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
当前位置:汉程网 >民俗 >民俗文库
分享
  • 微信里发现点击扫一扫即可分享
评论
  • 0

《老北京的服饰与穿著》老北京服饰中的中国新式

 剪辫易服,文明创新:老北京服饰中的中国新式


    时代变更,满族服饰渐式微


    民国成立后,政府曾发布“剪发通令”,而且还制定了“服制条例”。条例将男子和女子礼服式样做了明确规定。


    男子礼服分为大礼服和常礼服二类。大礼服基本对西式没有做改动,常礼眼中,一种为西式;另一种则为中式褂袍,其中褂短对襟,袍长大襟。大礼帽,帽筒高,平顶下沿为椭圆形。常礼帽,帽筒矮,下沿也呈椭圆形。


    女子礼服,上衣长与膝齐,袖和手腕齐,对襟,带领,左右前后都开禊。下为带褶的筒裙,上缘两端有裙带。


    民国初期,从服饰上看,北京的守旧之风依旧浓厚。直到20世纪20年代初,国家机关、公司洋行、银行等部门的有些青年人才开始穿西装。


    此时,民国政府规定的常礼帽颇受欢迎,戴的人日渐增多。然而戴小帽的人也有不少。当时夏戴草帽,冬戴风帽,学生带鸭舌帽,卖力气的人冬天戴毡帽的人四处可见。


    20世纪20年代以前,北京妇女一般为上衣下裙。青年妇女多喜欢穿瘦身秀长的衫袄,衣领挺高,下穿黑长裙。直到20世纪20年代后,才开始注重“曲线美”,将满族穿的长袍推陈出新,改造成近代体现女性曲线美的旗袍。


    民国成立后,北京无论男女脚下多穿鞋了。男子喜欢穿小圆口千层底布鞋。西式皮鞋为青年公务人员所喜爱。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很多学生穿橡胶底球鞋。青年妇女则开始穿高跟鞋。但一般成年放足妇女则以穿尖口布鞋的为多。


    头戴燕尾暖帽、上穿高脖领中袖短袄、下着长裙的女性装束与头戴瓜皮小帽、上穿长袍、外套高领对襟短袄的男性装束,是那一时期的普遍装扮。


中西合璧,时髦时装靓登场


    中国近代的传统服饰在西方政治、经济、文化的冲击下,面临着严峻考验。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废除了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

   
   民国成立以后,清朝的服饰制度大部分被革除,传统服饰至此发生了整体上的变化,中西合璧的服饰或纯西式的服饰逐渐被人们所接受,“中山装”和“旗袍”成为这一时期的经典服装。

   
   20年代女装
 

    20世纪20年代的女子以上衣下裙为流行服饰,上衣有衫、袄、背心;款式有


    对襟、琵琶襟、一字襟、大襟、直襟、斜襟等;领、袖、襟、摆等处多镶滚花边,或加刺绣纹饰;衣摆有方有圆,宽瘦长短的变化也较多。上衣下裙的女装被女子所青睐,但裙式不断简化。


    20年代男装


    20世纪20年代,男子流行的服饰是长袍马褂或西服,中山装等。起初还留有传统模式,后来受西方服饰文化的影响,男子也开始穿着西装,但并不排斥原来的服饰,长衫、马褂与西装革履并不会彼此影响。


    礼帽


    礼帽分冬夏两种款式,冬天用黑色毛呢,夏天用白色丝葛。它的形状大多是圆顶,下面有宽阔的帽檐。穿着中式、西式服装都可以与礼帽相搭配,这是当时男子最庄重的服饰。其它便帽的种类和式样也比较多,一般都根据各人的身份、地位及职业而定,没有统一的制度。


    裤子


    民国初期的中式裤子,大多比较宽松,裤脚用缎带系扎。20世纪20年代中期,不再使用扎带,裤管也比较宽大。至20世纪20年代后期,裤管逐渐收小,并恢复了扎带的方法,带子都是以本色质料缝制在裤脚上的。


