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闲季节是哈萨克族人的结婚季。每到这个时候,就会有一对对哈萨克族新人迈进婚姻的殿堂。
我虽然出生在阿勒泰,成长在阿勒泰,但一直没有机会全程参与哈萨克族的传统婚礼。近日,我终于有幸参与了阿勒泰市切木尔切克镇也尔特斯村十户长恰勒哈尔和美女达力亚的婚礼。阿勒泰市司法局住切木尔切克镇也尔特斯村“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工作组组长阿英古力说,这个婚礼要沿袭传统的哈萨克族婚礼来操办,这让我的好奇心迅速膨胀起来。
那天上午11点多,迎亲的队伍才出发,没有摄像车、没有豪华的迎亲车队、没有拉彩礼的皮卡,居然也没有新郎。小伙子们骑上骏马,牵上骆驼,浩浩荡荡地向着6公里外的阿勒泰市拉斯特乡喀拉铁列克村进发。虽然阳光明媚,但初冬的北风吹在脸上还是生疼。热情高涨的伙伴们似乎感觉不到寒冷,一张张红扑扑的脸上洋溢着欢快的笑容。一路上大家有说有笑,唱着欢乐的“加尔加尔”,好不热闹。
上午12点,接亲队伍到达新娘家。娘家人出门迎接时,我发现新郎和伴郎居然也在其中,他们穿着哈萨克族的传统服装“袷袢”,神采飞扬。屋里有不少亲友,桌上摆着五颜六色的糖果、干果和面点,顿时令人口舌生津。刚坐定,娘家人就端上了香喷喷的奶茶,大家吃着聊着,时不时爆发出一阵阵欢乐的笑声。
门外,骆驼上已经多了许多被褥和漂亮的花毡,整个队伍立马光鲜起来。新娘的姐夫把新娘扶上马背后,自己也骑在马后,拥着新娘前行,其他人也纷纷上马。新娘的母亲也骑马跟在队伍里,眼泪还没有完全擦干,喜悦的神情中带着几分失落。新娘的家人把我们送到大路边,新娘的姐夫下了马,我们一群人踏上了回家的路。
走着走着,队伍突然活跃起来,大家策马加鞭向北跑去,只见大家来到一片开阔地,一群男女从队伍中跑出去,尖叫着相互追逐,男人们压低了身子,呼喊着一眨眼就冲到了人群的前面,美女们也不示弱,举起了马鞭。只见村里的一个小伙儿被一个裹着白头巾的美女追着,一路狂奔,冲在了最前头,小伙子一会儿策马逃窜、一会儿又驻足与美女嬉闹,引得其他人夹马立住围观,大声吹口哨、尖叫,看着小伙儿的狼狈样放声大笑……原来,这就是传说中的“克孜库瓦尔”——“姑娘追”。
亲友们各自扎堆,有跳黑走马的、赛马的、摔跤的,还有说笑打闹的……各种“high”,直到有人来召集大家回新郎的村子,大家才停止了嬉戏。
估计新郎“通风报信”了,远远地就看到新郎家的大门口聚了一堆人。新娘一下马就盖上了粉色的盖头,新郎的两个嫂子迎了上来,给她肩上披了一方雪白的“沙吾克列”,上面缀着红色的玛瑙串和猫头鹰的羽毛。两个嫂子一人一边搀着新娘向院里走去。一个英俊的手风琴手拉着欢快的曲子、唱着歌,伴着她们走到长辈们面前。新郎的父母和长辈端坐在屋前,面前铺了一块红地毯,地毯正中放了一块完整的羊皮——“铁热”(预示家庭的温暖、和睦)。新娘在嫂子们搀扶下站在“铁热”上,微微低着头。
这时,一位穿着西装的阿肯弹起了冬不拉,用说唱的形式向新娘介绍男方的家族及他们的家庭成员、各自的特点,如何与他们相处。每介绍完一个人,新娘就向他作一个揖,最后向在场所有的亲友、邻居作揖行礼。新郎的母亲走上前来,掀起新娘的粉盖头,和亲友们一起将新娘迎进家门。这个仪式叫做“别特阿夏”,代表着新娘正式进了男方家的门,成为新郎的妻子。
晚上10点,村里的宴会厅已经聚集了不少亲友,桌上摆着“包尔萨克”等简单的糕点,宴席是四个菜,一盘手抓肉,没有酒水。人们常说:“哈萨克族人会走路就会跳舞,会说话就会唱歌。”果然是一点都不假。大家谈笑风生,轮番上台唱歌、跳舞,争先恐后、毫不做作。
婚礼中,新郎的家人强烈要求我们住村工作组的组长阿英古力上台讲话。她在表达了对新人的祝福之后说:“特别感谢这对新人,举办了一个这样有传统特色,又简朴的婚礼,恰勒哈尔和达力亚是发扬我们哈萨克族传统、厉行勤俭节约的典范,在这里我倡议在座的各位向他们学习。”
我按当今的时价算了一笔账,这场婚礼光租车费、婚宴、酒水等至少省下7800元。这场并不奢华的哈萨克族传统婚礼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节俭适度而又不失隆重,无不在倡导家庭美德感恩父母,坚守家庭和谐,尊老爱幼、乐于助人,勤奋敬业、奉献社会,让人感受到哈萨克族传统文化的魅力,感受到哈萨克民族的纯真、善良与坚持。
衷心地祝愿这对新人恩爱、和睦、幸福到永久……“别特阿夏”仪式,婆婆为新娘揭去面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