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
当前位置:汉程网 >民俗 >民俗文库
分享
  • 微信里发现点击扫一扫即可分享
评论
  • 0

《论语之道》:有“礼”行遍天下,无“礼”寸步难行


【1.12】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本篇第二章对有子作了介绍,继孔子开篇提出“学”这一全篇主题之后,以有子的话提出了为学“务本”的儒学观念,并指出“孝为仁之本”(亦指孝为学之本),接着孔子以“巧言令色鲜矣仁”从反面为“孝”作了说明,子夏以“事父母能竭其力”从正面为“孝”作了描述,直到上一章孔子以“三年无改于父之道”从内心之志和外在之行为“孝”作了定义,一路下来,“鲜、竭力、三年无改”等辞都彰显了“孝”含义的深刻和达成的不易,不禁使人产生为“孝”(亦即为“学”)是“苦”的思想。也就是说,一般人可能会认为:“学”是一件痛苦的事情;或者认为:要从事“学”就必须吃苦。这样的认识不仅不符合儒家思想,还有害于“学”的修养。本章再以有子的话提出另一个儒学观念:“和”。“和”亦有“乐”的含义,强调“和”亦是对上述错误认识的一种纠正。

“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亦如“孝”一样重要。现代社会思想观念多元化的现实,使人们更加强调“和”的理念,以至于现在有人将其视为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价值的“核心”,虽不准确,但也从侧面反映出“和”在中国人心中的重要性。对于“学”来说,“和”既是“学”的一个质量评价标准,又是“学”的一个需要完成的结果。在本章,“和”又与“礼”紧密关联着,“礼”是《论语》涉及的几个核心概念之一,有子在本章句首即说“礼”,似乎本章是在讨论“礼”。但综合起来看,重点还是要讨论“和”,不过“和”对应着“礼”,讨论“和”必离不开“礼”,理解“和”也需先理解“礼”。

“礼之用,和为贵”,“礼”的甲骨文字形基本上就是“豊”字,即“礼”字去除左边“示”旁后的字形,其本义为在礼器前祭神,含有人与神沟通的意思,是人与神之间关系的一种反映。“礼”作为人、神关系,被引申用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这样,人与人之间所有的关系行为,如“孝、弟、忠、信”等等,若用一个概念指代,那就是“礼”。

“礼”作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仅属于有相互交往的关系。《说文》即把“礼”解释为“履”。履有行走的意思,“礼”即意味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有明确行为的交往关系。

“礼”还有“理”的意思。理即“道理”,道理即合道之理。故“礼”又意味着:只有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行为合道时,才称得上“礼”。

从根本上来说,“礼”是保障人与人之间交往能“合道”的一种行为方式。但在一定历史时期,一个社会所制定或被人们普遍认可的“礼”不一定都合道,而为了维护社会秩序,合不合道的“礼”都需要被采用,包括社会制度、法律、纪律、规定、公共道德、乡风民俗等等。保持人与人之间的正常关系要“用礼”,“礼”在被用后,又会产生许多作用,其中能促使人与人之间关系即“和谐”又“合道”的一种作用,称之为“和”。

“和”的甲骨文字形为“”,左为排箫,右为禾苗,排箫指乐声优美,禾苗为充实。乐声合理才优美,禾苗合道才充实。“和”即“合理、合道,优美、充实”的意思。人若时时处处“合道、充实”,久之便能“得道”,故“和”的作用至尊至大,故以“贵”称之。因为“和”为贵,所以“礼”在运用任何关系时都要选择“用和”,“礼之用”即“礼之用和”,“和为贵”即“用和为贵”。“用和为贵”又指“和”在“礼”的所有关系之用中最重要,最需要重视,本句的重心因而落在了“和”字上。

“礼”与“和”的关系,根源于“礼”与“乐”的关系。“和”即“乐”,“乐”即“和”。在先秦“五经”(诗、书、礼、易、乐)之中,《礼》与《乐》是并列的两种文化形式,而《论语》是融合“五经”所有文化的一种再创性儒家经典,其内所包含的“礼”与“乐”的关系,亦与“五经”的《礼》与《乐》的关系相通。懂“五经”的人,自然能明白“礼”与“乐”的关系,不懂“五经”的人,可以尝试着从相关文献中去理解。据考证,真正的《乐》经已经失传,但从《史记》的《礼书》、《乐书》中依然能掌握《礼》经、《乐》经的精神实质。经典的标准不在于书的古老,而在于其理与“道”的相合。《史记》之《礼书》、《乐书》,与“五经”之道不背,故可以作为经典来读,从中亦可以深入理解“礼”与“和”的含义。

