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东为土族传统的丰收节日的总称。流行于青海省民和县官亭一带土族聚居区。每逢丰年农历七月十二日至九月十六日,各村按规定日子轮番举行。每一“纳东”盛会的“会手”即歌舞者辄有数百人之多,组织甚为严密,不论少壮老幼,均须参加。舞者头戴红缨帽或草帽,身着灰、白长衫,亦有外加黑马褂者。队前撑数十面彩旗,上题“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五谷丰登”等字样,随后大队各手执花束、柳枝、麦穗、菜叶、玉米须、笛子、弓箭等物,最后是由每人一面大鼓或一面铜锣组成的锣鼓队。除锣鼓队,其余舞者均左手执旗或道具,右手执扇,随锣鼓节奏,边行边舞,并高呼“大好!”以示庄稼丰收,人畜平安,场面堪称壮观。开始数百名“会手”,分两队各占一半场地转圈舞蹈,数圈后两队交叉汇合一次,称“合会手”。每次“合会手”,使全场气氛为之一增,尤以第三次“合会手”为最,此时舞者情绪激昂,锣鼓喧天,鞭炮齐鸣,一对对以直径十公分的粗木杠互相对打比武的“打杠子”,一双双边歌边舞的“唱喜讯”,众高呼“大好——!”,“大呀——好!”而达于高潮。大场面过后,即表演古老而富有风趣的面具舞,其中以“庄稼琪”(庄稼人)和“杀祸稼”最引人注目。“庄稼琪”是以’教子务农”为内容的情节舞与哑剧,由四人扮演父、母、子、媳,由两个戴牛头面具的小孩扮作牛。开始父母指令子、媳架牛犁田,不懂农事的子、媳,竟反装了套犁的架格,因此惹起在场观众一阵哄笑,父母很生气,便请观众中的长者坐于场内,责令子、媳站立一旁,父母亲自架牛犁田,做示范动作,终于使经过教育的子、媳,兴致勃勃地学会了犁田劳动。“杀祸稼”首先将象征农民的老牛和象征祸害的虎猴在一长梯上摆成造型,由十数人抬出场,然后牛和虎猴跳下开始搏斗,有时围观者亦可上场与虎猴格斗或角逐,象征农民相助除害,祝愿来年丰收。其它还有“五官”、“三将”、“五将”、“民族团结”等历史题材的面具舞。整个“纳东”盛会,从早至晚,人们始终沉浸在丰收的喜悦里。最后以各家送到的新酿制的大缸酒和新蒸制的“大酥盘”(大馒头,最大者可达十多斤)招待会手和观众们方告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