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八月十五日为中秋节。时值中秋,月圆色明,天高气爽,人们以月类比,借此赏月,品味月饼,取“月圆”之意,象征家人团圆。赏月节最早源于月神崇拜,属于自然崇拜的一种。大约在新石器晚期,传说嫦娥偷吃了西王母给后羿的不死之药,为逃避惩罚飞奔月宫,虽得长生不老,却只能整日待在广寒宫内成为月神,这便是最早的月神崇拜。后逐渐演化为以祭月、赏月为主要内容,成为家人团聚、探亲访友的日子。
白天,亲友间相互馈赠月饼,互道祝福。入夜,明月当空,酒泉家家户户设香案,献锅盔、月饼、水果等在桌上,其中月饼和西瓜是不能少的。在瓜州,西瓜还要中分,切成莲花状,分者为半,合则为一,然后向月亮燃香祈福,全家围坐一起,有说有笑,共享天伦。
八月十五谢龙天”的俗语和《月光光》的歌谣:“月光光,照谷场,谷场上,农人忙。今年粮食收成好,家家户户乐陶陶。”表达欢庆丰收之意。在酒泉,中秋节不仅有赏月、拜月、饮团圆酒等风俗,还有父母接女儿回娘家过中秋节的习俗,以示全家团圆。女方父母还会为女婿家带去月饼、果品等礼物,以示礼尚往来。旧时习俗中,还讲究妇女在赏月时都要发间戴花,敦煌的妇女还在中秋时种花,讲究“好花常开”、“愿月常圆”,以表达“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祝愿和企盼。
中秋节期间,酒泉民间制作的食品有锅盔和月饼,并将各种瓜果镂空刻成各种花的形状以示美好,制作好的锅盔和月饼用来祭献月亮、馈赠亲友,也有祈盼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之意。妇女们在烧制锅盔之前,先要在面饼上用绣花针剁出很多图案,如“嫦娥奔月”、“银河夜月”、“三潭印月”等,将民间传说生动地再现于锅盔之上,并涂上鲜艳的食用色素,借此展示巧妇的手艺,也以月之圆、饼之圆寄寓人之团圆。现在,锅盔制作越发精细,品种更多,大者如圆盘,成为馈赠的佳品。月饼制作是将调制的馅放在揉制好的面饼中包好,擀成小圆饼形状烤制而成,月饼馅是以枣仁、核桃、冰糖、玫瑰为原料与炒制的面粉拌在一起而制成。月饼外观同样印制一些花纹形状,食之美味而吉祥。