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报地区或单位: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藏族编织、挑花刺绣工艺(以下简称“藏族织绣工艺”),是千百年来嘉绒藏族为适应当地特殊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在不断创新和吸纳汉族挑花刺绣工艺的基础上,形成的具有浓郁民族特色和鲜明地域特色的传统工艺。
据丹巴罕额依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发现的“骨质纺轮”证明,早在距今四千五百多年以前的新石器时代,嘉绒地区的纺织技艺就已经发端。在以后的历史发展中,嘉绒藏族先民一方面依靠当地丰富的藏山羊畜牧资源和箭麻作物资源,以及编织工艺,加工生产极具嘉绒地区特色的毛、麻织品;另一方面,通过与内地的交往,通过交换方式获得各种与生活相关的棉织品。
藏族织绣工艺以家庭传承(即母女传承)为主,兼具大众(集体)传承。织绣工艺在嘉绒藏族的生活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也是嘉绒藏族一种依赖性很强的生计。
多姿多彩的嘉绒妇女盛装集中体现了藏族传统织绣工艺的精湛技艺,无论是头上搭盖的刺绣头帕,还是腰间紧束的五彩腰带;无论是节日里披在肩上飘逸的披风,还是穿在脚上的绣花鞋,无处不闪耀着嘉绒妇女聪颖的智慧,无处不散发着嘉绒文化的芳馨。
在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在现代工业文明的冲击下,藏族传统织绣工艺与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样,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一是其工艺的传承受到一定的阻隔,二是一些特殊技法面临失传的危险,亟待进行抢救和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