秧歌戏·蔚县秧歌
申报地区或单位:河北省蔚县
蔚县秧歌又名“蔚州梆子”、“蔚剧”,它产生于蔚县,流行于河北省张家口、晋北地区及内蒙古自治区的一些旗县,是深受流行地群众喜爱的一个戏曲剧种。蔚县秧歌早期用“训调”(民歌)演唱,以“两小”(小生、小旦)或“三小”(小生、小旦、小丑)戏为主,常在农村社火中演出。
蔚县秧歌深受山西梆子的影响,不仅吸收了梆子的袍带大戏,还借鉴梆子的音乐体制,形成了由梆子腔演变而来的各种板式。蔚县秧歌脚色齐全,分红(老生)、黑(又分大花脸、二花脸)、生、旦、丑等行当。唱腔以蔚县方言演唱,多采用真假声结合的发音方法。小生与旦可唱“训调”,“红”较少唱“训调”,“黑”则完全不唱“训调”。梆子腔类唱腔,除“黑”有特定唱腔外,其他行当唱腔结构大致相同。在长期舞台实践中,蔚县秧歌积累了两百多种演出剧目,《回龙阁》、《打瓦罐》等都是其中的代表。
目前蔚县秧歌面临着极大的生存困难,艺术形式的多样化造成演出市场的萎缩,使得演出团体大量减少。与此同时,老艺人纷纷离世,青年人又多不愿意学习这种声腔、程式都较为古老的艺术。在此情势下,蔚县秧歌传承乏人,濒临灭绝,亟待抢救保护。
秧歌戏·祁太秧歌
申报地区或单位:山西省祁县、太谷县
祁太秧歌是山西民间流传的一种地方小戏,它最初是耕作者在农事活动时传唱的一种民间小调,其渊源可追溯到唐宋时期。明代正统年间,民间艺人口传的秧歌开始在晋中平原流行起来。到清代道光年间,祁县已有了“同乐社”、“祁太喜乐班”、“祁太德威社”等秧歌班社。其后艺人们又逐渐将舞蹈、武术和各种技艺融入秧歌中,发展出“地秧歌”和“过街秧歌”;并进一步借鉴吸收外地民间艺术的内容和形式,使秧歌由街头演唱逐渐演变成拥有三百多个剧目的地方小戏。在此过程中,形成了以祁县、太谷为中心,旁及文水、交城等周边十余县区的祁太秧歌流行区域。
祁太秧歌集音乐、舞蹈、唱、念(道白)、做(表演)、打(武秧歌)于一体,以祁县、太谷及晋中农民的生活故事为表现内容,曲调优美动听,语言生动活泼,表演质朴粗犷,带有浓重的生活气息和地方特色,深受流行地区广大观众的喜爱,在晋中民俗及戏曲发生发展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秧歌戏·襄武秧歌
申报地区或单位:山西省襄垣县、武乡县
襄武秧歌主要流行于山西省的上党和晋中地区,它源于明末清初的民间社火活动,早期是一种名为“挑高”的秧歌,后在当地说唱和民间歌舞的基础上吸收西火秧歌、上党梆子等的艺术因素发展成形,至清代中叶达于兴盛。
襄武秧歌唱腔属板腔体,调式为徵调式,早期主要演唱小曲小调,后逐渐形成完整的音乐体系,有《流水》、《乱弹》、《圪联板》等12种基本板式和多种辅助板式,还有曲牌体音乐,演唱时节奏明快,高亢激越之中不失悠扬婉转。
襄武秧歌的脚色早期以“三小”即小生、小旦、小丑为主,后在此基础上增加了须生、青衣、花脸等行当。道白以上党方言为主,表演形式简朴,带有浓郁的生活气息。襄武秧歌现存传统剧目一百五十多种、现代戏两百五十多种,多以家庭和社会生活为题材,情节简单明了,语言质朴风趣,充分展示出普通民众的喜怒哀乐,其中《嫁妻》、《落花记》等传统古装戏和《王贵与李香香》、《小二黑结婚》等现代戏是襄武秧歌最具影响的代表剧目。
随着社会的发展,襄武秧歌在现代文明冲击下生存空间越来越小,正逐渐走向衰落,急需采取措施加以保护。
秧歌戏·壶关秧歌
申报地区或单位:山西省壶关县
壶关秧歌原是流传于山西省壶关地区的一种民间社火表演形式,形成于明末清初。它经常在街头、饭场、打谷场和炕头演唱,只有铜器伴奏而没有弦乐,所以又称“地圪圈秧歌”、“干板秧歌”。清末民初山西壶关已出现“西关壁”、“石坡”等一百多个业余秧歌班社,演出剧目主要有《打酸枣》、《苏姐姐梦梦》等。
1960 年10 月,壶关县政府正式组织成立专业秧歌剧团,对秧歌进行大规模的抢救整理。壶关秧歌曾多次赴省城汇报演出,屡屡获奖。近年来,随着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壶关秧歌演出市场日益萎缩,艺人生存艰难,整个秧歌艺术后继乏人,亟待政府扶植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