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
当前位置:汉程网 >民俗 >民俗文库
分享
  • 微信里发现点击扫一扫即可分享
评论
  • 0

“古之常礼”,今为我用!人走到哪都不能丢了“礼”字!

一、待客之礼


待客作为一种日常礼节,不仅是对客人与朋友的尊重,也体现了自己的修养。每逢有宾朋好友来访,主人必先迎于门外,向客人施礼,互致问候后,再进入门内。领客人进家,到内寝的门前时,主人要请客人先留步,自已进去为客人设席,然后请客人入内。此时,客人要再三谦辞,表示不敢当此大礼,主人再次恭敬请客入门。


进门后主人,主动接过客人衣帽,请客人落座。落座时主人与客人都要注意,坐姿要稳,容颜要正,以表示郑重。客人与长辈入座后,晚辈要帮父母招待,端上饮品或点心,主动陪客人家小朋友玩,不打扰长辈谈话。与客人谈话要有礼貌,不抢话,不插嘴,不盯着人看,不用手指人。


敬茶果时,注意“先长后幼、先生后熟"的次序。主人为客人沏茶倒水之前,尽管茶杯已经事先洗过,此时都要当着客人的面重新冲洗,以表示洁净,以表对客人的尊敬。沏茶时,应该按照先客后主的顺序进行。倒开水时,茶杯的盖子应该仰置,否则,盖子会将桌子上的灰尘带到茶水里去。要双手敬茶,随之说请,切忌用手指捏着杯口递送,既不卫生,也不礼貌。


还要注意,如果家中有狗,主人不可以当客人的面呵斥狗,以免让客人觉得尴尬,有主人厌烦于他,希望他离去之嫌。


客人告辞,要碗言相留。挽留要适度,避免过于客套和虚情假意。客人要走,应等客人起身后,再站起来,以免给客人留下迫不及待送客的印象。起身后帮客人取外套,为客人开门。


送客通常送到大门外或楼道口,当客人走远后才关门,关门要轻,如果客人刚出门,就听到背后“砰"的一声关上门,会让客人感到主人巴不得自已早点离开,自己是不受欢迎的,这样一来,待客时的千般热情都在匆忙无情的关门声中失去意义。远方来客,要送至村外或路口。如果是老人或幼童,可以搀扶着送下楼或送上车,目送他们走远。


二、做客之道


拜访前,最好与主人约好时间,尽量避开主人的用餐和休息时间。约好时间后,必须准时赴约,到达的时间应该比约定的时间稍稍提前,不可去得太早或太迟,太早会扰乱主人的时间安排,太迟会让主人焦急等待,都是失礼的表现。如果遇到特殊情况不能按时赴约,要及时与主人打招呼,另行约定拜访时间。


做客时要注意着装朴素大方,尽可能带些小礼品,以表示对主人的尊重。到门外时要轻轻敲门或按门铃,主人开门后,要先互致问候,不可开门既进,要等主人让入方入。


入座时,要待长辈入座后,按主人安排入座。入座前要从容直立,不可东张西望,入座后要注意坐相,不可以东倒西歪。主人端送茶果时,客人要起身道谢,并双手迎接,如果安坐不动,则有役使主人之感。


交谈时,要专心、大方,不忸怩羞怯,不高声大叫,也不喧宾夺主。如果有长辈在座,应该用心倾听长者的谈话,不可随便插话。不经主人允许,不可随意翻动主人家里的东西。不携一切动物上门。


如主人家中另有他客到访、主人欠伸,或看钟表,主人面带倦意,减少倒水次数或少说话等。要学会在恰当的时候主动告辞,告辞前要向主人致谢。


三、文明用餐


用餐之前,主宾要互相谦让之后才入座,任何一方不经谦让就坐下是失礼的行为。就餐时,要事先了解座次排法,依礼而坐。保持自已的情绪、表情和整体气氛一致,不要随意唉声叹气,如果你是主人,叹气就是不欢迎客人之嫌;如果你是客人,叹气就会让主人觉得招待得不好。