《礼书》说:

“缘人情而制礼,依人性而作仪”;“诱进以仁义,来缚以刑罚”;“礼由人起。人生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忿,忿而无度量而争,争则乱。先王恶其乱,故制礼义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使欲不穷於物,物不屈於欲,二者相待而长,是礼之所起也。故礼者养也”;“礼义文理之所以养情也”;“一之於礼义则两得之,一之於情性则两失之”;“礼者,人道之极也”。

《乐书》说:

“凡作乐者,所以节乐。君子以谦退为礼,以损减为乐,其乐如此也”;“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感於物也”;“审声以知音,审音以知乐,审乐以知政,而治道备矣”;“先王之制礼乐也,非以极口腹耳目之欲也,将以教民平好恶而反人道之正也”;“知乐则几於礼矣。礼乐皆得,谓之有德”。

《礼书》、《乐书》含义宏大,特别是《乐书》,把乐与礼相互对照,可使人从根源上理解礼乐的本义以及存在的意义。简言之,礼是往内收,是保守的力量,乐是往外放,是开放的力量。礼治易困,需以乐使之自由;乐淫易失,需以礼使之复正。礼乐互相配合、制约,才能处于和谐、合道的状态。“礼之用和”就有礼乐合用的意思。

此首句是本章的论点,是中心,后面各句都是围绕论证此句展开的。

“先王之道斯为美”,“先王”指古代“得道”的君王,“先王之道”既指君王的道德修养之道,又指君王的为政之道。“斯”即“礼之用和”。“美”即“用和”所达到的最好状态,亦是对“用和”的最高评价。“斯为美”即“以斯为美”。该句的意思是:在古代君王对道德修养的看法中,也是把“礼之用和”作为最高原则,把“和”看得最重要、最美好。

“小大由之,有所不行”,“小大”既指人又指事,在人为小人、大人,在事为小事、大事。表面说“人事”,其实指“关系”,即小人与小人之间的关系,大人与大人之间的关系,小人与大人之间的关系,小事中的关系处理,大事里的关系协调等等。综合来说,“小大”意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一切事情的发展与变化,这便是“礼”。“由之”意指由着自身性情发展变化,无约束亦无目的。本章意在论“和”,“小大由之”便是不知主动用“和”的一种人事关系状态。“有所不行”意指“小大”之类人事关系有行不通的时候,即“礼”也有行不通的时候。“由之”易导致“不和”,但也有无意致“和”的可能,故不能说“一定不行”,而是“有所不行”。该句的意思是:在任何人事关系中,若任意而为,或者只按既定的“礼”节办,不知道以“和”为原则,则很可能行不通,达不到目的。

“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本句与上一句为“对联”,上一句是说“不知和”,这句是在说“知和”;上一句说“小大由之”,这句说“不以礼节之”;上一句说“有所不行”,这一句说“亦不可行”。

“知和”即知道了“和”的作用、好处与重要,“而和”即以“和”为目的去做人做事。“不以礼节之”即不用“礼”约束、节制“和”的行为。“亦不可行”既指“知和而和”不可行,也指“小大由之”不可行。“和”虽然是做人做事的一个目的,但做人做事的根本目的还是在于完成既定的人、事任务,实现预定结果,“和”也与“礼”一样,只是达到根本目的的一个保障措施而已。本句与上一句都是在讨论“和”与“礼”的关系,上一句是说“只讲‘礼’不讲‘和’不行”,这句是说“只讲‘和’不讲‘礼’不行”。归纳起来,该句话的意思是:在任何做人做事中只知道为和而“和”,而失去了礼的节制,就和前面的“小大由之”一样,也很可能行不通,达不到目的。

本章一方面指明了“和”的重要性:“为贵、为美”,另一方面理清了“和”与“礼”的关系:“和”与“礼”互相不可偏离。接下去,继续以有子的话讨论“和”的有关问题。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国学汉语

  • 字典
  • 康熙字词
  • 说文解字
  • 词典
  • 成语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

四库全书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