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
当前位置:汉程网 >民俗 >传统服饰 >古代服饰 >正文
分享
  • 微信里发现点击扫一扫即可分享
评论
  • 0

历史文化常识:学中国历史必须掌握的服饰词汇

服饰是人们用来装饰自己的物品的总称,包括衣服、鞋、帽、袜子、手套、围巾、领带、提包、阳伞、发饰等。在人类社会发展之初,服饰基本只有遮羞蔽体、保暖御寒等实用意义,后来随着物质生活资源逐渐丰富起来,人们对于服饰就不仅仅只追求其实用性了,还赋予了服饰审美的意义。

衣、衽、衿

衣指上衣,有方领、交领之分。衽即衣襟,指缀在上衣上、留下燕尾形的两条,用来遮掩下裳中的开口处。跪下时,衽就垂下来遮盖着双腿。衿即上衣的交领,交领处有结,腰间系带,男用革,女用丝。

裳是下衣,在古代指裙。先秦时代只有裳没有裙。裳又分为裳和帷裳。裳的大体样子是由七幅布联结而成,前面由三幅连缀,后面由四幅连缀,腰部带褶,褶的多少、大小以裳的上腰部与穿着者腰身粗细为度。

即袖子。敛袂,就是整理袖子,跪下称臣。北方游牧民族的服装为了适应游猎放牧的需要,由短衣长裤和靴子组成。战国时代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的政令将胡服引进中原。

祷又写作“绔”,就是今天的裤子,古代又称做“胫衣”。没有前后档,只有两个裤筒,类似现在的套裤, 只能穿在里面,不能穿在最外层。

“裙”是汉代始见的字。裙是把几幅布帛缝合起来成一筒状。裳流行在前,裙兴起在后,二者可能有过短暂的并行期,但很快裙就代替了裳,那是汉代以后的事了。

帷裳

或称“帏”。古代朝祭时的服装,用整幅布制成,不加裁剪。帷即“围”。帷裳或帏是裳的最初形式。

裘、袍

这是古人御寒的冬服。裘是皮衣,古代穿皮裘毛朝外。但在行礼与会客时,则要在裘上加一件罩衣,罩衣古称裼衣。袍,最初是絮有乱麻的长袄,是穷困者之服。汉代以后,出现了绛纱袍、皂纱袍等,袍即成为朝服了。

衮、褐

衮是天子与贵官的礼服。衮上绣有蜷曲形体的龙,后代的龙袍就是从衮演变而来的。 褐是指平民百姓所穿的衣服。

龙袍

古代皇帝的服饰与其他大臣的不同,以示尊贵。从唐代时起,皇旁穿黄色的衣服,上绣金龙,俗称龙袍;皇后也穿黄袍,上绣金凤。其他人不得用此颜色,否则就是大逆不道。

官服

历代官吏都有固定的着装,但各代又不尽相同。汉代文官一律穿黑色衣服。到北周时,开始出现了“品色衣” ,就是按官阶的不同穿不同的衣服。后代沿袭,但每一朝代的各级官员穿什么样的官服又各有各的规定。

缙绅

古代高级官吏的装束。缙是插的意思;绅,大带。后来人们把“缙绅”作为有官职或做过官的人的代称。

胡服

胡服亦称“胡衣”。 泛指古代北方及西域少数民族的衣冠服饰。由于地理环境及生活方式的原因,这些少数民族服装形制较为紧窄,服装质料较为厚实,冬季以皮毛为多;服装色彩以间色为主;装饰纹样较为粗犷,题材以禽兽为多。与汉族的褒衣博带、高冠浅履的服饰形制有很大的区别。战国末,地处西北的赵国国君武灵王为推广骑射,在国内普及胡服。魏晋以后,战争频繁,南北交融日益广泛,胡服空前流行,男女均喜穿着。及至隋唐,胡服不仅被当做常服,且被当做公服及朝服。五代以后,中国先后建立了契丹、女真、蒙古等少数民族政权,这些民族的衣冠服饰也被称之为胡服。

