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戏·德格格萨尔藏戏
申报地区或单位:四川省德格县
格萨尔藏戏发源于四川德格县竹庆寺(属藏传佛教宁玛教派),1870年开始编演,至今已有一百三十多年的历史。格萨尔藏戏的创始人为竹庆寺第五世寺主土登·曲英多吉活佛,他主持了格萨尔藏戏的编演,从剧本到曲调、面具、服装、动作,皆亲自过问。编排出的藏戏在竹庆寺破九节上正式跳演,剧中角色包括格萨尔的30员大将、11名烈女和其他将士。平常演出时,需由数十名演员同跳,表演人数多时可达一百八十余人。
格萨尔藏戏最初在藏传佛教宁玛派的一些寺庙中交流表演,后来逐步发展到在五大教派的不同寺庙中演出。它一般在每年的藏历年和祭祀活动、宗教节庆中表演,多选择寺庙周围开阔的草原为演出场地。演出前先由寺庙组织僧侣进行编排,在此过程中不断有新的喇嘛和扎巴加入进来,这样以老带新,使格萨尔藏戏得到发展传承。
格萨尔藏戏以歌颂、缅怀史诗英雄格萨尔为主题,从《格萨尔王传》手抄本及民间传说中吸取营养,充满了神秘高古的文化气息。最初的格萨尔藏戏主要表演《诞生记》、《赛马登位》、《施发大食财宝》等内容,后来不断增加,跳演的剧目达到十多种。
藏戏·巴塘藏戏
申报地区或单位:四川省巴塘县
巴塘藏戏是康巴藏戏的一个流派,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康巴藏戏藏语称作“江嘎冉”,是藏戏四大流派之一,形成于清代顺治十年(1653),其后又在巴塘不断发展,形成了风格独特的藏戏演出样式。
巴塘藏戏的演出分为舞台演出和坝子演出两种,而以坝子演出为主。演出时有简单的化装,通常要戴面具,尤其注重勾画神话传说中邪恶形象的脸谱,观众通过不同色彩的化妆、不同形象的面具和表演动作来区别剧中人物的美丑善恶。表演时除前场演员演唱以外,后场演员也可以帮腔,通常以鼓、钹等打击乐器伴奏,也有一些剧目用长号、唢呐、笛子、胡琴等伴奏。
巴塘藏戏的演出一般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序幕“扎西协哇”,主要是祝贺节日吉祥如意;第二部分为开场式“恩巴”,主要是向观众介绍演员、预告剧目;第三部分为正式演出内容“雄”,按故事情节分场演出,一个剧目长则演两天,短则演两三个小时;第四部分为谢幕仪式“扎西交”,全体演员在歌舞中接受观众捐赠,同时向观众表示感谢,预祝来年丰收。
巴塘藏戏演出剧目较为丰富,主要包括《扎西协哇》、《文成公主》、《智美更登》、《郎莎雯布》、《郎莎姑娘》、《乘云之王》、《秋收时节》、《卓瓦桑姆》、《洛桑王子》、《顿月邓珠》等。
藏戏·色达藏戏
申报地区或单位:四川省色达县
色达格萨尔藏戏源于青海省智钦寺,早期是跳神的寺庙乐舞,又称“面具舞”。它以传统的八大藏戏为内容,在重大佛事活动中表演,演出时以唢呐、莽号、鼓、钹等乐器伴奏。
色达藏戏是北派藏戏的代表,历史悠久且富于创新性。四川省色达县丰厚的格萨尔文化底蕴与深厚的藏戏艺术传统为格萨尔藏戏的形成发展奠定了基础。1948年,色达日洛活佛在安多藏戏的基础上大胆革新,在藏戏中加入景片、道具和弦乐器,改编创作了《志美更登》、《卓瓦桑姆》等剧目,在此过程中培养出一大批藏戏人才,使藏戏在色达广泛传播,成为当地普及面最广的民间艺术。1981年,以色达县著名学者班玛·塔洛仁波切为首的一批格萨尔研究专家和藏戏专家成功地将《格萨尔王传》史诗移植进藏戏,在独特的唱腔中融入折嘎说唱、弹唱、民族山歌、舞蹈、格萨尔说唱、服饰表演、民间故事传唱等艺术形式,完整表现了格萨尔王的事迹,取得了良好的观赏效果。色达格萨尔藏戏既有北派藏戏的特点,又超出北派樊篱而自成一体。
色达格萨尔藏剧以英雄史诗《格萨尔王传》为表演内容,使人感受到史诗的震撼力,以艺术的方式激励人们勇敢地去追求美好的生活。它将藏戏从寺庙宗教氛围中解放出来,使其转变为一种民间艺术,内容与形式趋向世俗化、人性化和大众化,这对于弘扬少数民族优秀文化、促进藏区的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藏戏·青海马背藏戏
申报地区或单位: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
马背藏戏创始于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甘德县的龙恩寺,主要在果洛州境内流传,从20 世纪90 年代初开始,逐渐在甘南、甘孜、阿坝、玉树等周边藏族地区传播。
马背藏戏是在西藏藏戏基础上创立的独特剧种,它以草原为背景,以马背为舞台,始终在马背上再现英雄故事。这一戏剧形式起源于17世纪中叶果洛各部落的赛马会,当时为了更好地满足观众的欣赏要求,更完美地展现剧情,在表演中适当加入了马术,马背藏戏由此在果洛地区发展兴盛起来。它融藏族古典文学、音乐、舞蹈、美术、马术表演等为一体,通过说唱、舞蹈和逼真的马术表演再现剧中所描绘的历史场景及故事情节。时至今日,果洛州境内已有6个马背藏戏团。
马背藏戏保留了果洛地区的民间宗教文化及藏族民间表演艺术、民间手工技艺和民间体育竞技等,是反映历史上果洛藏族游牧生活的活史料,在社会学、民俗学、藏民族历史文化及宗教文化等的研究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