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
当前位置:汉程网 >民俗 >民俗文库
分享
  • 微信里发现点击扫一扫即可分享
评论
  • 0

山东的花灯种类繁多,各有特色。胶东、鲁中和鲁西南地区习惯用豆面和玉米面做成生肖灯,照家庭成员属相,每人一盏属相灯,节日晚上共置一盘中点燃,俗传谁的灯燃亮的时间长,谁必长寿。有的做全部十二生肖灯,寓意在于消除病灾,使人丁兴旺。此外做代表十二个月的月灯,用于祈祷各该月收获的农作物、水果和蔬菜取得丰收。做狗灯摆在门口,做牛灯、马灯送在牛棚、马棚,做鸡灯放在鸡窝上,做金鱼灯放在水缸里,做荷花灯、寿桃灯、娃娃灯放在居室各处。乳山等地做一盏“看场佬”灯,形为一肩扛各种农具的老人,节日晚上由家中男孩点燃送到打谷场园中间,燃尽之后由家中长者据燃烧情况预卜当年各种作物的丰歉。也有的地方,元宵节傍晚,人们插上灯芯,填进食油,然后庄重地点燃。据说从灯芯燃烧后的形状可以得到各种“信息”。如六月灯的灯芯烧成米粒状,就预示小麦将获得丰收。民间传说,元宵节的灯光,是吉祥之光,能驱妖避邪除百病。所以人们往往端着灯互相照照脸庞,还要照一照屋内屋外的各个角落。诸城的习俗与胶东相似,不同的是女主人等家人入睡后,端着面灯逐个地照一下肛门,边照边念:“豆面灯,豆面灯,照照腚眼不招虫。”据说,这样做可以防止肠道传染病。

元宵节

滕州的萝卜灯别具一格。人们利用萝卜的自然颜色雕成各种花样,十分美观。元宵节傍晚,男孩子们提着满篮的萝卜灯兴高彩烈地到村外放灯,几十步一个,从村头一直摆到山顶,放眼远眺,就象一条光芒四射的钻石项链,远接天宫,近连山村。

过去,德州举行灯会三日(正月十四、十五、十六),节前三天就着手准备,四门(城门)披彩,主要街道上的商行、店铺修整一新,挂上彩灯。彩灯的花样繁多,有内容连贯的套灯,有形态各异的散灯,有端庄华丽的牌坊灯,还有变幻莫测的盒子灯。套灯以《三国演义》、《西游记》、《聊斋志异》和《红楼梦》里的人物故事为内容。由于制作精巧,内容丰富,情节连贯,观灯就象看连环画一样。散灯有二龙戏珠、八仙过海、嫦娥奔月、木兰从军等,千姿百态,争奇斗妍,令人眼花缭乱。牌坊灯的制作比较复杂,先以木杆跨街扎起拱门,再蒙上彩绘绢纱,里面点燃无数灯火,显得十分巍峨壮观。进入灯门,两厢琼楼玉宇,灯火辉煌,仿佛置身于童话的世界。盒子灯是一种大型迭套灯,灯中有灯,一盒多达15种,放盒子灯时,为了便于众人观看,要用一根长竹杆将盒子灯高高举起,然后将导火线点燃,于是,一套套灯便有节奏地跳出盒子,悬在空中,十分有趣。盒子灯有形有声,变幻莫测,引人入胜。曹县有一种特别精致的彩灯,叫雪花灯,据说需要一个能工巧匠的经年之功才能制成。灯体纯白透明,造型新颖别致,点燃后光芒四射,好象一颗洁白无瑕的宝?珠。?