    发式


    女子的发式,随着潮流的变化而变化。曾经时尚的发髻有螺髻、朝天髻、空心髻、盘辫髻、堕马髻、舞凤髻、蝴蝶髻等等。


    年轻女子除了梳髻以外,有的还在额上留一缕头发,俗称“前刘海儿”。前刘海儿一般都盖在眉间,也有把两眼遮住的,还有将发剪成圆角,梳成垂丝形的;或者将额发分成两绺,并修剪成尖角,形如燕尾,时称“燕尾式”。


    到了民国初年,一种极短的刘海儿发风糜一时,远远看去若有若无,名叫“满天星”。女子剪发以后,一般多用缎带束发,也有用珠翠宝石做成各种发箍套在发上的。大约是20世纪30年代的时候,女子纷纷模仿西方国家的发式,有的还把头发染成红、黄、棕、褐等各种不同颜色,以示时尚。


    中山装


    中山装将西式服装和中式服装的特点相结合,曾被赋予了革命及立国的含义,以衣服的结构寓意“礼、义、廉、耻”,“以文制国”,“五权分立”和“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等等。封闭的衣领显示了“三省吾身”、严谨治身的理念。


    中山装穿起来收腰挺胸,舒适自然。夏季中山装以白色居多,较廓端正。其它季节以黑色为主,有严肃、庄重的美感。


    连衣裙


    20世纪20年代,连衣裙成为一部分留学生及文艺界、知识界的女士所欣赏的服饰,至20世纪30年代穿者渐多。其特点是上衣和下裙相连,中系收腰或束腰带;连衣裙多为直开襟;袖子也变化鸟端,如长袖、短袖、泡泡袖、喇叭袖等。领有方领、圆领、水兵领等;下裙有斜裙、喇叭裙、节裙等,款式变化也比较多。


    旗袍


    满族女子喜欢穿旗袍,20世纪20年代以后,被受汉族女子的关注。它经历了无数次的变化,终于成为具有独特民族风格的中国女性的主要服装。旗袍因简洁、大方而迅速流行,加上高跟皮鞋的衬托,最能体现出东方女性的优雅气质。


    满族旗袍


    清末满族旗女穿的旗袍,特点是宽大、平直,下长至足,材料多用绸缎,衣上绣满花纹,领、袖、襟、裾都滚有宽阔的花边,且花边越多越时尚。


    20年代旗袍


    每个时代的旗袍都有其不同的特点,受欧美服装的影响而20世纪20年代初的旗袍,袖口逐渐缩小,滚边也不如从前那样宽阔。至20年代末,旗袍的款式有了明显改变,长度比以前缩短,且腰身收缩,更加合体。


    30年代旗袍


    到了20世纪30年代,旗袍款式的变化主要集中在领、袖及长度等方面。先是流行高领,后来又流行低领,甚至流行起没有领子的旗袍。袖子的变化也是如此,时而流行长的,长过手腕;时而流行短的,短至露肘。至于旗袍的长度,更有许多变化,在
一个时期内,曾经流行长的,后来,又流行短的,但通常都在膝盖以上。


    40年代旗袍


    战争也是影响旗袍变化的原因,20世纪40年代旗袍的款式趋向于取消袖子、缩短长度和减低领高,并省去了许多繁琐的装饰,使其更加轻便、适体。


京郊装束,因陋就简适为先


    当年,北京近郊农村各行业的职业服装与城里相比,可谓是天壤之别。尤其是“山里”或靠近山根底下的人,其着装敝陋的程度令人不堪入目。现按其行业及着装的具体情况分以下几部分:


