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
当前位置:汉程网 >民俗 >民间习俗 >节日习俗 >正文
分享
  • 微信里发现点击扫一扫即可分享
评论
  • 0

  每年5月21日左右小满。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云:“小满者,物至于此小得盈满”。古书《恪遵宪度抄本·二十四节气解》云:“小满将满,犹未至极也”。小满是说麦类作物子粒进入灌浆期,而未成熟。小满节,我国从南到北大麦、冬小麦等夏收作物,子粒逐渐饱满,普遍开始结籽成熟。

小满

  黄河中下游地区在小满节平均气温达22℃,降雨量为30毫米左右。小满节,北京地区日照时数、气温显著增加。这时,北京日出时间4点55分,日落时间7点28分,昼长时间14小时33分,比昼长最短的冬至9小时20分增加5个多小时,比3月下旬的春分增加2.5小时。北京5月下旬平均气温达21.8C,比上个月增加6度多。江南此时平均气温已达20℃以上,极端最高气温达35℃左右。

  华北地区每年5月下旬至7月上旬期间要发生干热风,它是一种灾害性天气。干热风,又称干旱风、旱风。它是干旱、高温和风的综合作用,造成水分大量蒸发,破坏了作物的水分平衡而产生危害,此时正值小麦灌浆成熟期,受害严重,麦粒脱水,提前死熟,子粒干瘪,干粒重减轻,严重影响产量。干热风的标准是:温度大于30C,相对湿度小于30%,风力大于3级。华北平原地区重干热风的指标是:日最高气温大于35C,14小时相对湿度小于或等于25%,14小时风速大于或等于每秒3米。如干热风前降雨对小麦影响更大。小麦生育后期最怕雨后干热风,群众称这种雨为丫送殡雨”。

  防干热风的措施是,要选育抗旱、抗干热风的优良品种,增施有机肥料,春季搂麦,促使根系下扎,增加抗干热风能力。春季喷草木灰水和适时浇麦黄水,可防干热风。

  立夏小满初夏到,气温显著升得高。及时追肥补定苗,早抓治虫和除草。小满时节小麦进入乳熟期,开始灌浆,进入子粒形成阶段。小麦后期的管理活动为:

  1.浇好扬花灌浆水。为防倒伏,浇水要避开大风。

  2.叶面喷肥。可喷草木灰水、磷酸二氢钾。

  3.防治蚜虫、黏虫、锈病、白粉病。

  京郊莱区要收获大中小塑料棚及露地早熟蔬菜,并开始播种夏季蔬菜。

  在二十四节气中小满比较独特,它并未直接表示季节,也不表示气候冷热,而是表述了夏熟有芒子粒植物灌浆乳熟,还没有达到完全成熟的时候的状态。“斗指甲为小满,万物长于此少得盈满,麦至此方小满而未全熟,故名也。”这是说从小满开始,大麦、冬小麦等夏收作物已经结果,籽粒渐见饱满,但尚未成熟,所以叫小满。

  小满一般在公历5月20日或21日,这天太阳运行到黄经60度,当日正午用圭表测日影,影长为古尺三尺四寸,相当于今天的0.83米。夜晚观测北斗星的斗柄指向巳的位置,也就是南偏北。它是一个表示物候变化的节气。所谓物候是指自然界的花草树木、飞禽走兽,按一定的季节时令活动,这种活动与气候变化息息相关。因此,他们的各种活动便成了季节的标志,如植物的萌芽、发叶、开花、结果、叶黄、叶落、动物的蛰眠、复苏、始鸣、繁育、迁徙等,都是受气候变化制约的,人们把这些现象叫做物候。

  从这个节气字面的意思便可以看出它是一个与收成有关的节气。

  小满时节,阳光明媚,普照大地,抬眼望去,庄稼生长旺盛。高梁、玉米已经可以看出惊人的变化,长势旺盛,像是一个将要成人的孩子,小麦则锋芒指天,在微风中轻轻摆动,麦秆上直挺着长势旺盛的麦穗,看上去已是滚圆,这时小麦开始灌浆,不久就要成熟了。对于日夜辛勤的农民来说,历经秋播、冬灌、春长、夏熟,就要看到夏收这一天了,他们表现出了由衷的喜悦。于是二十四节气中的这个“满”字用得是再恰当不过了。

  小满时节人们不能只是单纯的等待着收获,在小满期间还要时刻注意“干热风”的侵袭,否则一年的收成将会毁于一旦,眼看着将要收获的庄稼,就会失去。所以这个时候要特别注意搞好田间的管理工作,注意浇水以保证小麦的长势,更有效的抵御“干热风”的侵袭。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汉程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侵权举报

国学汉语

  • 字典
  • 康熙字词
  • 说文解字
  • 词典
  • 成语

四库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