凡是饮食,应该要约束身体,与桌子保持距离,不要让身体与桌子靠得太近。吃饭时,要从容不迫地举起筷子,接照顺序从盘中夹莱,不要急迫匆忙,以至于把菜肴拨乱。咀嚼不要发出声音。也不能放纵自己的啫好,贪求吃的很多。放置碗筷,都应当加倍用心地关注,不要使碗筷不小心掉到地上。


用餐动作要文明,尽量少说话,说话时要轻柔,要避免唾沫溅入公器中。用餐过程中,不要玩手机。如果一直低头玩游戏、看微信,会给人一种无视他人的感觉。没有特殊事情,尽量少接打电话,如果确实有急事,可以跟在座的人说声“对不起”等类似这样的致歉语。


用餐时,要待主人或长辈开始用餐时再动筷子,不可抢在前面,如果是主人亲自烹调,须向主人致谢后再开动,还要赞美主人的饭菜可口。即使是饭莱做得过咸、过淡,或者不合自已的口味,也应该尝一些,这是对主人劳动的尊重,而不应该当面说出来,那样会使主人难堪。


食毕,客人应该主动将剩余的饭莱撤除,此时,主人要起身阻拦,请客人安坐,然后客人才坐下。做主人的,要照应客人用餐,客人食末毕,主人不能先起身离开。宴席结束时,要等老人先走,晚辈才可以走。



四、学生礼容

1、盥洗:清晨起床,就应当洗脸梳头以修饰容貌仪表。凡是洗脸,一定要用手巾遮挡保护衣领,将两只袖子卷好,不要让它们被水沾湿。梳头,一定要使头发光洁整齐,不要散乱,只须崇尚朴素文雅,不可以打扮成社会上浮夸浅薄的样子。

2、著衣:凡是穿衣服,经常要加以爱护。吃饭喝水时要注意,不要把衣服弄脏:走路时不要让泥土污染衣服。劳动时,一定要脱去外衣,以便于干活。衣服有污垢,破损,一定要洗济缝补,以求整洁。在闲居盛夏时,注意自我约束、保持庄重,不能够脱衣裸露。

3、站立:凡是站立,应该两手交握如拱形、身体正直,两脚并拢。站立时,一定要依顺所站立的方位,不可以歪斜。如果身体靠近墙壁,即使废乏劳累,也不可以倚靠。


4、安坐:凡是坐,身体必须安稳端正,收敛双脚,两手交握如拱形。身体不可以俯仰倾斜,不可以倚靠桌子。如果与别人同坐,更应当约束身体使之庄重肃静,不要横着胳膊妨碍他人。

5、行走:凡走路,两只手要收纳在袖子里,缓步慢走。迈步不要太大,不要左右摆晃动。眼睛要时常看着脚,恐怕跌倒。登高一定要用两只手提着衣襟,走路时甩着胳膊,跳着脚步是最轻浮的表现,应当时常约束自己的这种行为。

6、言语:凡是儿童时常应该闭口不言、保持安静,不可以轻率随便地说话。如果要说话,必须轻声细语、语气平和,不能喧哗吵闹。所说的话,必须真实有据,不可说谎骗人,也不可以傲慢诋毁别人以及随便议论别人的优缺点。像社会上那些粗俗的话、开玩笑的话、没有益处的话,尤其应当绝对禁止。