旧时,德州灯会盛大,观众如云。十四这天,郊区的农民一齐拥入城内,有亲的投亲,有友的靠友,无亲无友的去住店房。为了一饱眼福,不辞辛劳。夜幕降临,满城灯火齐放异彩。诸般杂耍,倾巢而出,鸣锣击鼓,边跳边舞。观众人山人海,象潮水似地涌入灯门,全城顿时沸腾了。灯会一直持续到深夜。

博兴农村的元宵节有照灯的习俗。男孩子提着灯,围着枣树转六圈,同时把“嘟佬嘟佬,开花结枣”的口诀念六遍(传说嘟佬是主管枣树的老公公)。据说照了枣树,就能取得枣子丰收。龙口等地,正月十五日黄昏要往祖坟送灯,至墓地于坟前燃灯祭拜,俗称“给老祖宗送灯照着捉虱子”。

开展游艺活动是元宵节的重要内容。杂耍的形式各种各样,狮子舞、龙灯舞、高跷、旱船、花棍、秧歌、赶毛驴……应有尽有,内容以戏曲为主。曲阜城周围村村玩龙灯,每个村的龙灯都要到孔府中表演。孔府耍龙灯的地方在二门里大堂前,平时不得入内的孔府,这时也准许外人入内看耍龙灯。耍龙灯时,孔府的当差和“花炮户”在一旁燃放焰火。

元宵节这天,一些地区庙会十分热闹。费县玉皇庙会在元宵节这天举行“送驾”仪式。送驾队伍由八杆彩旗前导,继而是锣鼓队,高跷、旱船、狮子舞等尾随其后。进了庙宇,焚香献供,载歌载舞。最后将立春时做的“春公鸡”纷纷撒下,兴尽而归。曲阜、邹城、泗水交界处的尼山,是孔子诞生地,正月十五有夫子洞庙会(又有“圣庙会”、“夫子洞会”等名称),会期三天,会场设在尼山孔庙门前,参加者多为年轻妇女与儿童,会中有卖玩具、小吃的摊贩,有唱戏等文艺活动,赶会的人常多达数万人。滕州的元宵节“打花”更是令人倾倒。人们用铁锨端着铁水,向树林中扬撒,火树银花,飞珠溅玉,令人拍手叫绝。

一些偏远农村,虽然没有什么灯会和庙会,但习惯开展一些很有趣味的活动。鄄城的姑娘们在元宵节这天制作花树和花姑娘。她们先用枣枝和彩纸做成花树,再用秫秸和彩纸做成花姑娘,然后把花姑娘挂到花树上,最后把花树插到粪堆上,意思是希望棉花取得丰收。

渔灯节、走百病、邀厕姑

渔灯节。是渔村特有的节日,流行的地区甚狭,最盛的是蓬莱市大季家镇沿海初旺、山后陈家、山后孙家、山后李家、山后顾家、芦洋六处村庄。他们节期不同,初旺等三处村庄为正月十三日,芦洋等三处村庄为正月十四日。节日的主要活动集中在过午一两个小时内。到时,村中鞭炮锣鼓齐鸣,各渔船全体船员夹在大型秧歌队中向渔港码头进发。其时,所有停泊在港湾中的船只都遍插彩旗。秧歌队到码头后作狂欢表演,与此同时各渔船船长率船员登船,在船头、船尾、各舱送灯,然后于船头设供,燃香致祭。供品中必有猪头,猪头上涂猪血,名为“发血财”;供品中又必有鱼,取“有余”之意,鱼以大为佳,寓意“大大有余”。祭毕,于船上大放鞭炮,有亲友来贺,亦携鞭炮于船上燃放,名为“送鞭”。至晚,又送灯于海边,或扎小船载灯,任其飘往大海深处。80年代后期以来,蓬莱渔灯节活动规模越来越大,吸引了国内外旅游者,形成了一个民俗旅游项目。