深衣

亦作“申衣”。即长衣。由上衣下裳合并而成。中国传统服装在形式上可以归纳为两种基本类型:一为上衣下裳制,一为衣裳连属制。深衣属后者。深衣出现于春秋战国之际,盛行于战国、西汉时期。不论尊卑、男女,皆可着之。其地位仅次于朝服。东汉以后多用于妇女。魏晋以后,则为袍衫等所替代。深衣制度遂随之湮设。古代深衣大致有如下特点: 一、衣裳相连。制作时上下分裁,然后在腰间缝合。腰缝以上称做衣,以下称做裳。裳有十二幅,一般认为代表十二个月。 二、矩领,即领子的形状为方形的式样。三、续衽钩边。衣襟接长一段, 做成斜角,穿着时由前绕至背后,以免露出里衣。制作深衣的质料,最初多用白麻布,战国以后,多用彩帛制作。

汉服

汉服即汉族的传统民族服饰,又称为汉装、华服,主要是指公元17世纪中叶(明末清初)以前,汉族(及汉族的先民)以民族文化为基础,形成的具有民族特点的服饰体系,主要特点是交领、右衽,不用扣子,而用绳带系结,给人洒脱飘逸的印象。汉服有礼服和常服之分。从形制上看,主要有“上衣下裳制”“深衣制”“襦裙制”等类型。其中,上衣下裳的冕服为帝王百官最隆重正式的礼服,袍服为百官及士人的常服,襦裙则是妇女喜爱的穿着。普通劳动人民一般上身着短衣, 下穿长裤。

襦裙

中国古代流行时间最长的妇女服装款式就是襦裙,其特征为上衣下裳,就是短小的上衣配长裙。历代襦裙的基本款式不变,主要是下身裙长有变化。襦裙作为中国古代常服,非常普及,贵族和平民都爱穿,主要的区别在制作襦裙的面料和工艺上。从战国时期开始就有襦裙,到唐代最为流行,一直到明末才逐渐消失,前后近2000年。尽管襦裙长短宽窄有变化,但历代始终保持最初的款式。襦,古代称短上衣为襦。衣服袖子一般较长、窄。交领右衽是汉服标准的领口式样,外观如英文字母y。右衽指领子系向身体右边。方向不可以相反,左衽为异族或死者的样式。襦裙的腰带用丝或革制成,起固定作用。裙,也就是“裳”,从六幅到十二幅,有各种颜色及繁多的式样。

披帛与半臂

隋唐女服多用披帛和半臂。这两种衣饰到今天仍是女性服饰的潮流。披帛大致相当于今天的披肩,又称画帛,通常以轻薄的纱罗裁成,上面印画图纹,长度一般都在两米以上,用时将它披搭在肩上,并盘绕于两臂之间。走起路来,随着手臂的摆动而不时飘舞,非常美观。从大量图像来看,唐朝妇女在各种场合,如劳作、娱乐或出行,都喜用披帛作为装饰。半臂是从短襦演变出来的一种服饰,一般都用对襟,领口宽大,呈袒胸状。穿时在胸前结带,也有少数用“套衫式”的。半臂的下摆可以显现在外,也可以像短襦那样束在裙腰里面。从传世的壁画、陶俑来看,穿半臂里面一定要衬内衣。

旗装

旗装为清代满族人的装束,包括发饰、服装、鞋履及挂佩等。满族在人关以前,主要生活在北方地区,故在装束形制上较多地反映出北方骑射民族的特点:男子剃发留辫,剃去顶发,留脑后发,结辫下垂。女子幼时同男子一样,及全成年,方才留发。已婚女子绾挽发髻,有架子头、两把头等诸名称。衣服的材料质地厚实,冬季皆着皮衣,衣服样式以上下连属的袍褂为主。外出时为了乘骑方便,袍褂多开有衩,衣服袖端多带有箭袖,以至在挽缰、骑马、盘弓、搭箭时不致冻伤双手。由于游牧民族居无定所,一些日常生活用品如刀、 箭、火镰、计时器等只能随身携带,遂相应产生各种挂佩。