    布铺,也叫“洋布庄”,这是比较干净、讲究的座商。站柜台的学徒都穿长及脚面的大褂,夏天多为蓝色,冬天为黑色,罩在大棉祆外边。


    里边穿白上衣,在柜台上要把袖口挽起来,露出白内衣。从长衣开禊露出的裤子(不论单、夹、棉)必须用青腿带绑上。头戴礼帽,脚穿白线袜,千层底圆口青布鞋。


    一旦来了老主顾,一定要请他到内屋上茶,根据其所要选择的布料,将货送到内屋令主顾挑选。


    对熟人老主顾,更要照顾一些,在量尺上要多“让”出一二寸。掌柜的要穿长袍大褂儿,有的还要穿上缎子马褂儿,表示买卖殷实富有。


    粮店,俗称“粮行”,经营粮食生意。站柜的身穿半长不短的大褂儿,只到膝盖,俗称“二道罗”。冬天穿的半大棉袄,叫做“二道罗棉袄”,外罩长衣要长出“二道罗棉袄”半寸或一寸。这样,既方便伙计搬运粮食,也方便洗换外罩。


    对粮食的检验也比较简单,抓出一把用手颠几下,剩下几粒,放嘴里嚼一下就知道其干湿程度,然后定价。凡是买卖家讲好价钱的,就把口袋合上,不许再卖给别人了。


    粮店伙计无论冬、夏都穿长袍,且衣袖要长,必须盖着手面。讲价钱时,为避免其他人听见,不用口说,而是将袖子一甩,在袖筒里用手语讲价,价钱讲好后,买卖便可以成交。


    卖猪肉的店铺,人们称为“猪肉杠”,这一行业油污很严重。不论是擒猪的、卖肉的,还是掌柜的,夏天,都穿白布坎肩儿,这种坎肩多为大襟儿,就是那种没有衣袖的汗禢儿。


    也有个别穿对襟儿的,但都不用钮扣,而是用“布拌儿”。少数有蓝布围裙。


    从外观上看,他们一年四季油渍满身,与“油厨子”相似。


    卖羊肉的店铺,俗称“羊肉床子”。一般由回民经营。从业者头戴白色或蓝色的瓜皮小帽。多穿“对襟坎儿”,夏天为白色,冬天为蓝色或黑色,不用大襟,扣门不用钮扣或“拌儿”,而是用“带儿”。掌柜的则穿长袍,头戴白帽(也叫“礼拜帽儿”)。


    京郊的医生,被称为“先生”,有病请“先生看”。旧时没有医院和诊所。这种农村医生(先生)的着装讲究“斯文”,夏天要穿夏布大褂儿。冬天大棉袄,外套灰色大褂儿,有的还要罩上一件青(黑)马褂、头戴瓜皮小帽,脚穿皂(黑)鞋。


    农村医生中还有一种人,是“卖野药的”。身穿灰布大褂儿,背个蓝布包袱(里边有草药,也有蜡皮中药,九散膏丹等,药价较便宜,但有很多假药)。他们以摇手铃招揽要看病的人。


    拉骆驼的。北京西南山里拉骆驼的,多是以运煤为主。不论冬夏,他们均以黑色的短衣裤为主要装束,并在腰间扎一条如同中指粗的骆驼毛搓成的绳子。
 

    冬天“口外”天冷风大,除了短棉衣裤外,还要备一件类似于棉袄的老羊皮袄,这种皮袄比一般皮袄要肥大的多,穿起来很暖和,走累出了汗,往往还要把怀敞开。


    拉骆驼的不分昼夜,困了穿着大皮袄当被子,趴在骆驼背上就睡。


    拉骆驼的需长途跋涉,所以,脚下都穿一双“山鞋”,俗称“踢死牛”,即实纳帮子的布鞋。鞋底上有六枚大帽铁钉,前鞋掌上三枚,后鞋跟上三枚。走路时,


    纳帮子的布鞋。鞋底上有六枚大帽铁钉,前鞋掌上三枚,后鞋跟上三枚。走路时,鞋后跟总是会响起的响声。


    卖酸枣儿、甜杏干儿的。这是山野人背了山篓子到农村去做的买卖,他们穿的衣服都是短棉衣裤,里边有换洗的衬衣。城里管叫“空心棉袄”,当地人则叫“光杆儿棉袄”。


    为了使棉衣贴身、挡风,他们都要把一根骆驼毛搓成的绳子系在腰间,脚下穿的是一双老“山鞋”。


    住在山根底下的人以及山里人的衣着简朴。夏天,男人只穿一短裤,上身赤背,时间一久,身上被晒得又黑又亮,有如发光的铜像。个别怕晒的就弄一个包袱皮或一个洋面袋子按在身上。还有的虽然带着一件衣服,但不穿肩膀上,表示不富,但是“有”。脚上根本不穿鞋,光脚走在乱草丛里和石子小路上。这种情况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仍然如此。