正月十六传统风俗活动有走百病、灸百病、邀厕姑等。

走百病是明清以来北方的风俗,有的在十五日,但多在十六日进行。这天妇女们穿着节日盛装,成群结队走出家门,走桥渡危,登城?病,摸钉求子,直到夜半始归。德州妇女登上南城门,走到大寺阁,俗谚:“爬爬城,不腰疼。”黄县(今龙口市)妇女走百病必须过西关的月牙桥。莒县农村男女老少这天都要到野外走一走,谓之“走老貌”,据说每年走一次可以青春长在,永不衰老。鄄城的人们一大早就到村外散步,甚至骑上牛马驴骡在大路上奔跑,谓之“跑百令”,谚曰:“跑一跑,不见老”,类同走老貌。有的地方人们登高远眺,有的去林墓前灸翁仲,也有的人在家灸衣带,谓之“灸百病”。潍县(今潍城区)的走百病最有特色,十六日这天,妇女进香到东北城上的真武祠,先在暗中摩弄真武大帝陪神赵玄坛所跨的木虎,俗称“老猫”,据说摸摸老猫,一年不生疾病;又在神祠庭前以艾灸左右两个石人,据说灸石老、石婆,一年不生疮疖,总称“跑老猫”。民国修《潍县志稿》中有一首《潍县竹枝词》说:“新正节始过元宵,结队城头跑老猫,为乞一年百无病,艾香争把石人烧。”高密等地树禾秸为九曲黄河形,儿童在迷宫般的通道中奔跑嬉逐,称“跑黄河”。邹城市的人于十六日往孟庙康熙碑亭摸驮碑的,当地有谚谣:“摸摸头,永远不知愁,摸摸尾,永远不害病。”

邀厕姑又称邀紫姑,早见于刘宋时期的《异苑》,唐代李商隐有“紫姑神下月苍苍”之句,苏东坡在《紫姑神记》中说,神本莱阳人,姓何名媚,字丽娘,嫁为寿阳李景妾,因不容于嫡,常役以秽事,于正月十五吊死厕中,后以为神,妇女作其形邀之卜休咎有验。过去山东各地都有请紫姑的风俗,时间多在正月十六,也有在正月十五或此前的任意一天,形式因地而异,多是年轻姑娘媳妇们的游戏。多数是用炊具扎制成人形骨架,以木、葫芦饭勺或条编笊篱为头,画上眉眼,戴上花,披上女子衣裤。至夜间由众女子带到厕边或栏边烧纸请神,乞愿,或问婚姻,或问蚕桑,以紫姑点头与否定吉凶。紫姑神也有用纸扎或剪的,纸剪者用筷子抬着,看其动静。

类似邀厕姑,招远、龙口等地还有请簸箕姑娘的习俗。正月间,未嫁少女相约数人,取一簸箕,放上一碗水、一杆秤、一面镜子,众人用指顶起簸箕,口中念道:“正月初一(或十五)百草灵,我请簸箕姑娘来算命,清是水,明是镜,戥子不灵问到秤,问一问婚姻动不动?”谁问谁就念叨一遍,如果水在碗里跳动,即表示可以找到一个称心如意的丈夫。俗传正月百草灵,故笤帚、簸箕、针、苇之类皆可为卜。

在淄博一带,正月十六家家户户都去河里挑水做五色饭,即用五种颜色的粮食煮成稀粥,据说吃了五色饭不患头痛病。临朐等地的小儿女,这天以五色米杂七孔针(一种植物)煮粥做巧饭,谓之“增智”。临沂、淄博地区的一些少女,这一天也做“乞巧饭”。她们先在村中挨家挨户地“讨米”,凑足一两碗后,自带炊具到河边淘米野炊。巧饭做好后,先祭河神,再喂鱼虾,最后大家一起吃,吃前还唱一些歌谣,据说姑娘吃了乞巧饭就会心灵手巧。吃乞巧饭的风俗,更多见于七夕。

滕州一带,正月十六日这一天,习惯把出嫁未久的姑娘接回来,俗称“叫闺女”。叫闺女必须是娘家的人亲自到婆家去接,一般是兄弟、姐妹或侄子。平原富裕人家套马车,山区赶毛驴,贫寒人家推独轮车,拉地排车或徒步。这时闺女住娘家可住十天半个月,但必须在二月二以前返回婆家。其他地区这天也有走娘家的风俗,但不一定由娘家接,有的是女婿送,路上对对双双络绎不绝,好事者聚在村头路边,指指点点,称“看新女婿”。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国学汉语

  • 字典
  • 康熙字词
  • 说文解字
  • 词典
  • 成语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

四库全书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