旗袍

旗袍是清朝满族女子穿的服装,特点是宽大、平直,下长至足,材料多用绸缎,衣上绣满花纹,领、袖、襟、裾都滚有宽阔的花边。20世纪20年代初,旗袍开始普及。袖口逐渐缩小,滚边也不如从前那样宽阔。至20年代末,因受欧美服装影响,旗袍的式样也有了明显改变,如缩短长度,收紧腰身等。30年代,旗袍已经盛行。当时样式的变化主要集中在领、袖及长度方面。先是流行高领,继而又流行低领甚至无领。袖子的长短也在不停地变化,时而流行长过手腕的,时而流行短至无袖的。旗袍的长度也在不断地变化。从40年代起,旗袍的式样趋向于取消袖子(夏季),缩短长度和减低领高,并省去了烦琐的装饰,使其更加得体、轻便。

唐装

这一称谓其实源于海外。唐代盛期,声誉远及海外,以后海外各国称中国人为“唐人”。 在美国、东南亚乃至欧洲的华人居住区,亦被称为“唐人街”,而华侨称唐人,正由于自古以来唐朝是让中国人为之骄傲的朝代,所以把住在唐人街的华人穿的中国传统风格的服装称为“唐装”。唐装是由清代的马褂演变而来的,其款式结构有四大特点:一是立领,上衣前中心开口,立式领型;二是连袖,即袖子和衣服整体没有接缝,以平面裁剪为主;三是对襟,也可以是斜襟;四是直角扣,即盘扣,扣子由纽结和纽襻两部分组成。另外从面料来说,则主要使用织锦缎面料。

道袍

一指道士、僧侣所穿之袍,以白色、灰色、褐色布帛制成。其形制如深衣,大襟宽袖,下长至膝,领、袖、襟、裾缘以黑边。女尼之袍称道袍。另外,道袍也指士庶男子所穿便服,其形制如长袍,以绫罗绸缎制成,单、夹、绒、棉随季节变化而变化,领袖处缘以黑边,与道士服装相类,故名道袍,通常采用大襟交领,两袖宽博,下长过膝。宋代已见其制,元明时期尤为流行。有官职的人平时燕居时也可以穿着。

袈裟

即僧尼法衣,亦称“迦沙曳”“迦沙”, 为梵语“迦罗沙曳” 的简称。另有“离尘服”“逍遥服”“覆膊”“忍辱衣”“忍辱铠”“掩衣” “无尘衣”“无垢衣”“福田衣”“稻畦帔”“方袍”等称谓。晋代葛洪撰《字苑》将其写成“袈裟”,以后一直通用,原意为“不正色”“坏色”。佛教戒律规定僧人法衣不得用青、黄、赤、白、黑五正色(纯色)及绯、红、紫、绿、碧五间色。只许用若青、若黑、若木兰三色,称“三如法色”,故名。其制多以零碎布片缝缀而成,直领敞袖,着时覆住左臂,掩于右腋。另在右肩下施一圆环,用以扣搭。所用颜色虽有规定,但实行时并不一致,即印度各佛教部派本身的服色亦并不一致。如大众部用黄,法藏部用赤,化地部用青等。佛教传人中国后,各代服色亦有变异。如汉魏多用赤色,唐宋时期,因官吏服色以紫绯为贵,朝廷也常将紫、绯色袈裟赐予有功德的高僧,以示恩宠。唐代以后,多采用黑色,俗谓“缁衣”。 明代佛教分为禅僧、讲僧及教僧三类,各类僧服色彩不一。

金缕玉衣

金缕玉衣是汉代规格最高的丧葬殓服,大致出现于西汉文景时期。据《西京杂志》载,汉代帝王下葬都用“珠襦玉匣”,形如铠甲,用金丝连接。这种玉匣就是人们日常说的金缕玉衣。当时人们十分迷信玉能够保持尸骨不朽,更把玉作为一种高贵的礼器和身份的象征。从外观上看,“玉衣”的形状和人体几乎一模一 样。 头部由脸盖和脸罩组成,脸盖上刻画出眼、鼻和嘴的形象。组成脸盖的玉片绝大部分是长方形的小玉片,双眼和嘴是在较大的玉片上刻出,鼻子是用五块长条瓦状玉片合拢而成,惟妙惟肖。

