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六习俗有哪些
走百病
所谓走百病,属于古代元宵(或正月十六夜)妇女避灾求福的一种民俗活动,又称烤百病、散百病、游百病、遛百病,明清时期尤为盛行。历史上还有“窄窄弓鞋步步娇,银花火树过元宵;出门不为寻亲友,一走能将百病消”的诗句。
爬爬城,不腰疼;跑一跑,不见老。元宵节夜妇女相约出游,结伴而行,见桥必过,认为这样能祛病延年。江南地区演变为“走三桥”。江南乡村,水网密布,走个三桥并非难事。
此外在“走百病”时,还要“摸门钉”,方能求吉除疾。因“钉”与“丁”谐音,而“丁”又象征男子。因此,妇女们出游,还要到各城门或寺庙去“摸门钉”,需要在黑暗中摸索,不得有照明设备,一次便摸中者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