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
当前位置:汉程网 >民俗 >民俗文库
分享
  • 微信里发现点击扫一扫即可分享
评论
  • 0

每年农历的三月三,是壮族、侗族、瑶族、布依族、畲族、黎族等少数民族的节日,尤以壮族最为隆重。在中原有三月三拜祖先 、三月三拜轩辕说法,传说这天是盘古、黄帝、王母、真武大帝的诞辰。

农历三月三,也是壮族的歌节。 歌节不仅是弘扬民族文化的盛会,亦是民族经济交流的盛会。据记载,歌节已有上千年历史。壮族山歌的发展尤为突出,歌会十分盛行。到了清代,形成了数百人以致数千人聚唱的大规模“歌圩。

鸡蛋

农历三月三,街头巷尾到处飘荡着熟悉的地菜煮鸡蛋的清香。

“三月三,荠菜当灵丹”,春食荠菜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传统习俗。荠菜属十字花科,二年生草本植物。花小白色,如米粒,故亦称“地米菜”。荠菜有极高的药用价值,据《本草纲目》记载:“荠菜味甘性平,入心肺肝经,具利尿、明目、和肝、强筋健骨、降压、消炎之功。”可以治疗血痢、水肿、淋症、吐血、便血、血崩、肿瘤等多种常见病。荠菜具有鲜美的口味,可汆汤、清炒、凉拌;与肉糜搭配,特别适宜的是制馄饨、饺子、春卷的心,是人人欢迎的吃食。

民谣说:“三月三,荠菜花赛牡丹,女人不戴无钱用,女人一戴粮满仓。”民谚曰:“三月三,地菜子煮鸡蛋”。相传三月三为荠菜花生日,人们在三月三还用荠菜花煮鸡蛋,据说可治头痛、腰痛,青年女子永葆青春。 陆游诗吟:“残雪初消荠满园,糁羹珍美胜羔豚。”还有“春来荠香忽忘归”等。

三月三地米菜煮鸡蛋的来历

有这样一个传说:三国时期,名医华佗来沔城采药,一天,偶遇大雨,在一老者家中避雨时,见老者患头痛头晕症,痛苦难堪。华佗随即替老者诊断,并在老者园内采来一把地米菜,嘱老者取汁煮鸡蛋吃。老者照办,服蛋三枚,病即痊愈。此事传开,人们都纷纷用地米菜煮鸡蛋吃,热潮遍及城乡。华佗给老者治病的日期是三月初三,因此,三月三,地米菜煮鸡蛋,就在沔阳形成了风俗。以后逐渐传开,在江汉平原一带也盛行起来了。

三月三地米菜煮鸡蛋,现已成为家喻户晓的一个民间风俗。每到这一天,人们就从田野里采来一把地米菜,洗净后放入锅内,加适量水,配上桂皮、八角茴、五香粉、酱油等佐料,同鸡蛋一起煎煮,将鸡蛋煮熟后捞起食之,这既是美味食品,又可以健身治病。 在湖南,农历三月三这天吃地菜煮鸡蛋更是讲究新鲜和配料,地菜一定要是三月三当天采来的,再配上姜片、枫球、红枣、路边荆等中草药与鸡蛋同煮,这样煮出来的汤汁和鸡蛋才更具有药用价值和意义。据老一辈说,如果想要真正达到祛风败毒的食疗效果,用新鲜地菜煮青壳鸭蛋,其实才是最好的。

“农历三月三,不忘地菜煮鸡蛋。中午吃了腰板好,下午吃了腿不软。”地菜一名荠菜,又名地花子,生长于田野、路边及庭园,荠菜叶嫩根肥,具有独特诱人的清香和美味,民间有“三月三,荠菜赛灵丹”“春食荠菜赛仙丹”的说法。地菜性凉,味甘淡,功能凉血、止血,可治吐血、尿血、崩漏、痢疾等症。在这春光明媚的三月初三,采一把新鲜地菜回家煮鸡蛋,在品尝春天气息的同时,也将一年的健康吃了下去,营养又美味,何乐而不为呢?

荠菜煮鸡蛋

材料:荠菜、鸡蛋若干、盐适量。

做法

1、鸡蛋从冰箱里拿出,放在冷水中凉1分钟(为防止鸡蛋煮时破裂)。

2、然后开火闭盖煮(先中大火,水烧开后,转中水火)7分钟,关火闭1分钟。

3、最后取出鸡蛋,逐个敲碎。

4、荠菜洗净,连根一起放到沸水里煮。

5、直到汤汁变色变浓飘出荠菜味,取出煮黄了的荠菜。

6、把荠菜汁倒入盛装了鸡蛋的盆里,撒些盐添味。

7、让鸡蛋泡在汁里一天(使荠菜汁充分进入碎蛋壳里),然后取出食用。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国学汉语

  • 字典
  • 康熙字词
  • 说文解字
  • 词典
  • 成语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

四库全书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