霓裳羽衣

唐代宫廷舞女所穿的一种舞衣。 开元年间由西域传入,舞蹈者戴步摇冠,佩珠璎珞,着五色羽服,珠围翠绕,蝉纱薄饰,如仙女临凡。因而用舞衣的名字命名舞曲之名——《霓裳羽衣》。 白居易《霓裳羽衣歌》:“千歌百舞不可数,就中最爱霓裳舞......案前舞者颜如玉,不着人家俗衣服。虹裳霞帔步摇冠,钿璎累累佩珊珊。”

盖头

一指妇女头巾,盛行于宋、元时期,上覆于顶,下垂于背,日常家居均可戴之。另外也指一种面幕,宋代妇女外出时用以障蔽脸面及上身,作用与唐代的帷帽相似,一般以深色络纱制成,四方形,使用时披搭在头上,遮住颜面,下达胸背。也指旧时女子结婚时用以遮盖脸面的大幅头巾,通常以红色布帛为之,拜堂之后由男方揭去。

凤冠

亦称“凤子冠”,为妇女冠饰。是女子冠巾中最重的。因冠上缀有凤凰,故名。以凤凰饰首的风气,早在汉代已经形成,汉制太皇太后、皇太后、皇后入庙行礼,头上首饰即有凤凰。其制历代多有变革。至宋代,凤冠被正式定为礼服。及至南宋,凤冠除原有的凤的形象外,还增添了龙的形象,名“龙凤花钗冠”。明代后妃在接受册封、参加祭祀或者重大朝会时,亦戴凤冠。

霞帔

一指彩色披帛,妇女披搭于肩,以为装饰,以轻薄透明的五色纱罗为之,因其色彩宛如虹霞而得名。后来泛指妇女披巾,也指命妇礼服,亦称“霞褙”。以狭长的布帛为之,上绣云、 凤、花卉,着时佩挂于项,由领后绕至胸前,下垂至膝,底部以坠子相连。霞帔产生于宋代,原为后妃之服,后来遍施于命妇。另外也指道士之服。

抹胸

亦称“围腰”“主腰”,着于胸前的贴身小衣。通常以色彩鲜艳的罗绢为之,上施彩绣。穿着时,用两根带子系结于颈后,另两根带子围系于腰。其制视气候而定。有单、夹层之别,少数还纳有絮棉,既可以用做遮羞,又可以御寒。初多为妇女使用,后来男子也渐渐穿着。

马褂

亦称“短褂”,为清代男子所穿的一种短衣。 由行褂演变而来。因为穿着它便于骑马而得名。其形制长不过腰,下摆开衩。衣袖有长短两式:长者及腕部,短者至肘间。袖口大多平齐,不做箭袖。以对襟为主,亦有大襟及缺襟等样式。清初仅用于武士,康熙末年传至民间,旋即普及全国。不论官庶,均可着之,并演变为一种常服,一般罩在袍褂外。 马褂的颜色亦有分别。按照规定,亲王、郡王以下文武百官,色用石青;御前大臣用明黄等。民间百姓除不许穿黄马褂外,其余均可。清亡后,冠服制度多有废除,唯马褂得以保存。及至民国初年,马褂又被定为男子礼服,凡出入重大社交场合均须穿着。

足衣

鞋、袜的统称。鞋古称履、又称舄。后加以分别,单底的称履,复底的称舄。舄一般在履下再加木底, 可走湿地。起初为帝王大臣所穿。鞋原是上系带子的,革制。鞋常写作鞵。古代的鞋分革制、丝制、麻制、草制四种。统治阶层穿革履丝鞋,贫士穿芒鞋。芒鞋,即草鞋。下层劳动者则只能跣足,即光着脚,不穿鞋袜。

古代的袜子。一般是用布帛、熟皮缝制的,穿袜时要用带子系住。古代所谓丝袜、罗袜也是剪裁丝织品之后缝的,不是织的。

上古时的鞋一般称“屦”。屦是用草、麻皮、丝制成的。草屦是夏天穿的,冬天穿的则是皮屦。

皮鞋,又称络缇,就是后代的靴,是从西域少数民族传入的。先秦的履头略微高起,并向后卷,到了汉代变为岐头履。

以木料制成的鞋,鞋底及鞋齿均以木制,鞋面则用绳系,也有用木料雕成的木屐。相传屐发明于春秋时期。东汉以后盛行,男女均可穿之。妇女所穿者或施以彩画,俗谓“漆画屐”。隋唐以后此风渐衰,宋,元时多被用做雨鞋。明清时又被去掉鞋跟,做成一种拖鞋。亦有去其双齿者,做成平底。

