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报地区或单位:江苏省扬州市
扬州弹词主要流行于江苏省扬州市及周边地区,它原名“弦词”、“对白弦词”,形成于明末,兴盛于清初,至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
扬州弹词以说表为主,弹唱为辅。原由一人自弹三弦坐唱,故名“弦词”。后发展为两人配合演出的“双档”,增加了琵琶伴奏,称为“对白弦词”。扬州弹词的唱词安排在书词当中,有代言体和叙事体两种,以七字句为主,叠加的单句称为“凤点头”。其表演与评话大致相同,所异者一是更加注重语调韵味,讲究字正腔圆;二是演示动作幅度更小,重在显示面部表情。扬州弹词说表多用扬州方言,起角色时也用外地的“码头话”,以表现人物身份、刻画人物性格。双档演出时两位演员模拟不同人物的口吻、声调进行对话,上手演员侧重叙述,唱曲多由下手演员担任。
扬州弹词常用的曲牌包括【锁南枝】、【耍孩儿】、【三七梨花】、【沉水】、【南调】等,以羽调和商调居多,朴实典雅,古色古香,多年来少有变化。伴奏三弦弹骨架音,疏放朴实,琵琶则润密多变,跌宕绮丽,因有“三弦骨头琵琶肉”之说。
扬州弹词自晚清以来即形成周派、孔派、张派等多个演唱流派,现在只有张派仍然传世。这一派的代表书目有《双金锭》、《珍珠塔》、《落金扇》、《刁刘氏》等,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演唱技艺日臻圆熟。目前,在经济大潮和外来文化的双重冲击下,扬州弹词生存艰难,后继乏人,亟待保护,以利于传承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