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族地方小戏。八角鼓原为满族曲艺形式。建国后,归绥市新城区一些满族人士和艺人搜集整理了一批八角鼓传统曲目,并于1952年成立业余八角鼓剧团,创建八角鼓戏。唱腔以八角鼓传统曲牌联缀而成,道白用普通话,表演模仿戏剧的身段动作,但无脚色行当。1955年在自治区首届音乐舞蹈戏剧会演中,表现满族青年爱情和婚姻的新编传统剧目《对菱花》获得优秀演出奖和演员奖,1959年和1963年又先后被收入《中国地方戏曲集成·内蒙古自治区卷》和《少数民族戏剧选》。此后,又先后整理、改编和创作了《挎柳斗》、《满族之花》、《庆月光》等以歌舞表演为主的剧目。
弦子:自治区满族人民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之一,即单弦。演唱讲究宽厚明朗的欢声、急促烦躁的恨声、凄切颤抖的悲声和沮丧绝望的竭声等。三弦伴奏有随腔伴奏、对比伴奏、接尾伴奏等。一人表演,自弹自唱。后为加强艺术表现力并减轻演唱者的负担,改由他人弹三弦伴奏,演唱者手持八角鼓击节演唱,故有人称之为八角鼓。
太平鼓:满族打击乐器。其鼓框为铁制,圆形,以一面蒙牛、马、羊皮,鼓面上画有民族图案。柄上有三到八只小铜镍或铁环。以藤条击鼓,技巧有敲、打、摇、抖、颤等。无一定音高。鼓键与鼓柄上均缚有装饰用的红樱穗。常作为一种舞具使用,如双人舞、集体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