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礼·士相见礼》记载上古时代士相见,以及士见大夫、大夫相见、大夫庶人见于君、言视之法、侍坐于君子、士大夫侍食于君等等的礼节。
中国的相见礼仪,起源于周代以前,距今约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周成王年幼即位,由叔叔周公旦摄政。摄政王周公采取许多措施来巩固政权,建立周朝各项典章制度和礼乐制度,确立以宗法制度为中心的政治体制。此后,揖礼行于天下。后续出现了抱拳礼、拱手礼,皆源于揖礼。
揖礼
揖礼是相见礼的起源,据《周礼》记载,根据双方的地位和关系,作揖有天揖、时揖、土揖之分。
天揖礼:正式礼仪场合,如祭礼、冠礼等行此礼,对尊长及同族中人行此礼。身体肃立,双手抱圆,左手在上,手心向内,俯身推手时,微向上举高齐额,俯身约60度,起身时自然垂手或袖手。
时揖礼:同辈日常见面,辞别礼。身体肃立,双手抱拳,左手在上,手心向下,从胸前向外平推,俯身约30度,起身,同时自然垂手或袖手。
土揖礼:用于长辈或上司还礼。身、 时揖体肃立,双手抱拳,左手在上,手心向内,俯身约30度,推手稍向下,起身,同时自然垂手或袖手。
抱拳礼
抱拳,是以左手抱右手,自然抱合,松紧适度。在古代,抱拳礼在武林广受欢迎,不论是见面,还是切磋武艺,都要行一个抱拳礼,表示对对方的尊重和重视。
拱手礼
行礼时,双手互握合于胸前,男子是右手握拳在内,左手在外;女子行拱手礼时则正好反过来,这是因为男子以左为尊,女子以右为尊。在《论语·微子》中曾载“子路拱而立。”这里子路对孔子所行的便是拱手礼,拱手礼现如今,也很受中国人的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