫的弦声粗犷、整齐地响起,青年男女合着“1、3、5”的旋律对面而舞,踏三步起一脚,同时伴之以歌唱和“哦哦”的呼声,与弦声、掌声一起汇成欢快、激昂的声浪。
现时石林一带的撒尼族家家都有大三弦,人人会跳大三弦舞。为了更好地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延续“草根文脉”,需要进一步制定方略,保护撒尼大三弦舞顺利发展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