    煤矿工人旧时俗称“煤黑子”,干煤活叫“走窑”。


    煤矿工人衣服破烂不已,在矿里没有女人,因此干活时只用一块遮羞布而已。


    矿主是惨无人道的,有的矿主为了怕工人跑掉,就强把工人的衣服收起来。你要想跑,他就组织几个“腿子”、流氓,进行殴打。


    行船的。旧时,永定河边有一种所谓“船工”。夏天,在码头掌管行船。冬天,


    纳帮子的布鞋。鞋底上有六枚大帽铁钉,前鞋掌上三枚,后鞋跟上三枚。走路时,鞋后跟总是会响起的响声。


    卖酸枣儿、甜杏干儿的。这是山野人背了山篓子到农村去做的买卖,他们穿的衣服都是短棉衣裤,里边有换洗的衬衣。城里管叫“空心棉袄”,当地人则叫“光杆儿棉袄”。


    为了使棉衣贴身、挡风,他们都要把一根骆驼毛搓成的绳子系在腰间,脚下穿的是一双老“山鞋”。


    住在山根底下的人以及山里人的衣着简朴。夏天,男人只穿一短裤,上身赤背,时间一久,身上被晒得又黑又亮,有如发光的铜像。个别怕晒的就弄一个包袱皮或一个洋面袋子按在身上。还有的虽然带着一件衣服,但不穿肩膀上,表示不富,但
是“有”。脚上根本不穿鞋,光脚走在乱草丛里和石子小路上。这种情况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仍然如此。


    煤矿工人旧时俗称“煤黑子”,干煤活叫“走窑”。


    煤矿工人衣服破烂不已,在矿里没有女人,因此干活时只用一块遮羞布而已。


    矿主是惨无人道的,有的矿主为了怕工人跑掉,就强把工人的衣服收起来。你要想跑,他就组织几个“腿子”、流氓,进行殴打。


    行船的。旧时,永定河边有一种所谓“船工”。夏天,在码头掌管行船。冬天,在冰上撒沙垫道防滑。


    在冰上撒沙垫道防滑。


    当时,农民有谚云“有礼的车站。无礼的码头”,都是根据工人的衣服所说的。车站工人都衣装齐整,码头上则不讲究那么多了。


    夏天,行船的船工免得湿了衣服,穿着更难受,便索性赤身裸体,一丝不挂。当地就是这个风俗、习惯,不会让人觉得难堪。


    乞丐,在农村被称为“要饭的”。那时,即使是穿的破烂,除了孩子,也多穿长衫,尤其是遇有办红白喜事的人家,乞丐们成群的去“赶吃儿”(叫白了就成“赶车儿”了),更要尽量穿的礼貌些。乞丐即使是过年去乞讨,也不可赤裸下半身,这是乞讨人的规矩。


翻天覆地,蓝灰色彩满神州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切反映旧的意识形态的东西都被彻底否定,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也随之而改变。


    为树立自己的民族形象,体现我国的民族精神和气魄,新中国选择了孙中山先生所创导的中山装为中国男装的基本模式。不过,为了适应人们的消费能力以及制做工艺上的需要,又在原来的款式上、色彩上,略加改进。


    事实上,由解放区带过来的“干部服”,以及后来兴起的“人民装”都是中山装的变种,或者说已经为新式中山装定了型。


    装的变种,或者说已经为新式中山装定了型。


    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山装及其变种的人民装占领了服装市场。它几乎成了男装独一无二的模式,被人们广泛穿用。


    在当时,不分社会阶层、职业、地位、等级,上至中央首长,下至机关、学校、企业,任何一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穿中山装。


