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文化
当前位置:汉程网 >民俗 >非遗 >正文
分享
  • 微信里发现点击扫一扫即可分享
评论
  • 0

京韵大鼓

日期:10-11来源: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我要投稿|举报/反馈

京韵大鼓.jpg

申报地区或单位:北京歌舞剧院有限责任公司

                天津市曲艺团

  京韵大鼓主要流行于京、津、华北及东北地区,历史上曾有过“京音大鼓”、“小口大鼓”等名称。清末民初,鼓书艺人胡金堂(艺名“胡十”)、霍明亮、宋玉昆(艺名“宋五”)及后来的刘宝全等人对河北河间一带的木板大鼓进行改革,增加四胡和琵琶,与原有的三弦共同担任伴奏,同时将演唱所用的河间方言改为北京语音,又吸收京剧的发音吐字技巧与部分唱腔,大量采用清代流传于八旗子弟间的“清音子弟书”曲本,由此形成韵味独特的京韵大鼓。

  京韵大鼓说唱结合,唱中有说,说中有唱,雅俗共赏,唱腔往往一曲多用,表演重在写意传神,一经问世,便以刚柔相济的风格迅速征服了观众。其后的几十年中,这个曲种不断走向成熟,先后出现了白云鹏创立的“白派”和骆玉笙(艺名“小彩舞”)创立的“骆派”等重要表演流派。京韵大鼓的唱词基本采用七字句,有时会在句中加入嵌字、衬字和垛句,每篇唱词有一百五十句左右。其甩韵以北京语音十三辙为准,一个唱段大都一韵到底。韵白讲究语气韵味,半说半唱,与唱腔衔接十分自然。表演时一人站唱,自击鼓板掌握节奏,旁边一般有三人操大三弦、四胡、琵琶伴奏,有时还佐以低胡。

  京韵大鼓注重歌唱,唱腔属板腔体,专唱短篇作品。其曲目主要包括《单刀会》、《战长沙》、《白帝城》、《刺汤勤》、《探晴雯》、《黛玉焚稿》、《风雨归舟》等百余段传统叙事作品、写景抒情小段及新编现代和历史题材作品。新中国成立后京韵大鼓得到长足的发展,培养了一代又一代年轻演员。但目前这个曲种已出现后继乏人的状况,急需保护传承。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国学汉语

  • 字典
  • 康熙字词
  • 说文解字
  • 词典
  • 成语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

四库全书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