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刻·无锡留青竹刻
申报地区或单位:江苏省无锡市
无锡竹刻历史久远,技法多样,风格清雅古朴,别具特色。早在明代,无锡籍著名竹刻家张希黄即创立留青浅刻山水技法,在中国竹刻史上起到了垂范后世的作用。清代,竹刻工艺在无锡地区流传不绝,产生了许多重要作品。1915年,无锡籍竹刻家、金石家张瑞芝在无锡市中心复兴路开设“双契轩艺坊”,由吴稚晖题匾。经过长期发展,无锡竹刻由阴文浅刻发展到留青浅刻、薄地阳文、阳文糙地等多种刻法,以精细、古雅、秀丽的艺术特色蜚声于沪宁沿线。
早期无锡竹刻以精刻摹缩金石文字为主,其次是镌刻名家书画。无锡竹刻家通过运刀的深浅利涩,将书画的神韵笔意表现得淋漓尽致。作品气韵高古,清新俊雅,显示出浓重的文人气质。
1949年后,无锡竹刻技法从原先的浅刻向浮雕、透雕、圆雕发展,逐步形成留青浅刻与浮雕、透雕、圆雕熔于一炉的独特方式,在以留青浅刻为主的江南竹刻艺苑中独树一帜。无锡双契轩的竹刻家均工书善画,通诗能文,在实践中创造出了一大批精妙绝伦的传世精品。
目前,无锡竹刻从业人员日渐稀少,主要的艺人仅有4位,生存发展极为困难。圆雕、浮雕、透雕等高难度技巧学习起来难度很大,导致这项传统工艺后继乏人。如不加以保护扶持,历史悠久、技艺卓绝的无锡竹刻势必走向衰亡。
竹刻·常州留青竹刻
申报地区或单位:江苏省常州市
留青竹刻是江苏省常州地区传统的民间工艺,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清末时期,常州留青竹刻即在国内稳占鳌头,独负盛名。近现代以来,常州留青竹刻名家辈出,精品迭现,形成了以徐素白、白士风为代表的两大流派。徐素白在吸收前辈竹刻艺术的基础上,用刻刀再现沪上书画家的名作,将留青竹刻艺术提升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白士风作品刀法流利,刻工精细,风格古朴淡雅,韵味十足。
常州留青竹刻产品有工艺台屏、工艺挂屏、工艺笔筒和臂搁等多种类型,其制作过程主要包括整形、描图、切边、铲底四个步骤,要完成一件精品常需费数月之功。将竹材制成长方形的臂搁、挂屏及笔筒等各种物件,然后打磨光滑,谓之“整形”;将书画稿描印或自画在竹面上,谓之“描图”;以垂直、倾斜、弧形等不同角度切割竹材边缘,谓之“切边”;铲刮竹青,谓之“铲底”。书法作品的铲底是在同一层面进行铲刮,要求笔画边缘流畅,底面留青均匀平滑,竹筋通直;绘画作品的铲底则需根据笔墨的浓淡、深浅、虚实决定竹青是全留、多留、少留还是不留。
常州留青竹刻显示出超凡脱俗的美学品位,在中外文化交流中也能发挥积极作用。作为江南文化的优秀代表,这一艺术含量极高的手工技艺具有多方面的研究价值。目前,徐白两大艺术流派虽不乏传承者,但其技艺水平与前辈相比差距十分明显,提高常州留青竹刻制作的整体水准,采取有效措施保护传承已成为一项紧迫的任务。
竹刻·黄岩翻簧竹雕
申报地区或单位: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
黄岩翻簧竹雕是浙江省黄岩地区民间传统的工艺品种,它始创于清代同治九年?(1870),至今已有百余年历史。黄岩是国内最早创制翻簧竹雕的地区之一,也是国内目前保存这一手工艺流程最完整的地区之一。
翻簧竹雕因在毛竹内壁的簧面上雕刻而得名,亦称“贴簧”、“反簧”。其工艺是将毛竹去青取簧,经过煮、压、刨、晒等工序后,胶合或镶嵌在木胎、竹片上,然后磨光,配上红木等其他装饰材料,制成花瓶、茶叶盒、笔筒、台屏、雅扇等各种工艺品,再在上面雕刻各种山水、人物、花鸟图案,最后形成色泽光润类似象牙的成品。浅浮雕和线雕是翻簧制品的主要装饰手法,线条粗中有细、疏密结合,能在厚度不到半毫米的簧面上表现出画面的不同层次,精致异常。
黄岩翻簧竹雕带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浓郁的地方特色,在国内堪称一绝。制作翻簧时保留竹节翻出竹簧,采用三棱雕刀进行雕刻,这是黄岩翻簧竹雕独有的技艺。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就业观念的变化,黄岩翻簧竹雕陷入了老艺人年事已高、年轻人不愿学习继承的尴尬局面,急需有关方面大力扶持,以保护传承。
竹刻·江安竹簧
申报地区或单位:四川省江安县
江安地处川南,这里气候温暖湿润,适宜竹类生长。数量、品种繁多的竹类成为当地人赖以生存的资源条件,也为江安竹簧工艺的产生、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江安竹簧工艺历史悠久,明代正德年间即已达到兴盛。1915年,江安竹簧作品《花篮》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获优胜奖,由此开始走向世界,蜚声海内外。新中国成立后至20世纪80年代,江安竹簧工艺进入转折、复兴期,曾多次获得国家和省部级奖项。江安竹簧制品有竹簧、竹筷、竹筒、竹根雕、竹编、竹装修等七大类上千个工艺品种,其造型和雕刻既保留了中国书画的笔墨神韵,又显示出民族工艺的独特技巧。 它以传神写意为追求,自然流露出来自民间的审美体验和审美情趣,显示了中国民间美术典型的文化特征。同时,它的产生发展又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不时呈现出鲜明的时代性和社会性特征。
江安竹簧工艺的传承谱系在四五代以上,艺人年龄都已年过半百。目前当地的竹簧作坊只有六家,发展滞缓,举步维艰。江安竹簧工艺日渐陷于濒危境地,亟待抢救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