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乐舞具有悠久的历史,在原始种族的狩猎劳动和祭祀活动中已略具雏形,随着农耕时期水田劳动的发展,使农乐舞日渐丰富完善,并被作为推动生产的一种手段承袭下来。从古代到现代,雇农和小农往往以农乐队为中心,团结在一起,用农乐舞带动农耕生产和生活,从此成为农民自已适应生产和生活需要的一种组织形式。
农乐舞的表演形式大体有两种:一种是情节舞蹈。由农乐队的成年舞者及儿童箅者在前,猎人和带假面具的土豪(“两班”)等随后,用舞蹈和哑剧表演,讽刺统治阶级内容的节目。第二种是以技巧和动作为主的舞蹈,主要由农乐队的舞者表演小鼓舞、象帽舞、长鼓舞、舞童舞等(由男青年表演的舞蹈)。其中分群舞、独舞(个人技巧表演)及哑剧表演等。各场面的选择取舍及队列组织均由击小锣者指挥。早先的农乐舞带有一些宗教色彩,如在农历年初巡回邻村跳农乐舞时,有祈天的“场院巫”,经过井旁时表演“井巫”,过桥时表演“桥巫”。
农乐舞模拟生产方面的动作有“雀步”,它是农乐舞的基本步伐,舞中手持小鼓和鼓棒弓身碎步前进的动作,即是从狩猎时代的猎人瞄准野兽放箭动作中模仿而来,后来又发展为骑马射箭的动作。又如,叫做“阵巫”的一小段是从表现军士的操练、厮杀演变而来的,反映出古代曾将农乐舞当作一种军事训练的手段。农乐舞中最特殊的技巧就是转动系有飘带的象帽,据说这是从狩猎时代使用工具诱捕野兽的活动中演变而来。整个农乐舞队由二十九名人员组成,由持“令旗”者领衔,其后为农乐队(顺序为:喇叭、太平箫、上剑、副剑、从剑、钲首长鼓、副杖鼓、首鼓、副鼓、首法鼓、副法鼓、三至八面法鼓)。继随扮演的“两班”、猎人、执事、农妪、舞童等。
音乐伴奏一般由十二段组成,“段”是构成农乐舞伴奏的基本乐章。一段还可分为三个支曲,整个农乐由十二段三十六个支曲构成。段的变化、转换以及舞蹈中的“阵法”、“巫顺”等,均由上剑(小锣)击打者指挥。十二段的顺序和名称各地亦有所不同。农乐舞的简单表演程序为:
1、农乐队围场打场,表演者不跳舞;
2、照小锣节奏跳小鼓舞;
3、舞童按“燕风台”音乐跳舞(动作是往前、后弯腰并飞速转动身体;)
4、舞者时而合拢时而分开,变换阵法跳舞;
5、舞者按古格力节奏跳舞,舞童迭罗汉;
个人表演开始。当系有十二度(tuo音妥,一度约五尺)长飘带象帽的表演者一边滚爬一边转动象帽时,整个舞蹈达到高潮。同时,舞童站在另一人肩膀上转动象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