步摇

步摇首饰始见于汉代,最初只流行于汉代宫廷与贵族女人头上。是在簪钗上装饰一个可以活动的花枝状饰物,花枝又垂以琼玉,因在走动时,簪钗上的珠玉会自然摇曳,所以得名“步摇”。步摇属于汉代礼制首饰,其形制与质地都是等级与身份的象征。汉代以后,步摇才逐渐为民间所见,在社会上广为流传。在贵族妇女中,还实行过一阵加于冠上的步摇冠。戴在头上较之步摇更有富贵豪华之感。六朝以后,其花式愈繁,晶莹辉耀,与钗钿相混杂,簪于发上。唐白居易《长恨歌》:“云鬓花颜金步摇。"

盘扣

盘扣为联结衣襟的扣子,多以布条或丝线编结而成,中间不剪断地缠绕编织出花纹,不仅作为扣子,还具有装饰作用。盘扣的种类很多,常见的有蝴蝶盘扣、蓓蕾盘扣、缠丝盘扣、镂花盘扣等。

头饰

古代,小孩头发多成小丫角,称为总角。男子20岁行加冠礼后,要把头发盘成发髻,叫结发,这成为汉族人历代的基本发式。到清代。男人不论满汉,一律剃去额发,脑后拖一长辫。中国古代女子到15岁时,要举行笄礼,把头发盘成发髻,再插上簪子,表示成为成年人。古代成年妇女的发型基本上可分两类:一为辫发型,分单辫、双辫。自春秋战国到秦汉时期,女子多梳双辫。明末清初,女子多梳单辫。此发型多为社会中下层未婚女子所采用。二为高髻型,有两种梳扎方法,一是假发髻,是先将他人之发或马尾等制成所需样式,用时戴于头上,一般为富人所用。二是用丝带束发,编成各种形状,主要有新髻、螺髻、十字髻、单环髻、双环髻等。

用黑色的布帛做成。加上红色的缨子,这是天子之冠。黑麻布做成的帽子,上面饰以布帛机头(布匹的首尾,有缨穗),这是诸侯之冠。还有皮弁冠,冠顶尖尖的,由象骨支撑,外部用鹿皮制成,根据地位高低、职位大小,所加鹿皮块数多寡不一。还有一种叫爵弁冠,一般宽8寸,长1尺2寸,前小后大,其色红中带黑,多用极细的葛布或丝帛制成。由于其形状似古酒器爵,或形如鸟雀,所以叫爵弁冠或雀弁冠。

冕,上古最尊贵的礼冠,为黑色, 是天子、诸侯及众大夫在祭祀的时候佩戴的。冕的上面是一块长方形的木板称“延”或“綖”, 延的前沿挂有一串串的小圆玉,称做“旒”。天子、诸侯、大夫冕上的旒各有等差。到魏晋南北朝后,只有皇帝用冕,故“冕旒”成为帝王之代称。

花一种比较尊贵的冠,又分为“皮弁”与“爵弁”两种。皮弁由白鹿皮制成,顶呈尖形,类似后代的瓜皮帽。在皮块相接处缀有许多五彩玉石,称做“綦”。爵弁是次于冕的冠,又称雀弁。它的颜色是红中带黑,用细葛布或丝帛制作而成,形状如雀头,为大祭时士人与乐人所戴。

一种在佩戴弁、 冕时加于发髻上的用具。笄较长,横插于髻上,并穿过发髻, 然后将冕、弁别在髻上。 笄后代又称做“簪”,女子由于不戴冠,只用笄、簪固定发髻。为了区别起见,固定冕弁之具称做横笄,周定头发的称做发簪。

