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人也称“面塑”、“江米人”,是以食用面粉、糯米粉为主要原料的一种传统塑作艺术,它流行于全国各地,深受百姓喜爱。面人多以动物和神话传说、历史故事及地方戏曲中的人物为题材,基本形制分“签举式”和“案置式”两种。前者多为娱乐儿童的食玩品,造型简略,形态生动;后者则是雅化的陈设艺术品,做工考究,造型精致,还需在原料中混入添加剂作防裂、防虫、防霉处理。面人制作一般先采用捏、搓、揉、掀等手法塑造大体形制,再用竹刀灵巧地点、切、刻、划,刻画手脚、头面、神情等局部细节,最后加上发饰、衣裙及相关插件,作品即告完成。面人艺术主要依靠走街串巷的游方艺人即兴创作,他们掌握了娴熟的塑造技艺,题材、造型、配色等工艺程式了然于心,顷刻间就能将面团变成神采飞扬的艺术形象。在民间传承发展的面人艺术寄托着广大民众的审美情怀和生活理想,为中国民间历史、习俗和艺术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面人·北京面人郎
申报地区或单位:北京市海淀区
北京面人郎是北京特有的一种民间面塑艺术,这一技艺系由郎绍安(1909—1992)所创,他曾跟从“面人大王”赵阔明学艺,后形成自己的面塑艺术风格。面人郎艺术题材面广,注重表现现实生活,对三百六十行的情形和各种老北京民俗都有生动的反映。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郎绍安练就了“眼明手快”、“看得准,拿得稳”的捏塑绝技,其作品手法简洁,造型准确,形态逼真,装饰洗练,在北京面塑艺术中独树一帜。1957年,郎绍安之女郎志丽开始随父学习面塑。从艺五十多年来,她继承父亲的技艺特点并加以创新,进一步发展了北京面人郎的面塑艺术。与此同时,她还注意总结父亲的艺术经验,整理出版了《我的面塑艺术生涯——郎绍安》一书。近几年,郎志丽创建了“面人郎艺术工作室”,致力于北京面塑艺术的传承、研究和发展。北京面人郎的面塑作品不仅具有较强的艺术欣赏和收藏价值,而且还能为老北京民俗风情和民间手工技艺研究提供重要参考。
面人·上海面人赵
申报地区或单位:上海工艺美术研究所
上海面人赵技艺是海派面塑的杰出代表,由素有“面人大王”之誉的赵阔明(1900—1980)开创。它主要流传于上海地区,但在发展中逐渐形成了超越上海一隅的广泛影响。赵阔明在继承前人技艺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出面塑的“手掐八法”和“工具八法”,大大丰富了面塑艺术的表现力,尤其加强了对人物相貌和对象质感的表现。上海面人赵的作品人物众多,场面宏大,塑造逼真,表情刻画细腻,形象富于质感,衣带装饰轻灵飘逸,体现出鲜明的海派文化特色。赵阔明的创造性努力强化了面塑艺术的雅化倾向,使之由流行民间的普通玩物发展成反映现代都市审美趣味的精致艺术。面人赵作品题材丰富,代表作《二进宫》、《关公夜读》、《民族大团结》、《友谊长城》等已成为面塑艺术的典范。
目前以面人赵为代表的海派面塑发展陷于困境,艺人老龄化的情况十分严重。为了在现代市场环境中生存,面塑制作往往追求迅捷简便,工艺草率粗劣,无法继续保持面人赵精工细作的艺术特色。长此以往,这项精湛的技艺将失去原有的魅力,在沉寂中走向消亡。保护和传承上海面人赵艺术已成为一项紧迫的任务,急需有关人士共同努力。
面人·曹州面人
申报地区或单位: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
曹州面人是长期流传于山东省曹州地区的一种民间面塑艺术,至今已有一百五十多年的历史。由郝胜、杨白四、王清源、郭湘云等民间艺人开始,经过六代面人艺匠的传承发展,曹州面人逐渐摆脱了充当民间祭神“花供”的功用,成为一种观赏性的民间工艺品。20世纪20年代,曹州面人行业出现了并称“文武二李”的李俊兴、李俊福兄弟。李俊兴擅长捏塑才子佳人,李俊福则擅长捏制武将侠客。兄弟二人技艺超群,成为曹州面人制作的代表性人物。至20世纪30年代,中国面塑逐渐形成了山东的李派、上海的赵派和北京的汤派、郎派等艺术流派,几派虽各具特色,但无一例外均受到曹州面人的影响。自李俊兴、李芳清等面塑大师出国表演传艺以来,曹州面人日益受到东南亚、欧美等地区民众的喜爱,驰誉国际,进一步确立了其在面塑史上的地位。
曹州面人来源于生活,乡土气息浓郁,它造型概括,简练生动,形象逼真传神,比例夸张适当,工写结合,堪称中华民间艺术的瑰宝。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生活需求的多样化,人们对传统面塑的热情逐渐衰退,曹州面人的传承发展面临严重危机,亟待保护。
面人·曹县江米人
申报地区或单位:山东省曹县
曹县江米人是流行于山东省曹县一带的传统面塑艺术,由古代祭祀神祇的供品演变而来。据当地制作江米人的老艺人介绍,明代洪武年间曹县桃源镇、安蔡楼镇等地已有用“花供”祭祀天地、火神的风俗,“花供”中即包括用江米面捏制的人物、瑞兽、花鸟等供品。这种以面塑供品表达祈福心愿的民间风俗一直延续至今,但表现题材已大为拓展,出现了祥禽瑞兽、仙花芝草、戏文故事、神话传说、历史人物、民俗风情及现实生活等多方面的内容。不用作供品的时候,曹县江米人主要是游方艺人边做边卖、娱乐儿童的“签举式”食玩品。曹县江米人样式丰富,造型简略,色彩绚丽,塑造传神,显示了较强的艺术性。作为与祭祀民俗联系紧密的传统技艺,它在民间宗教文化的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目前,在现代生活方式的冲击下,曹县江米人生存空间不断缩小,已面临着极大的传承危机,亟待抢救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