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主要生活在内蒙古和黑龙江,是契丹人的后裔,少数分布在新疆和辽宁的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达翰尔”是他们的固有自称。他们拥有着丰富多彩,源远流长的风俗民情。
下面就带大家看看在达斡尔族文化的都有些什么特点!
达斡尔族是有着悠久历史和文化的民族,具有内涵丰富、风格独特的民俗文化。达斡尔族民俗是达斡尔族民众把日常生产生活中处理具体事宜的实实在在的观念和行为。它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模式化的特点,为人们世代承传并随着社会历史条件的变革发展而发展变化。
达斡尔村庄,一般都坐落在依山傍水,风景优美的地方。屯基开阔,建房稀疏,园田充足并围以土墙或木制篱笆为障,形成园田毗邻,房屋成行,街道笔直,阡陌连片的村庄。房舍、院落修建整齐。
一幢幢高大的“介”字形草房,给人一种大方粗犷的印象。家家户户都围着红柳条编织的带有各种花纹的篱笆。院落布局严谨,马棚和牛舍一般都修筑在离院子较远的地方,保持干净清洁。达斡尔族的传统住房多以松木或桦木栋梁为房架,土坯或土垡为墙,里外抹几道黄泥,顶苫房草,二间、三间、五间不等。
房子一般都坐北朝南,注重采光,窗户多是达斡尔族房屋的一大特点。居室的南、北、西三面或南、东、北三面建有相连的三铺大炕,俗称“蔓子炕”。蔓子炕保暖性能好,是达斡尔人冬季不可缺少的取暖设施。达斡尔人的居室以西屋为贵。西屋又以南炕为上,多由长辈居住,儿子、儿媳及其孩子多居北炕或东屋,西炕则专供客人起居。炕面大都铺苇席或毛毡等。如今,砖瓦房正日益增多,不过,使用火炕等起居习俗仍深受达斡尔人的喜爱。
主要节日是春节。达斡尔族称春节为“阿涅”,是一年之中最盛大的节日,节日里都着盛装,逐户拜年,妇女们互赠礼物。年三十用各种杂物码起一个垛,晚上点燃,老年人要把大块肉和饺子投入火中,祝福人畜兴旺,年三十吃饺子有的要在一个饺子里放上白线,意味着吃到这只饺子的人可长寿两百岁。
初一开始拜年,拜年的人一进门就要打开主人家的锅,抢吃年糕,表示亲密无间,然后吃猪寿子、手把肉,妇女之间要互相赠礼,礼物有烟叶、奶皮、糕点和冻肉,春节一直过到正月十六。正月十六为“黑灰日”,在黑灰日这一天,人们之间,特别是青年人之间要互相往对方的脸上抹黑,认为抹得越黑,新一年越吉利。
达斡尔族实行一夫一妻制婚姻,恪守氏族外婚制原则。过去达斡尔族社会婚姻关系的缔结讲究门当户对两家原来的友谊也在缔结婚姻时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依照达斡尔族过去的风俗习惯,一般不与外族(民族)人通婚,特别是不把姑娘嫁去外民族。
过去喜欢吃稷子米(西吉莫)和大麦米。稷子米有生、熟之别,熟米为煮熟炕干而成,用做干饭、稀粥或炒米;生米可直接做干饭,再拌上牛奶和白糖,香甜可口。民国初开始用粮制面粉,荞麦面可做面条、刀削面,“合洛”(用工具挤压而成的园面条)和烙饼。
喜食肉、奶、鱼,通常将肉煮、烤或晒干食用,很少吃炒肉。喜用鲜奶泡米饭或面条,有时还将鲜奶加工成“黄油”或奶皮食用。老年人喜吃带牛奶和狍肉的燕麦和芥面粥。节日和待客的佳肴有“手把肉”、肘子肉、鲫鱼汤等。爱好烧酒和红茶,为家庭必备、人人享用的饮料。
除食用地产蔬菜外,每户都制作韭菜花、辣椒沫、花菜等小菜,几乎每餐必食。有喜吃野菜的习惯,俗称“半年粮”之说。尤为柳蒿菜为最,洗净用开水烫炸、切碎后拌以猪油或豆油,再加芸豆和鱼等制成汤,十分香美。达斡尔族男女都好吸旱烟。
爱好烧酒和红茶,为家庭必备、人人享用的饮料。除食用地产蔬菜外,每户都制作韭菜花、辣椒沫、花菜等小菜,几乎每餐必食。有喜吃野菜的习惯,俗称“半年粮”之说。尤为柳蒿菜为最,洗净用开水烫炸、切碎后拌以猪油或豆油,再加芸豆和鱼等制成汤,十分香美。达斡尔族男女都好吸旱烟。
达斡尔族禁忌较多,如不许用刀、剪子等锐器指点人;不许踏坐门坎和窗台;不准在室内打口哨;忌在鼠日开犁种;在渔场不许拿着鞭子走;不用白桦和榆木盖房子。三岁骒马下驹认为不吉利,将其卖掉。妇女不许上房项,坐灶门上跨越男人的身体。孕妇不许往灶炕里看,不能铺熊皮、以免流产等。
过去,土葬、火葬、风葬并存。正常老死和病死者,以棺盛殓,实行土葬。每个“莫昆”都有自己的公墓(家族墓地),按辈份先后,自北向南代代埋下去。孕妇,产妇亡故者,患传染病死者,死于外地尸体不全者、无子女者、姑娘和小孩,皆实行火葬,将骨灰装入木匣或互罐入公墓埋葬。不满周岁的死婴或因天花而死的儿童,装入柳条筐,挂在远离村屯的树上或事搭好的木架上,称为风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