    中山装没有年龄界线,老、中、青三代皆为一式。夏天穿浅色的,冬天穿深色的,还可以套在小棉袄外边当“外罩儿”。也可以做成棉“中山服”。


    这一时期中山装的色彩比较单调,无论男女老少,颜色都为灰、蓝两种颜色。1949~1952年多为灰色;1953年以后多为蓝色。


    穿中山装或其变种服装,基本上不须与其他穿戴物配套。不过当年流行的一种“干部帽”带上后会使人增色不少。


    “干部帽”在1949~1950年一般为六角帽;以后一直为软胎圆形、扁平,前有硬袼褙做胎的月牙形帽檐的便帽。


    至于脚下的鞋袜,根本不考虑与服装的配套,可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圆口便鞋、五眼便鞋、篮球鞋、白力士鞋、皮鞋等。


服装革命,中山新装不径走


    中山装是辛亥革命以后开始流行的,它以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做临时大总统时穿用而流行于世。它是中国现代服装中的一个大类品种。


    中山装的上衣左右上下各有一个带盖子和扣子的口袋,下身是西裤,毛泽东主席对“中山装”很欣赏,他一直坚持穿中山装,因而国外朋友又称中山装为“毛式制服”。


    中山装穿着简便、舒适、挺括,在民国18年(1929年)制定国民党宪法时,曾被规定为一定等级的文官宣誓就职时所穿服饰,以表示对先生的尊敬。


    中山装原由当时的军装改制而成的。1919年,孙中山先生在上海居住时,有一次,他将一套已经穿过的陆军制服拿到著名的亨利服装店请裁缝改成“便服”。衣服改好后,既不像军制服,又非“唐装”,更非“西装”,店员便为之起名为中山装。由于孙中山
先生在海内外声望很高,这种服式便迅速流传全国。


    还有一种说法。1902年,孙中山到越南河内筹组兴中会,偶入河内由广东人黄隆生开设的洋服店,为了节省外汇,并能体现中国国情而授意黄隆生设计一种美观、简易而又实用的中国服装,黄根据西欧和日本服装式样,并结合当时南洋华侨中流行
的“企领”文装上衣和学生装而设计缝制成的。当时的中山装背面有缝,后背中腰有带,前门襟钉9个钮扣,上下口袋都有“胖裥”。


    现在的中山装关闭式八字形领口,装袖,前门襟正中5粒明钮扣,后背整块无缝。


    中山装根据《易经》周代礼仪等内容寓以意义,如4个口袋代表国之四维(礼、义、廉、耻),前门襟5粒钮扣用于国民党区别于西方国家三权分立的五权分立(行政、立法、司法、考试、监察),3粒扣子代表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等。


    袖口可开叉钉扣,也可开假叉钉装饰扣,或不开叉不用扣。


    上衣口袋的明口袋,左右上下对称,有盖,钉扣,上面两个小衣袋为平贴袋,底角呈圆弧形,袋盖中间弧形尖出,下面两个大口袋是老虎袋(边缘悬出1.5~2厘米)。


    裤有三个口袋(两个侧裤袋和一个带盖的后口袋),挽裤脚。中山装廓形分明,垫高收腰,穿着简便,稳重大方。


    中山装的做工非常讲究,领角要做成窝势,后过肩不应涌起,袖子同西装袖一样要求前圆后登,前胸处要有胖势,四个口袋要做得平服,丝缕要直。
 

    在工艺上有精做简做之分,前者有夹里和衬垫,一般用作礼服和裤子配套穿用,后者不加衬料,用以日常作便服穿用。中山装既可作礼服,又可作便装。在穿着时,要注意将人的气质与中山装的意蕴相结合,否则会有失风雅和严肃。


