畲族节日主要有农历的三月三、农历四月的分龙节、七月初七、立秋日、中秋节、重阳节、春节等。另外,每年农历二月十五、七月十五、八月十五都是畲族的祭祖日。下面世界风俗网小编简单整理了一些,大家做个参考!
畲族年节
也叫春节,是畲族的传统节日,也是畲族最隆重和热闹的节日。畲族人民十分重视过春节,从农历十月就开始准备过年,用糯米酿酒(俗称“过年酒”),酿制成的“米酒”,醇香浓郁,香甜可口。畲族还要砍硬柴烧灰虑水泡粳米做年糕糍粑。吃糍粑是畲族人民过春节的特色之一。取其谐音:祝愿在新年里有好时(糍)运,日子年年(黏黏)甜。糍粑的做法是:将浸泡一天后的糯米滤干水,放到木甑里蒸熟。倒入石臼捣烂,捏成小团或饼状食用。畲乡流传着这样的一首诗句“糯米做糍圆又圆,香麻拌糍甜黏黏。”
除夕夜,畲族人一般通宵不眠,守岁到十二点左右便走家串户,互相祝贺。到了下半夜,点香烛,鸣鞭炮,迎接新年的到来。此时,畲族家家吃午饭,称“隔岁”。家家户户的火塘煨着大柴头,一直焖到大年初一,称为“隔年火种”。有的地方除夕要做麻糍,吃去一部分,剩余的放到谷仓里,元宵节后再取出,说是“有吃有余”。
正月初一当鸡鸣第一声时,山区畲族人家的男子跑出家门外,拿着竹响板(毛竹破开两片,一头联结在一起),绕着房屋,“呱呱”地敲打,表示驱逐瘟神,除病消灾。主妇们到井边打“新水”,回家煮线面做早点,预祝全家平安长寿。有些山区的畲族过大年初一,喜欢掺少许番薯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