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报地区或单位:浙江省淳安县
淳安三角戏,是由采茶戏与民间歌舞竹马班相结合形成的地方剧种。因早期脚色只有小生、小旦、小丑三个,故又名“三脚戏”,1951年定名为睦剧。主要流行于浙江省西部淳安、开化、常山等地,安徽屯溪、歙县和江西婺源一带也有演出,以浙江省淳安县境内演出为多。淳安三角戏形成于清末,由江西、安徽传入的采茶戏与当地流行的民间歌舞“竹马班”相结合而形成。民国时期的“三角戏竹马班”数量近百。目前的专业团体淳安县睦剧团成立于1951年。
淳安三角戏的唱腔分“湖广调”、“三脚调”和“杂调”三大类,传统曲调百余支。唱腔以板式唱腔为主,并吸收婺剧等大剧种的唱腔曲调。传统三角戏以锣鼓之类的打击乐器伴奏,以“长程”、“短程”等锣鼓经为间奏和过门,后来逐渐配以胡琴、笛子、三弦等乐器。淳安三角戏演出使用淳安方言,表演形式载歌载舞,表演风格淳朴明快,乡土气息浓郁,深受当地人民喜爱。淳安三角戏剧目内容大都反映农村日常生活,传统剧目有《南山种麦》、《牧牛》、《看花灯》、《补背褡》等。
目前,淳安三角戏观众流失、市场萎缩、濒临失传,亟待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