    中山装的颜色也是多种多样的,除常见的蓝色、灰色外,还有驼色、黑色、白色、灰绿色、米黄色等。


    一般来说,南方地区多选择浅色,而北方地区则对深色情有独钟。在不同场合穿用,也要注重颜色的选择,作礼服用的中山装色彩要庄重、沉着,而作便服用时色彩可以鲜明活泼些。


    中山装对于面料的选用也有不同的要求,作为礼服用的中山装面料宜选用纯毛华达呢、驼丝锦、麦尔登、海军呢等。这些面料的特点是质地厚实,手感丰满,呢面平滑,光泽柔和,与中山装的款式风格相吻合,使服装更显得沉稳庄重,而作为便服用
的面料,可选择相对较灵活,可用棉布卡其、华达呢、化纤织物以及混纺毛织物。


中西合璧的结婚礼服


    民国以后逐渐兴起的新式“文明结婚”所用的礼服、饰物,是崇尚欧美风俗习惯的产物。


    民国初年,新旧参半、中西合璧的混合衣饰在新郎、新娘、证婚人、介绍人、主婚人(即新郎、新妇的家长)以及其他司礼人员的服饰上有鲜明的体现。


    直到20世纪30年代,经过20年的实践,文明婚礼的礼服才日渐规范下来。新郎的礼服仍采用中西两式,当事人任选其一。一种为西式大礼服,另一种是中式的袍褂。


    第一种的新郎礼服、饰物已经完全西化。身穿西式黑色燕尾大礼服,白衬衣,系上黑领花。手套白手套,持高筒礼帽(不戴),足穿白袜、黑皮鞋。在礼服左上小兜掖一块折成三角形的白手绢作装饰,并佩戴一串白茉莉花,称为“挂花儿”。


    第二种的新郎礼服、饰物,为中西合璧形式。身穿蓝缎长袍,外罩青(黑)缎或礼服呢马褂,足登白丝线袜,青缎或礼服呢圆口便鞋(如果穿西服裤则穿皮鞋),头戴美式礼帽。马褂对襟二扣的左边佩戴红绫裱褙的大红牡丹花一朵,下缀红绸带,上烫金字“新郎”。


    伴郎的穿戴基与新郎基本一致,只是穿第一种礼服时,不持高筒礼帽。如果穿第二种礼服,胸花下的缎带为“伴郎”二字,其他相同。


    新娘按例身穿白软缎直垂脚面的礼服长裙;头戴珠冠花环,披有四米以上的白色罩纱(行进时,由提花篮的两个小孩给拉纱);戴白手套,执手花,长青草垂地;脚穿高跟皮鞋或白软缎绣花鞋。


    伴娘(也叫“伴姑”)与新娘服饰基本一样,只是没有头纱,手不执花。


    新郎、新娘左手小指都要戴一枚戒指除表示已订婚之外,也是为了在典礼时互相交换饰物。


    拉纱、提花篮的小孩按例为两名,均为十五岁以下,九岁以上的一对女孩,或一男一女。男孩穿深色西装、白衬衣,紫红色领花;女孩为白衫、白色百褶裙。男、


女均为短袜、皮鞋。


    新娘身穿的白礼服、白头纱,据说源于欧洲中世纪,法国路易七世的妻子安妮,因为她别出心裁,在结婚典礼上身穿白缎子礼服,并戴了一顶用珍珠装饰起来的白色花冠。之后,这种婚礼服饰渐渐传播开来。

   
   18世纪后,这种白色礼服、头纱逐渐传播到世界各地。


    最早,结婚时戴的头纱是新娘进入礼堂时用来遮盖面孔的,目的是驱避晦气,祝愿婚后幸福的。


    后来头纱又被赋予了新的含义,表示新娘的魅力只展示给自己的丈夫,同时白色又象征新郎新娘纯洁无暇的爱情。


    这种以白色为主色调的西式礼服,深受年轻人的青睐,可有些守旧的老人却对这白色有些顾忌,甚至是反对。因为聘娶毕竟是喜事,而中国的传统红色才代表喜庆。所以,这文明婚礼也经历了一个由反对到接受的渐进过程。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国学汉语

  • 字典
  • 康熙字词
  • 说文解字
  • 词典
  • 成语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

四库全书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