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
当前位置:汉程网 >民俗 >民俗文库
分享
  • 微信里发现点击扫一扫即可分享
评论
  • 0
早春二月,大地回春。农历二月初二乃是古代的“中和节”,亦称“春龙节”、“青龙节”。
  “二月二,龙抬头”,民间传说,每逢农历二月初二,是天上主管云雨的龙王抬头的日子;从此以后,雨水会逐渐增多起来。其源起当在原始社会的神话之中。众所周知,华夏先民把创世英雄伏羲尊为“龙的化身”,把“龙”作为民族文化的象征。《易经》乾卦中“见龙在田”即指田野里安眠的“龙”,冬去春来、万象更新,“龙”苏醒了,抬起头来欣迎美丽的春天,于是,以“龙的传人”自居的子民们,便开始了春耕……过去,人们在这一天照例用青囊盛百谷瓜果互相赠送谓“献生子”,农家自酿“宜春酒”祭勾芒神以祈丰年,朝廷百官都进农书表示务农……举国上下都在“春祈”中寄托“四季平安”和“五谷丰登”的希望。
  此时正值惊蛰前后,春归大地,万物复苏,蛰伏在泥土或洞穴中的昆虫蛇兽将从冬眠中醒来,传说中的龙也从沉睡中醒来,故名龙抬头。古时龙是神圣的象征,所以就借龙来驱逐害虫。明代曾流行熏虫儿,二月二这天人们要把元旦祭祀余下的饼,用油煎,以此熏床和炕,叫熏虫儿。在农村,老百姓用草木灰蜿蜒围宅一圈,再入院内绕水缸一圈,中引龙回。有趣的是,这天的饮食也多以龙为名。吃水饺叫吃龙耳,吃春饼中吃龙鳞,吃面条叫吃龙须,现在的“龙须面”大概就是由此得名的。小孩这天剃头理发,叫“剃龙头”。妇女在这天还不动针线,据说是为了避免伤龙眼。也还有以蜡烛照房子墙壁,有“二月二,照房梁,蝎子蜈蚣无处藏”之语。不过这个节日现已被人们遗忘了,但吃春饼等习俗至今还有。

  “中和节”这个名字则始于唐贞元五年(公元789年)。当时,德宗皇帝李适下诏,废除正月晦日之节而建“中和节”。《礼记·中庸》云:“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中和节”以后人们便要投入紧张的春耕了。武进民谚云:“二月二,葫芦茄子齐下地”,到此时令,各种瓜果蔬菜均需播种了。
  人们在“中和节”祭祀的“勾芒神”是传说中的一种主管树木的神,《尚书大传》曰:“东方之极,自碣石东至日出搏木之野,帝太神勾芒司之。”东汉班固《白虎通义》则说:“其神勾芒者,物之始生,其精青龙。芒之为言萌也。”正是迎春 和万物生长的象征,明代杨慎《春雨》诗云:“春雨掩柴扉,勾芒力尚微。”清代“农歌”:“中和节庆龙抬头,春祭勾芒祈丰收;白天耕田忙播种,夜里切草喂牲口。”

  总之,不管是“龙抬头”,还是“中和节”,都是围绕着春耕的,它是服务于农耕社会的重要农事节令。虽然这古老繁锁的民俗事象今已逐步淡化,但作为农耕节令,将永留人间。

  每当春龙节到来,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在这天早晨家家户户打着灯笼到井边或河边挑水,回到家里便点灯、烧香、上供。旧时,人们把这种仪式叫做“引田龙”。这一天,家家户户还要吃面条、炸油糕、爆玉米花,比作为“挑龙头”、“吃龙胆”、“金豆开花,龙王升天,兴云布雨,五谷丰登”,以示吉庆。
  春龙节的来源,在我国北方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神话故事。说,武则天当上皇帝,惹恼了玉皇大帝,传谕四海龙王,三年内不得向人间降雨。不久,司管天河的龙王听着民间人家的哭声,看着饿死人的惨景,担心人间生路断绝,便违抗玉帝的旨意,为人间降了一次雨。玉帝得知,把龙王打下凡间,压在一座大山下受罪,山上立碑:

  龙王降雨犯天规,当受人间千秋罪;
  要想重登灵霄阁,除非金豆开花时。

  人们为了拯救龙王,到处找开花的金豆。到了第二年二月初二,人们正在翻晒玉米种子时,想到这玉米就像金豆,炒一炒开了花,不就是金豆开花吗?就家家户户爆玉米花,并在院子里设案焚香,供上开了花的“金豆”。龙王抬头一看,知道百姓救它,便大声向玉帝喊到:“金豆开花了,快放我出去!”;玉帝一看人间家家户户院里金豆花开放,只好传谕,诏龙王回到天庭,继续给人间兴云布雨。从此,民间形成了习惯,每到二月初二这一天,人们就爆玉米花吃。
  其实,在农历二月以后,“雨水”节气来临,冬季的少雨现象结束,降雨量将逐渐增多起来,这本来就是华北季风气候的特点。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国学汉语

  • 字典
  • 康熙字词
  • 说文解字
  • 词典
  • 成语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

四库全书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