头次见面用久仰,很久不见说久违。

认人不清用眼拙,向人表歉用失敬。

请人批评说指教,求人原谅用包涵。

请人帮忙说劳驾,请给方便说借光。

麻烦别人说打扰,不知适宜用冒昧。

求人解答用请问,请人指点用赐教。

赞人见解用高见,自身意见用拙见。

看望别人用拜访,宾客来到用光临。

陪伴朋友用奉陪,中途先走用失陪。

等待客人用恭候,迎接表歉用失迎。

别人离开用再见,请人不送用留步。

欢迎顾客称光顾,答人问候用托福。

问人年龄用贵庚,老人年龄用高寿。

读人文章用拜读,请人改文用斧正。

对方字画为墨宝,招待不周说怠慢。

请人收礼用笑纳,辞谢馈赠用心领。

问人姓氏用贵姓,回答询问用免贵。

表演技能用献丑,别人赞扬说过奖。

向人祝贺道恭喜,答人道贺用同喜。

请人担职用屈就,暂时充任说承乏。


7、视听:凡是看和听,必须集中精神,经常使耳朵和眼晴保持专注。眼睛看书,则全部心思都在书上,不可以斜眼看别的地方。耳听父母的教导告诫与老师的讲解议论,则全心全意的听,不可以同时又听他人的说话。即使不看书、听讲时,也应当凝聚视线、收拢听力,不要使自己的心追逐外物。


8、应对:凡是尊长召唤,应该随声响应,不可以迟缓。尊长召唤时如果是坐着的,则站起来:如果有食物在嘴中,则吐出来;如果距离较远,则小步快走到尊长身前。尊长有问话,则按照事实如实应答。但是,回话时要听尊长所问的话说完了才回答,不要提前在话没说完时候打断。回答完毕,等尊长命令回去,才能回到原来的地方。

9、揖拜:凡是跪拜,作一次揖后稍微退后,再作一次揖,先跪左腿,再跪右腿,磕头至地,然后起来。起来时,先起右腿,把两只手一块按在右腿膝盖上,然后再起左腿,行揖礼。行跪拜的礼节,以和缓显示尊敬,不可急迫。拜时,低下头,两手交握如拱形,稳稳地跪下双膝,腰要挺直,不可以踞坐,以显示对别人的恭敬。


五、容经连语

1、思想意念:意志和表情有四中表现方式:在朝廷上表现的非常深邃神圣而严肃;在军队中表现的庄严整肃而坚定;祭祀时表现的心情平静优伤而随和;在丧事中表现的肃穆而忧愁。


2、容貌四种表现准则:在朝廷中的容貌,互相仿效小心谨慎严肃而恭敬;在祭祀时的容貌,跟随众人谦卑恭敬而和顺;在军队的容貌,忠诚严肃矫健而勇猛;在丧事中的容貌,忧愁恐惧如同死者一去不复还。


3、目光注视四种准则:在朝廷中的目光,端正平视;祭祀时的目光,注视好像表达什么;在军队的目光,表现出坚定的意志,像猛虎一样张开双眼;在丧事中的目光,对着帽带注视下方。


4、言语四种表达方式:言语恭敬而温和,是朝廷中的表达方式;文饰的言语表达有次序,是祭祀时的表达方式;憋住气息压低声音,是军队中的表达方式;言语有气无力,是丧事中的的表达方式。


5、站立的姿态:固定两腮目光平视,两肩平齐脊背挺直,手臂如同抱鼓,两脚相距二寸,端正面部整理帽带,两腿站直两脚并齐。身体手臂不摇动叫经立,徽微微前倾叫作恭立,弯腰如磬叫肃立,弯到玉佩下垂纠作卑立。


6、行走的恣态:行走时身体微微前倾,双手手臂不摇动,两肩不上下晃动,看起来没有倾斜,从从容容慢步行。衣袖摆动轻松自然,两肩自然下垂衣衫如同流水,两脚向前快步直行。


7、跪拜的姿态:拜的时候身体微微前倾,喜庆的事左手包在右手上,凶丧的事右手在左手上,女子相反,拱手向前方举起,颈项低到佩带的玉衡之下,宁可快速不能缓慢,脊背和颈项的形状像屋脊一样。


8、坐的姿态:按照经立的姿势坐下,两腿两足并齐不歪斜。目光平视叫作经坐,略微俯视尊长的膝盖叫作恭坐,仰视时目光不出身边数尺叫肃坐,低头往下,手肘下垂叫卑坐。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国学汉语

  • 字典
  • 康熙字词
  • 说文解字
  • 词典
  • 成语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

四库全书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