古代庶人不能戴冠,只能戴帻。帻就是包发的巾,平民百姓所戴之帻一般是黑色或青色的,因此称百姓为黔首(黔即黑色),是从头衣颜色来区别的。

陌头

又称绡头、络头、帕头。就是从前包至后,在前额上打结,与今天陕北农民以羊肚手巾包头相类似。后代改称为幞头。

据说是没有冠冕之前的头衣。古时的帽只是一种便帽,后来帽则成为一种正式的头衣。

乌纱帽

乌纱帽简称“乌纱”。一指以黑色罗纱制成的软帽。通常做成桶状,戴时高竖于顶。魏晋以后较为流行,尤其以逸士文人所戴为多。隋朝初年,把乌纱帽作为礼冠,无论职位高低,均可佩戴。隋朝末年因为折上巾的流行, 乌纱帽渐渐衰落。 在五代、宋、元一直流行。 另外特指明代官帽,亦称“乌帽”,由唐、宋时期的幞头演变而来。以铁丝为框,外蒙乌纱,帽身前低后高,左右各插一翅。 此为文武百官常用的冠帽。后以之作为官员的代称。

顶珠

顶珠亦称“顶子”,简称“顶”,是冠帽顶部的装饰品,通常以金银制成托座,上嵌以珍珠宝石。珠宝造型以圆形为主,亦有做方形、菱形、锥形或多边形者。除用做装饰外,还可借以辨别官阶等差,区别主要通过质科及色彩来体现。如:大红顶子,亦称“红顶子”“珊瑚顶”,是清代亲王以下,文武二品(一说为三品)以上官吏冠帽上的顶饰。而蓝顶子,亦称“蓝宝石顶”,为清代三品官吏冠帽上的顶饰。青金石顶为清代四品官吏冠帽上的顶饰。水晶石顶为清代用于五品官吏冠帽上的顶饰。

亦称“翎子”,清代官吏的冠饰,以孔雀羽毛等制成。除装饰作用外,还可以借以区别官阶等级。一般分孔雀翎和蓝翎两种,以孔雀翎为贵重。帽上缀翎始于明代,当时多采用靛染天鹅翎,有一英、二英、三英的区别。清代承袭此制,并以一眼、二眼、三眼为别。以三眼为贵。明代的翎多缀于笠上,不同于清朝曳于冠后。清初戴翎有严格的规定,至后期用兵频繁,动辄以花翎为赐,戴者渐渐多起来。清朝中期以后,制度渐渐衰驰,出现了出钱捐戴的现象。

玉带

以玉装饰的腰带。唐代规定,文武百官着礼服时均用革带,带上缀方圆牌饰,以牌饰质料、数量区别等级。如三品以上金玉并用,四五品用金,六七品用银等。宋代沿袭唐制。金代规定,玉带为皇帝以下,正一品以上所系腰带。元代沿袭金制而略有损益。明、清时仍然系玉带。

荷包

荷包是中国传统服饰中人们能随身佩戴的一种装零星物品的小包。荷包的造型有圆形、椭圆形、方形、长方形,也有桃形、如意形、石榴形等;荷包的图案有繁有简,花卉、鸟、兽、草虫、山水、人物以及吉祥语、诗词文字都有,装饰意味很浓。荷包的前身叫“荷囊”。荷者,负荷;囊者,袋也。所谓“荷囊”,即用来盛放零星细物的小袋。因古人衣服没有口袋,一些必须随身携带的物品(如毛巾、印章及钱币等),只能储放在这种袋里。制作荷囊的材料一般多用皮革, 故又有“囊”之称。“荷包”这一名称出现在宋代以后。清代荷包有大量实物传世,通常以丝织物制成,上施彩绣。因制作荷包的质料、造型各不相同,所以名称也不一样,有的造型上小下大,中有收腰,形似葫芦,所以称之为“葫芦荷包”。有的被做成鸡心形,上大下小,俗称“鸡心荷包”。

