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
当前位置:汉程网 >民俗 >传统礼仪 >礼仪文化 >正文
分享
  • 微信里发现点击扫一扫即可分享
评论
  • 0

【丧服简说】

在古代,孝是一个人的基本道德,从汉朝开始,历朝历代都提倡以孝治天下。“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作乱者,未之有也”,孔子说孝顺的孩子是不会兴风作乱的,只有孝敬父母的人,才能孝敬家国。所以,父母去世是人一生中重大的不幸,就算是宰相,也要辞官回家守孝,而丧服,就成了孝道中的一种礼仪形式。

丧服,又称孝服、凶服,是生者在丧礼上为死者穿戴的孝服。一般来说,根据与死者关系的远近,丧服分为五等: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

斩衰,是由生麻制成,边际开散,不缝制,这是重孝三年的人穿的,凌乱的衣服体现了孝子内心的痛苦,一般是父母去世才穿。

东汉以后,如果在任的官员有父母去世,必须离职成服,归家守丧,叫做“丁艰”或“丁忧”。看到有古人的文章中写“丁忧在家”,就是在家为父母守孝。如果是父亲的丧事,则称丁外艰或丁外忧,母亲的丧事称丁内艰或丁内忧。只有等到丧期结束,才能重新复职。

特殊情况下,皇帝以处理军国大事的需要为理由,不让高级官员离职守制,称为夺情,但如果官员遵旨,依旧任职的话,就会被攻击为有悖人伦,要承受极大的舆论压力。春秋时期的魏国名将吴起没有回家守丧,就屡屡被人诟骂为不孝子。而宋代文人苏东坡,就曾因为父亡而辞官归隐。在科举时代,如果考生遇斩衰之丧,在丧期内也不得应考,如有人为了考试而隐瞒父母亡故的消息,就叫做匿丧,被发现后,会受到严厉处分,而且会为人们所不齿,也毫无前途可言了。

齐衰,是用熟麻制成,边际整齐,乃由手工缝制,丧期分为四种:齐衰杖期(三年),齐衰不杖期(一年),齐衰五月,齐衰三月。在服齐衰期间,饮食起居也有一定的规范。

齐衰三年也是重丧,其要求与斩衰三年大致相同,只是初丧三日不食改为二日不食。齐衰杖期、不杖期则是初丧三餐不食,杖期者终丧不能食肉饮酒;不杖期者三月既葬后可以食肉饮酒,但不能参加宴会。

大功,粗白布制成,九个月的丧期。居大功之丧的人,初丧三餐不食,葬前不能睡正寝,要吃斋念佛。

小功,细白布制成,五个月的丧期,小功是轻丧,一般为远房亲戚而服。

缌麻,更细的白布制成,三个月的丧期。

【丧礼上的故事】

庄子妻死

庄子是道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他是一个特立独行的人,总是与众不同。庄子的妻子死了,按照丧礼来说,应该是重丧,不能饮酒吃肉,更不能唱歌了。但是他的朋友惠子前去吊唁时,却看见庄子岔开脚坐着,还敲打瓦盆唱歌。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汉程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侵权举报

国学汉语

  • 字典
  • 康熙字词
  • 说文解字
  • 词典
  • 成语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

四库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