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
当前位置:汉程网 >民俗 >民间习俗 >节日习俗 >正文
分享
  • 微信里发现点击扫一扫即可分享
评论
  • 0


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是我国传统中元节,传说这一天阴曹地府大门洞开,万千鬼魂都在这个时候回到阳世,去享用生人准备的祭祀,故各地民间在节日到来之际,家家户户都要准备好丰盛的祭品,并开展相应的祭祀活动,久而久之形成习俗。

接亡客

湖南人们从农历七月初七或初十开始接新亡客,初十以后接老亡客,有“前三后七”一说,每日三餐饭茶,礼仪相敬。接亡客是一件很讲究的细致活,特别是家中有老人的,更是分外的隆重,准备工作也是极为细致与充分。

祭拜的用具,如桌、椅、板凳、餐具以至香炉、灯盏等,都要清洗干净。准备好祭品、纸钱香烛;准备好丰盛的菜肴,其中一只雄公鸡是必不可少的,甚至还有一些对祖先许下的诺言或者祖先托梦交代的事情等等。

湖南隆回地方,中元节接亡客的习惯是在农历十一晚上把老客接回家,农历十二至十四日供饭,一日三餐,餐餐必备新鲜饭菜、每餐必须是荤菜,且须是三碗或五碗菜,成双数不行。

中元节

放河灯

河灯也叫“荷花灯”,河灯一般是在底座上放灯盏或蜡烛,中元夜放在江河湖海之中,任其漂泛。中元节放河灯的目的,是普渡水中的落水鬼和其他孤魂野鬼。

烧包

每逢中元节前后,不少群众会在路口或水边“烧包”,这是湖南绵延千年祭祖的传统习俗。“烧包”包括“金银纸包”、“衣冠箱”,这些“财包”也都是一早就已经写好收件故人,并且按一定的规则折好的成捆的冥钱,按亲疏关系在祭文中作了分配,在路口或水边焚烧,让他们领着后人的孝敬,开心快乐回家。

湖南沅江中元祭祀先人的方式就是烧包,但一般不会在七月十五烧,而是十一或是十二就烧,因此还流传一句话是“十一金十二银”。

吃鸭

农历七月十五中元节这天,全国很多地方都会选择吃鸭子,湖南地区也不例外,这是因为“鸭”就是“压”,取其谐音,吃鸭子是为了压住鬼魂。

祭祖

农历七月十五又称“七月半”,是中元节也是祭祖节,民间相信祖先会在此时返家探望子孙,故需祭祖。祭拜的仪式一般在七月底之前傍晚时分举行,并不局限于特定的一天。

湖南湘潭杨嘉桥一带,中元节祭祀先人时,大人要沐浴完毕,穿戴整齐,准备香烛、纸钱、鞭炮把在外面游荡的祖先迎接回家。祭祀的过程中禁忌吹口哨。而湖南岳阳一带的人家,有用挂吊钱的方式来祭祀先人的。

祭祀土地和庄稼

农历七月十五,湖南民间还盛行祭祀土地和庄稼。人们将供品撒进田地,烧纸以后,再用剪成碎条的五色纸,缠绕在农作物的穗子上,传说这样做可以避免冰雹袭击,获得大丰收,一些地方同时还要到后土庙进行祭祀。

放天灯

鬼节这天放天灯有两个说法:其一是把自己家的小鬼用天灯放出去,把霉运带走,带的越远越好,让这些小鬼永远也回不来。这时候就很忌讳别人家的天灯落在属于自己家的地方,如果落下来,就要重新放飞出去。

其二是说,家家都希望自己逝去的先人都能进入极乐世界,鬼节这天放天灯,是为在阴间准备飞升极乐世界的先人们照亮升天的路。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国学汉语

  • 字典
  • 康熙字词
  • 说文解字
  • 词典
  • 成语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

四库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