璜、环、玦

都是佩饰。璜的形状像壁的一半,玉制,也用作祭祀、丧葬时的礼器。环是环形的玉。玦也是环形的玉,但有缺口,常佩戴在身上。

佩巾

又称巾兑、纷巾兑。佩巾既是装饰品又是日常使用的物品,是用来拭手、擦汗去垢用的,一般都佩戴在身 上。

香袋

又称容臭、香囊,内中多置放各种香草、香料。

翠眉

眉本来是黑色的,为了美观,妇女往往进一步描抹,使之加黑。先秦至汉代均用黛来描眉,偶尔也描翠眉。到了南北朝时开始画翠眉。翠眉又称绿眉。唐代时,翠眉开始流行起来。

花黄

花黄是古代流行的一种女性额饰。又称额黄、鹅黄、鸭黄、约黄等,是把黄金色的纸剪成各式装饰图样, 或是在额间涂上黄色。这种化妆方式起源于南北朝,当时由于佛教的盛行,爱美求新的女性以涂金的佛像上受到启发,将额头涂成黄色,渐成风习。

铅华

铅华是指中国古代妇女用的化妆品。古代的妆粉里面会添加铅,所以铅华是妆粉。曾经是古代中国妇女长期使用的化妆增白用品。中国妇女使用妆粉至少在战国时就开始了,最古老的妆粉有两种成分,一种是以米粉研碎制成;另一种妆粉是将白铅化成糊状的面脂,俗称“胡粉”。因为它是化铅而成,所以又叫“铅华”, 也称“铅粉”,两种粉都是用来敷面,使皮肤保持光洁。最初用于妇女妆面的铅粉还没有经过脱水处理,所以多呈糊状。自汉代以后,铅粉多被吸干水分制成粉末或固体形状。由于它质地细腻,色泽润白,并且易于保存,所以深受妇女喜爱。

服色

指服装的颜色。本指宫室、车骑等器服颜色,后多指官员品服和吏民衣服的颜色。在中国历代,礼节分明,尊卑有度。如根据季节的不同,在祭祀时需穿着不同的服色:春用青,夏用朱,季夏用黄,秋用白,冬用黑。又根据方域的不同,采用不同的颜色:如东方用青,南方用赤,西方用白,北方用黑,中央用黄。古代军队的组织多根据这一传统制度划分, 各方兵卒的号衣及旗帜颜色亦以此为别。从隋代起,则规定黄色为皇帝专用,诸臣百官所用的服色各有等秩。如唐贞观年间规定,三品以上用紫,五品以上用绯,六、七品用绿,八、九品用青。又如,宋代规定庶人、商贾等人只能用皂色及白色。明代规定官吏不能用黑色、绿色、明黄、姜黄诸色。

绫类织物的地纹是各种经面斜纹组织或以经面斜纹组织为主,绸面呈明显斜向纹路,混用其他组织制成的花素织物。绫类丝绸按原料分为纯桑蚕丝织品、合纤织品和交织品。常见的绫类织物品种有花素绫、广绫、交织绫、尼棉绫等。素绫是用纯桑蚕丝做原料的丝织品,它质地轻薄,用于裱画、裱图。其他绫类织物色泽鲜亮,手感柔软,可以做四季服装。

运用罗绸织法使织物表面具有纱空眼的花纹织物统称罗。罗类丝绸织物的品种有横罗、直罗、花罗。罗类丝绸产于浙江省的杭州市,因此又称杭罗。杭罗由于历史悠久,品质优良,成为罗类织物的传统名品,驰名中外。它是纯蚕丝织物,面料风格雅致,质地紧密结实,纱孔通风,透凉、穿着舒适,凉爽,是夏季的首选衣料。

绸是丝织品中最重要的一类。绸类织物品种很多,按所用原料分有真丝类、柞丝类、绢丝类、合纤绸等。一般市场常见的丝绸有美力绸、斜纹绸、尼龙绸等。美力绸多是纯人造丝产品,它的绸面色泽鲜艳,斜纹道清晰,手感平滑挺劲,主要用来做高档衣服的里绸。

应用缎纹组织、绸面平滑光亮的织品称为缎。缎类织物俗称缎子,品种很多。缎类织物是丝绸产品中技术最为复杂、织物外观最为绚丽、工艺水平最为高级的大类品种。我们常见的有花软缎、素软缎、织锦缎、 古香缎等,可以做旗袍、被面、棉袄等。其特点是平滑光亮,质地柔软。古香缎、织锦缎花型繁多,色彩丰富,纹路精细,雍华瑰丽,具有民族风格。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国学汉语

  • 字典
  • 康熙字词
  • 说文解字
  • 词典
  • 成语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

四库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